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李白与杜甫齐名,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实李白的诗中也有历史。只不过李白的诗写的是唐以前的历史,杜甫的诗写的是当时的情况(即唐代杜甫生活的时期)。
李白是一个宝藏,才气纵横,天姿卓绝。今天让我们跟随李白的思路,走近战国时期的一个高士——鲁仲连。
古风五十九首(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他的事迹记载在《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中。
当时,秦国军队围攻赵国,而赵国无力再战。魏国国君派将军新垣衍去赵国劝说平原君(平原君,即赵国丞相):“秦国想当皇帝,只要赵国尊奉秦君为帝,秦国军队就会撤兵。”
鲁仲连听说了这件事,就去见了平原君和新垣衍,说道:“秦国背弃礼义,尊尚军功,对待百姓如同俘虏一样。这样的国家称了帝,天下都会被祸害。”
新垣衍说,魏国和赵国害怕强大的秦国,才会想到尊奉秦国为帝。
鲁仲连告诉他:“天子可以为所欲为,对诸侯都是很苛刻的。现在秦、魏、赵都是大国,势均力敌,如果你们自甘堕落,奉秦国为主,不是太懦弱了吗?当初齐国国君想要称帝,尚且有两个小国反对。难道魏王连小国的国君都不如吗?更何况,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秦国成为天子,秦君一定会重用自己的亲信,将军您又怎么能过上现在这么好的生活呢?”
鲁仲连的一番话令新垣衍折服,新垣衍不再提尊奉秦国为帝的事。恰好魏国公子信陵君的援军到了,秦国退了兵,赵国之围也解了。
平原君要给鲁仲连封地,还赐他千金,都被鲁仲连拒绝了。鲁仲连说:“士人之所以被天下人所尊敬,就是因为我们替人排忧解难而无所取。如果我们要求回报,跟商人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鲁仲连什么都没拿,独自一人离开了,功成身退。
这就是“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李白的这首古风,说的就是这件事。
诗文翻译:
齐国有一个卓异不凡、杰出高洁的名士鲁仲连,他就像一颗从海底出来的明月珠,光芒一下子照耀了大地。
他抗拒秦国,义不帝秦,使自己英名远扬,后世也景仰着他的余德。
在他心里,千金也轻如鸿毛,笑着拒绝了平原君的赏赐。
我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便是我们共同的志趣。
鲁仲连的其他事迹
二十多年后,燕将攻下齐国的聊城,但燕国国君猜忌燕将,燕将不敢回燕国,只能据守聊城。而此时齐国军队全力来攻,势要夺回聊城。
鲁仲连给燕将写信说:“齐国主要的兵力都集中攻打聊城,您是守不住城的。您不如收兵回燕国,燕国百姓一定很欢迎您这样能征善战的将军回去。或者您可以投降齐国,齐君一定会封你为诸侯。这两条路都可以建立万事不朽的功业,您应当选择一条路走,而不能拘泥于小节。”
燕将看了鲁仲连的来信,犹豫不决。他想回燕国,但怕燕国国君诛杀他;他想去齐国,但又已经杀了齐国这么多士兵,恐怕也不会有好结果。与其让别人来杀他,不如自杀,于是燕将就自杀了,聊城之围也解了。
齐将田单要给鲁仲连爵位,鲁仲连拒绝了,隐居到了海外。他说:“与其富贵而被人驱使,不如贫贱而得到自由。”
由这两件事可以看出,鲁仲连是一个高士,这也是李白所推崇的节操,所以李白才会为他写诗。李白本就是个自负的才子,能让他真心佩服的,都是有真本事的。
当然,像鲁仲连这样的人,除了要有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心志,最重要的是有勇有谋,能分析天下局势。如果他不是做了两次绝妙的分析,又怎么能显名于后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