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唐朝杜甫《月夜忆舍弟》
初衣解诗:早上起来,秋气清凉。居所临浩渺长江,岸边时有白头芦花。秋天是真的来了。过几日是中秋,这个耳熟能详,毕竟民俗里除春节另有三大节气,有着绵延团圆的盛意,比如清明端午与中秋。而对于其它的节日,则淡然了。
古人却不一样。他们的案头墙上若有日历,每隔半月,即会标注新的节气。典雅的名字,召示天气与季节的变化。
我是后知后觉,因散步回家,想看看古代中秋诗里,有哪些丽句,蓦然看到一行提示,今日白露。有一种五味具陈的感觉。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好白露,因为诗经有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比如今日之晨,游在江边的秋草微风里,说不尽秋风清浅,阳光旖旎。
但岁时深远之后,白露却是和另首诗紧密相连,那就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公元759年,杜甫47 岁。4年前突然安史之乱打断了许多人的生活的轨迹,杜甫的一家也不例外,杜甫本人冒险投军,表达爱国之心,却未被唐肃宗重用,在战乱的漩涡和奔波的官职中,最后落脚在四川。要知道,他已经是个中年人。而他的几个弟弟因为战乱分散在洛阳山东河南一带,久已不通音讯。而战争还没有停止。
杜甫是家中长子,下面有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作为封建社会的长子,有很大的责任是维护家族的兴盛和团结。这也是许多长子奋力仕途的重要原因。但明显杜甫没生在安定的时代。他自己一直努力,40多岁还在求官,但得到的是颠沛流离。
这个白露之夜,与乱世的四川好容易略有安定,却往事翩然,白露与中秋之近,仅在旬月之间,而往年中秋纵不可以真的团圆,书信是一种表达,证明相互的存在。而此际却是另番情境。
边鼓证明战事未歇,秋天的孤雁代表他本身的漂泊。白露即是节气亦是自然的秋霜如水,他乡的月亮,让人想起故乡热闹遥远的中秋。而中秋的月明,是团圆与欢喜所衬托。
最凄凉沉痛的是,有兄弟姐妹,却分散海角天涯,却没办法问一声音讯。就算是太平的日子,邮件都长长迟缓,何况是这样的战乱。
杜甫的诗,古朴平淡,却笔力深峻,那是一天霜月最凄凉茫然的冷,最焦灼的思念和无助。
比‘’每逢佳节更思亲‘’的是,这首诗最大的忧患不止思乡,是没有办法知道生死。没有比生死更让人忧患和焦心的。这是战乱和隔绝带给人难以承受的精神痛苦。
初衣有那么几年,也面临这样的隔绝。亲人分别在海角天涯,音讯不通。而沉闷无望的是,有的人,分开多年,音讯茫然,上穷碧落下黄泉样的找,一无所获。那种月下独行的崩溃感,让白露这样的节令,成为心头不愿意触摸的冰冷的伤口。而杜甫这首诗,无声都是离人泪。
白露是离人的眼泪呀!
今日白露。且珍惜一切的团圆和有情。生逢盛世,相逢的人再相逢。愿世界远离隔绝忧患,露是珍珠,月是笑颜。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欢迎留言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