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水浒传》里的女人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像扈三娘这种,虽然貌美如花、武艺超群,却命运悲惨,只能忍辱偷生;一类是像孙二娘这种,心狠手辣、无恶不作,走到哪里都能主宰男人的生死;还有一类是像潘金莲这种,国色天香,却水性杨花、生性淫荡,不得善终。
如果娶妻,无疑都会想娶扈三娘这类女人,万万不会娶孙二娘这类女人,这两类女人是两极分化的,在男人心中可以说是泾渭分明,态度鲜明。最具迷惑性的就是潘金莲这类女人:因为很多男人会贪图她国色天香的相貌,都想娶潘金莲;但如果理性分析,就可以知道,像潘金莲这类女人是娶不得的。具体来说,与潘金莲类似的,有三种女人娶不得。
第一种:潘金莲——淫荡
原来这妇人,见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琐,不会风流。这婆娘倒诸般好,为头的爱偷汉子。
何以见得潘金莲淫荡呢?潘金莲自从嫁给了武大郎之后,嫌弃武大郎长得丑陋猥琐,又不懂得风流旖旎,心有不甘,便“红杏出墙”了。
清河县人都知道潘金莲长得妖娆美艳,待她嫁给了武大郎之后,那些浮浪子弟们欺负武大郎是懦弱无能之人,便明目张胆跑到武大郎家里来“薅恼”潘金莲。这意味着什么呢?潘金莲趁着武大郎出去卖炊饼,便和这些浮浪子弟“云雨一番”了。
这些浮浪子弟得了便宜还卖乖,欺人过甚,竟然不时在武大郎家门前叫嚣:“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武大郎斗不过,也气不过,无奈之下只得把家搬到了阳谷县。
到了阳谷县,武大郎在街头巧遇已经在阳谷县做了步兵都头的弟弟武松,便欢天喜地领着武松来家里见过妻子潘金莲。不料这潘金莲“色从心头起,淫向胆边生”,竟然趁武大郎不在家的时候,三番两次撩拨小叔子武松。
武松是何等精明之人,起初只是碍于情面不好发作,但潘金莲误以为武松是害羞不好意思,更加放浪起来,要武松喝了她喝剩下的半盏残酒。这个挑逗已经到了非常露骨的地步,武松实在忍无可忍,发作起来,呵斥了潘金莲一顿,自此,二人撕破面皮。
潘金莲被武松一顿呵斥,只不过是绝了想和武松淫乐的念想,却不能绝了她和别人淫乐的念想。此后,武松奉知县之命去了东京,潘金莲便没了忌讳。某一日,潘金莲凑巧和西门庆相识,西门庆见了潘金莲便脱不开身,央着心术不正的王婆从中撺掇,他很快就和潘金莲勾搭成奸。
王婆在为西门庆分析是不是有机会和潘金莲勾搭成奸时,提出了“十分光”的说法,就是要西门庆分十个步骤撩拨、挑逗、试探潘金莲,这十个步骤环环相扣。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潘金莲是拒绝还是同意,很显然,潘金莲对这些步骤都是半推半就的接受了;也就意味着,倘若潘金莲不是淫荡的女人,只要她在十个步骤中有一个步骤采取拒绝的态度,西门庆也没辙。
由此可见,潘金莲这种女人娶不得,淫荡之心时时泛滥,也就意味着,她早晚是要和别的男人勾搭成奸的。
第二种:阎婆惜——薄情
婆惜道:“好呀!我只道:‘吊桶落在井里’,原来也有‘井落在吊桶里’。我正要和张三两个做夫妻。单单只多你这厮,今日也撞在我手里!原来你和梁山泊强贼通同往来,送一百两金子与你。且不要慌,老娘慢慢地消遣你。”
阎婆惜是个薄情的女人,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初,阎婆惜和父母由东京来山东投奔亲戚,找不到亲戚,一家人流落到了郓城县。阎婆惜小的时候父亲曾经教过她诸般耍令,也曾到行院人家串场,颇受欢迎。本想以此权且谋生,不料郓城县不似东京,都不爱风流宴乐,一家人生活没了着落。
偏偏祸不单行,阎婆惜的父亲突然害病死了,连安葬的棺材都买不起。阎婆惜母女正走投无路之际,多亏宋江出手相助,不但给阎婆惜的父亲安排了安葬的棺材,还给了母女俩十两银子(武松给郓哥五两银子,郓哥说够他们父子三五个月的用度),给她们安排生活,为阎婆惜和母亲解决了燃眉之急。
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绫罗。宋江又过几日,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端的养的婆惜丰衣足食。
