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文章阅读 > 王老师品诗文|蓬头稚子学垂纶(附书法条幅)

王老师品诗文|蓬头稚子学垂纶(附书法条幅)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蓬头稚子学垂纶

▓ by 王宜早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王老师品诗文|蓬头稚子学垂纶(附书法条幅)

王宜早书录

这首诗写得很通俗,也很有趣,值得细细品读,切不可轻易放过。

【小儿垂钓】这是一个很朴实的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事。

【蓬头稚子学垂纶】诗的第一句点题,描绘了一个画面:一个头发蓬乱的小男孩在学习垂钓。交代了画面的基本要素。一,稚子:小孩,即題中的“小儿”。稚,幼稚,年龄小。稚子,在诗文中一般指小男孩。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蓬头:头发乱蓬蓬的。大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乡村小男孩。二,蓬头稚子在干什么?学垂纶:学习垂钓。纶,钓鱼线。注意:这个字在不同的地方读音也不同。在这里读lun1;在“羽扇纶巾”(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读guan1。垂纶,垂下钓鱼线,就是钓鱼,也说垂钓。垂纶,是形象描写;钓鱼,垂钓,是直叙其事。几个词语,说的是同一件事,不同的地方可以灵活互换使用。学:学习,练习。许多人对这个“学”字不太重视,其实,对于本诗的形象描写,这是一个规定性的字眼。你看,“学垂纶”与“正垂纶”对比一下,它们所表现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垂钓新手,一个是垂钓老手。本诗只能用“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他侧着身子坐在莓苔之上,高高的野草掩映着身体。侧坐:侧身而坐。明显是新手的坐姿,不像老手那样自信地稳坐、正坐。莓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小草,不必分开来解释成莓草和苔藓。映:原意是显现,但是是指在遮蔽状态下的显现,例如隐映、掩映;因此,本诗单用“映”字,它的实际意义,是遮掩、掩蔽;映身,掩身也。

这句诗描写的是一个垂钓新手正在“学垂纶”的画面。他很认真,选择了一个野草高高,可以掩蔽身体的地方,这种地方隐蔽,不至于惊动鱼儿。这可能反映了一个初学者的心态,也可能是有经验的人告诉他的。但是,野草又不能把他完全掩蔽起来,结果是人们还是能够发现他的身影。这就为下一句路人问路预留了可能性。他很专心,选定了垂钓的位置后,不管地下是否洁净,有莓苔也不管,照坐。但又不像垂钓老手那样稳稳地端坐着,而是不够自信地侧身坐着。有人说侧坐的动作表现小男孩“不拘形迹”,就是说不太会端架子,不太爱干净;这样解释没有太大问题,但总感到不太贴切,有点隔靴搔痒。

【路人借问遥招手】一个过路的人发现了他,向他打听什么事,而这个垂钓小儿并不大声回答,只是远远地连连招手。路人:过路的人。借问:向人打听时说“借问”,表示礼貌。至于打听什么事,因为与本诗的宗旨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不必为它多费唇舌。遥:远远地。表明道路和行人与小儿垂钓的池塘,并不贴近,距离较远,所以打听起来需要大声说话。招手:这里有两个分歧,一个是,谁在“招手”?有的读本说是路人在向垂钓小儿招手,这个解释不合理。因为路人必须大声借问,才能向垂钓小儿表达意思;招手没用,因为垂钓小儿在专注地垂钓,不会看到路人招手的。还有一个分歧,垂钓小儿是招手还是摇手?摇手,就是说:你不要喊!招手,就是说:别喊别喊,靠近一点,小声说。因此,不管是招手还是摇手,所传达的意思是一样的,让路人不要大声喊话,同时也向对方打招呼,我不能大声回答你的问题,你别怪我。

这句诗叙述了一个戏剧性的情节:一个借问,一个招手,表明垂钓小儿专心钓鱼,同时又很有礼貌;他回答路人问话的方法很特别,表明他有特别的情况,他相信路人是可以谅解他的。这个动作刻画了垂钓小儿细致的心理活动,表现这个蓬头小子既有礼貌,又有心计,机警聪明,处事合理。

【怕得鱼惊不应人】补充交代第三句的理由:垂钓小儿之所以对于路人的借问不予大声回答,只是频频招手,是因为害怕那样会惊动鱼儿。怕得:怕,担心。得,没有意义,在这里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并且口语化。鱼惊:鱼儿受到惊吓。这就是“怕”的内容。不应人:不大声回答路人。应:回答。但是,“不应人”不应该翻译成“不回答人”,而应该准确地翻译成“不大声回答人”。不回答人的问话,是不礼貌的;可是这个蓬头小子不是不懂礼貌,他只是不用大声说话来回答路人而已,他的“遥招手”不就是回答吗?

这首诗通过对小儿垂钓情节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乡村男孩的可爱形象。

前两句对垂钓小儿的形象及其垂钓环境作静态描写,是一幅图画。

后两句对路人与垂钓小儿问答的情节作动态描写,是一段戏剧。

这首诗的特点之一是:塑造了一个乡村男孩的可爱形象。中国古诗中塑造孩童形象的不多,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杜甫的“一日上树能千回”,大都是粗线条的,而本诗则是通过对垂钓小儿外形、内心、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有着鲜明个性、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应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少见的。

这首诗的特点之二是:写作手法上纯用白描。不用形容词来修饰,而用简洁的线条来勾勒。前两句静态描写,画面简洁而内容丰富;后两句动态描写,动作准确而潜台词丰富。这首短短二十八个字的小诗,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受到了历代读者的欢迎,被选入了许多读本。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

胡令能(785—826),中晚唐(贞元、元和)诗人,祖籍、出生地、生平事迹均不详。一些资料介绍他“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实际情况应该是:一生从未做过官。家境贫寒,年轻时曾经以为人修补锅碗盆缸为生,远近人称“胡钉铰”。他怎样识字读书学习作诗等情况,都不详,传说诗人曾经梦见仙人趁他做梦时剖开其腹,塞进去一本书,从此他就会作诗了。这当然是编造出来的无稽之谈,可能反映了他对作诗道理的顿然领悟。他作的诗,现在仅存七绝四首,但都很精彩,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好事者遂加油添醋说,如此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作。如果洗去这些传说的神仙怪诞色彩,可能对我们领悟作诗原理不无启发。现将胡令能其它三首诗抄录于后:

《喜韩少府见访》: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咏绣障》(一作《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障》):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王昭君》: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漠北的风像剑一样刮着人的骨头,头上一轮汉月如同钩子一样钓人的肠胃。这两句写王昭君来到异地他乡的感受,以及对长安、对故乡的思念,真是撕心裂肺的痛苦啊。)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