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平原君赵胜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出了名的贤王,他父兄在位时,对他备受照顾,生活衣食无忧,属于典型的高富帅。为人潇洒,平日里生活阔绰,豢养着众多门客,好面子爱名声,但后人对他褒贬不一致,反面观点如下:
一、识人水平不高。豢养三千门客,但邯郸之战前夕,仍未做到知人善用,“毛遂自荐”充分体现出他无识人的水平。
二、好面子,容易被人利用。据说有一天平原君的一个爱妾,在街上看见一个瘸子走路的样子很有喜感,禁不住笑了笑,哪晓得这瘸子记恨在心,这个瘸子来拜访平原君说:“我听说您喜欢士人胜过喜欢美人,所以天下名士都慕名前来投奔,我也是一名士人,而您的爱妾因为我腿瘸,就嘲笑我,我希望您杀了她,为我挽回我作为士人的尊严。”平原君笑而不睬,结果瘸子大造舆论说平原君爱美人不爱士人。平原君门下门客竟走了一半,后平原君被人点拨之后,平原君砍了爱妾头颅亲自向瘸子道歉,士人们又陆续回来了。这件事能说明什么?说明平原君爱士人吗?还是说平原君爱妾不能笑,不该笑?每个人碰见有趣的事情,都不免一笑,平原君爱妾应该是无恶意的无心一笑,结果因为瘸子的自卑心理作祟,从中捣鬼,导致平原君因为顾及面子,断送了爱妾性命,最终像瘸子这样的小人反而如愿以偿。
三、利令智昏,缺乏大局观,没有政治敏感性,导致长平之战发生。这个可以举两个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1)赵惠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对自己的叔叔平原君还是非常信任的,有事情都会同他商议。平原君因为给自己的哥哥推举了赵奢,赵奢因为战功被重用,感激平原君的推举之恩,两家走的很近,所以当赵括的母亲站出来说自己儿子不行,不能统帅赵国军队的时候,平原君赵胜顾忌两家的交情,没有意识到此时已关系到赵国命运的关键时刻到了,没有大局观,继续保持沉默,导致自己的侄子中了秦国的“反间计”错误的启用了赵括,换下了老将军廉颇,不能说没有责任,没有在其位谋其政。有人会说平原君没有说别人可以说啊,人微言轻的道理懂嘛!没有在这个位置上,你说的就算是真理,也不会被采纳,而此时恰好相反,平原君就在这个位置上,但他没有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属于失职。(2)司马迁指责平原君利令智昏的原因是因为这件事得出的结论:公元前262年,秦兵攻占了韩国野王地方;韩国救援上党郡的道路被隔绝了。上党郡守冯亭,眼见保守不住,便召集部下商议对策。他说:“与其降秦,不如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赵若受地,秦必迁怒于赵,发兵攻它,此时赵必亲韩,要求联合起来抵抗秦兵,这样对韩国是大有好处的。”大家都赞成这个主张,当即决定派使者带着书信和地图到赵国去。赵孝成王看了书信和地图,知道上党郡有十七座城池,高兴极了,就召平阳君赵豹来商议。赵豹却不以为然。他说:“秦军占了野王,上党郡成了秦国的掌中之物,今被赵拥有,秦国能甘心吗?” 赵豹进一步分析道:“冯亭不降秦而归赵的目的,是为了嫁祸于赵,使秦移兵攻赵,以减轻韩国的压力。大王怎可不察,只顾眼前之利呢?” 赵豹退出,赵王又召平原君赵胜来商量。平原君的主张与赵豹相反,他说:“用百万兵将,进攻别国,战斗一年未必能取得一城;今不费一兵一卒而得到十七城,这是莫大之利,千万不可错过这个好机会!” 平原君的话,正说到了赵王的心坎上。赵王满脸堆笑,吩咐平原君快去上党接受献地。同时传命封赏冯亭及十七城的官吏,安慰那里的百姓,说赵兵随后就到,叫他们放心好了。这消息传到秦国,秦昭王见赵国接受献地,十分恼怒,便派兵进攻赵国。长平一战,白起俘虏了赵军四十万,全部活埋。赵国的军事力量受到严重打击。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把这段史实写进他所著的《史记》,评论平原君“利令智昏”,意思是说,平原君不该贪图眼前利益,不考虑后果,导致秦兵来攻的巨大灾难。当然这是这个故事的内容,个人有不同观点,接受不接受冯亭的城池,都改变不了秦国想灭亡赵国的国策,赵国之所以一下子被动起来,就是因为启用了赵括,换下了廉颇,中了别人的反间计,导致40万有生力量被坑杀,这才是亡国的关键一步。
当然以上三点属于贬斥平原君的一种论调,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平原君赵胜忠君爱国,博爱爱士。在发生了“长平之战”后不逃避,积极求助诸国外援,关键时刻他的门客也积极拥护他,在保卫邯郸的战役中,门客们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值得称道!
秦国围攻邯郸,邯郸告急,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问平原君“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平原君说:“赵国亡了,大不了作俘虏,有什么值得担心的?”李同说:“邯郸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可是您的后宫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侍女穿着丝绸绣衣,有用之不竭的美味佳肴,百姓衣不遮体,兵器用尽,而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毫发无损。假使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能有这些东西?假若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现在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全体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把家里所有的东西全都分发下去供士兵享用,士兵正当危急困苦的时候,是很容易感激您的恩德的。”平原君采纳了李同的意见,编制了三千名敢死队。奔赴战场同秦军决一死战,秦军被击退了三十里。恰在这时楚、魏两国的救兵也赶到了,秦军便撤走了,邯郸得以保存下来。从这件事情上不难看出平原君还是一个从谏如流的翩翩君子,爱国忠义的举动跃然纸上。
邯郸解围后,虞卿想替平原君请求增加封邑。公孙龙得知这个消息,就连夜乘车去见平原君,并对他说:“我听说虞卿想替您请求增加封邑,有这回事吗?”平原君回答说:“有的。”公孙龙说:“这不太合适。赵王任您担任赵国宰相,并不是因为您才智过人。划出东武城封赐给您,也不是因为您有多大的功劳,只是因为您是赵王近亲啊!您接受相印并不因自己不能胜任而推辞,取得封邑也不说自己没有功劳而不接受,也是由于您自己认为是赵王的近亲的缘故啊!如今因为魏楚出兵,保全了都城邯郸,您要求增加封邑,这是无功时作为近亲接受了封邑,而有功时又要求按照普通人来论功计赏啊。这显然是很不合适的。况且虞卿掌握着办事成功与不成功的两头主动权。事情成功了,就要像拿着索债的契券一样来索取报偿;事情不成功,又要拿着为您争功求封的虚名来让您感激他。您一定不要听从他的主张。”平原君于是拒绝了虞卿的建议。通过这件事不能发现爱护关心平原君的有见识的人愿意给平原君出好的建议,足见其人格魅力所在!另外他善于外交,通过姻缘攀上了魏国信陵君,信陵君为救赵,不惜偷取兵符。毛遂自荐尽管不是他发现的,他至少是他的一个门客吧,平原君关键时刻带着他的门客们去向楚王求助,得到春申君的大力支持,也可以看出他和春申君平日的关系也很不错啊!关键时刻有人帮,这也是平原君人格魅力所在。战国四公子中和君王和睦相处的人就属平原君最能来事,结局也很好,得到了善终,他的儿女们也得到赵王的恩泽,不能不说他在做人方面有其他人没有的长处。能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自有其过人之处。
综上,平原君的一生是赞誉大于鞭笞,他爱国、豁达、善于外交的水平值得肯定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