宋江的大方触动了阎婆惜的母亲,她便使手段让宋江包养了阎婆惜,不出她所料,此后,母女俩在宋江的关照下,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饱暖思淫欲用来形容此刻的阎婆惜是非常合适的。宋江让她和母亲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她却背着宋江和宋江的同事张文远勾搭成奸,见宋江并没有什么反应,便更加肆无忌惮,以致连宋江都有所耳闻。
阎婆惜开始越来越厌恶黑矮肥胖的宋江,只想着怎么摆脱宋江,再和张文远做长久夫妻。机会终于来了——宋江夜宿阎婆惜处,把招文袋忘在了床上,被阎婆惜拿到了,阎婆惜如获至宝。因为里面装的是晁盖写给宋江的书信和送给宋江的一条金子。
阎婆惜手握着宋江和晁盖这梁山强贼来往的证据,正可凭此狠狠敲诈宋江一笔,于是,向宋江提出三个要求,一是要宋江还她典身文书,并同意她改嫁张文远;二是宋江所送钱物尽皆归她所有;三是要宋江把晁盖送的一百两金子都给她。
阎婆惜和母亲先是受了宋江恩惠,后来宋江包养她,也是一番厚待。但阎婆惜不但不念宋江恩情,反过来翻脸不认人,像毒蛇一般反过来狠狠咬了宋江一口,要把宋江往死里逼,宋江被逼无奈只能杀了她。
由此可见,阎婆惜这种女人娶不得,薄情寡恩,无情无义,哪怕你把脑袋割下来给她,她也是转身就翻脸不认人。
第三种:潘巧云——风骚
那和尚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人道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帘里张见。石秀自肚里暗忖道:“‘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我几番见那婆娘常常的只顾对我说些风话,我只以亲嫂嫂一般相待,原来这婆娘倒不是个良人。
怎么看得出潘巧云风骚呢?
石秀初见和尚裴如海,就察觉了裴如海和潘巧云眉目传情、彼此挑逗的丑态。石秀心里嘀咕潘巧云往常只顾对他说些风话,原来她不是个良人。
什么叫风话?从石秀心里嘀咕的话我们不难想象,潘巧云往常和石秀说的话十有八九是挑逗性的,就如同潘金莲和武松说的那些挑逗的话一般。石秀一心一意把潘巧云当作嫂子,因而也没有多想,更没有歪想。
这一次,石秀亲眼目睹了潘巧云和裴如海眉目传情、彼此挑逗、情意绵绵的样子,他才猛然醒悟过来,原来往日潘巧云说的那些话都是挑逗他的,由此才察觉潘巧云不是个良人。
果然,潘巧云借口为先前亡夫王押司两周年忌日,去了报恩寺找裴如海。裴如海故意备好了劲力足的酒,让潘巧云的父亲不胜酒力睡觉去了,又支开使女迎儿,他便和潘巧云在他的卧房做了苟且之事。
完事之后,裴如海抱怨这只是一霎时的恩爱快活,却不得长久。潘巧云便主动献计:她丈夫一个月有二十来日夜里当班,叫裴如海可以趁机到她家中与她苟合,她会安排使女迎儿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只要裴如海安排人五更时分打更提醒他离开就行了。
潘巧云的风骚一发不可收,只是沉醉于和裴如海的淫乐之中,肆无忌惮,让精细的石秀看出问题。石秀把潘巧云和和尚裴如海偷情之事告知杨雄,杨雄酒后对潘巧云骂骂咧咧,潘巧云非但没有收敛,反倒陷害石秀,她以为把石秀赶走了,就可以高枕无忧和裴如海继续淫乐。
潘巧云万万料不到石秀如此有心计,杀了报更的头陀和裴如海,拿着证据再告知杨雄,杨雄终于相信石秀所言不虚,二人约定到翠屏山再次当着潘巧云的面对质。
风骚的潘巧云万万料不到会为风流偷情搭上自己的性命,最终被杨雄以残忍的手段割了舌头,又开膛破肚,死得十分悲惨。
由此可见,潘巧云这种女人娶不得,骨子里透着风骚,只要一有机会就要招蜂引蝶,就要红杏出墙。
结语
综上所述,男人娶妻要坚持“取德不取貌”的原则,倘若品德有瑕疵,即便是貌若天仙也不能娶,倘若非要娶,只能是自找苦吃而已。正如《水浒传》中的潘金莲、阎婆惜和潘巧云都是貌美如花的女人,但她们的品德都有严重瑕疵:潘金莲淫荡、阎婆惜薄情、潘巧云风骚,这三种女人娶不得。或许,这也正是《水浒传》留给世人的一个忠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