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 析
《诗经》中的这首诗很有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以蒹葭起兴,展现一幅河上秋色图:深秋清晨,秋水森森,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
这境界,是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因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着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然后,我们看到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这伊人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
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着追求,但伊人都缥缈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追寻伊人的路途艰难险阻无穷,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而且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
至此,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情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在《诗经》中经过一唱三叹反复吟咏之后,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沚”,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缥缈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显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但伊人总是若隐若现,不可求之,苍苍凄凄,意境幽远。最后呢?我们总希望最后有个圆满的结局,但,这只是我们的希望。
今来白露晞 情诗(三国·魏)曹 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曹植(192—232),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30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赏 析
诗人因景感怀,发为浩叹。曹植贵为魏国陈王,但他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的了解和体察。
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
《式微》,指《诗经·式微》篇,是一首念家劝归的诗歌。曹植在诗中运用多个《诗经》中的典故,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正如唐人王昌岭《从军行》叹当时边关征戍不断时所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由秦汉联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处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诗人悲天悯人式的同情心,不言而喻。但在曹植的笔下,景物是精妙的,音节是铿锵的,意象是生动的。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辟,是我们引为激赏的名句。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鸟“薄”静动映衬,在诗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流动、了无痕迹的境界。
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诗人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中,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的一种憧憬。
他有自由吗?有的其实只是同情与哀伤。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杂诗(晋)左 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
赏 析
杂诗一般是指不定题目的随时感发。左思这首《杂诗》借秋咏怀,抒发了自己贫士失职的暮年凄凉。时光总是匆匆过,萧瑟只能唤起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伤感。
想当年,左思也是满腹经纶且有远大抱负之人,但在西晋的门阀社会中他一直屈沉下僚,后来又在“八王之乱”中,不得不退居家中。
诗人一生不得志,倍感光阴虚掷、老而无成,只能发出了“状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的悲伤喟叹。
“秋风何冽冽”秋气萧瑟,万物凋零,凛厉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派杀气。宋玉在《九辩》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以抒发“失职而志不平”的忧患。
左思与宋玉有同感,他们都是出身寒门、一生不得志的贫士,他们都有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人生经历。
“白露为朝霜”是《诗经》“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的化用,左思曾有远大的功名抱负,他“在水一方”的理想追寻,使他疲惫而失落,眼看着人到暮年,黑发成霜,功名离他越来越远。白发苍苍的诗人独立在凛厉的秋风中,眼前一地寒霜,这景象是多么的悲凉凄怆啊!
接下来一句依然悲伤——“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柔软的树枝在风吹霜打中一天天变得僵硬了,树叶一天天枯黄飘零了。
联系到自己,那肯定是人老了,志向还没有实现,那就是人老志不达的失落,这样想来想去,夜里还怎么能眠?
在这无尽的岁月中,只能看明月从云边出来,白光如水一样凄清,“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无法入睡,只好再次起床,推门走到院子里,望月徘徊兴叹,一直到了早晨。精力充沛的少壮年岁不会永远再有,眼看着年纪老了,功业未成,心愿不达,怎不叫人焦虑忧伤呢?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杂诗
(晋)左 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左思(约250—305),字太冲,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时,依附权贵贾谧,为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
赏 析
杂诗一般是指不定题目的随时感发。左思这首《杂诗》借秋咏怀,抒发了自己贫士失职的暮年凄凉。时光总是匆匆过,萧瑟只能唤起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伤感。
想当年,左思也是满腹经纶且有远大抱负之人,但在西晋的门阀社会中他一直屈沉下僚,后来又在“八王之乱”中,不得不退居家中。
诗人一生不得志,倍感光阴虚掷、老而无成,只能发出了“状齿不恒居,岁暮常慷慨”的悲伤喟叹。
“秋风何冽冽”秋气萧瑟,万物凋零,凛厉的寒风横扫落叶,一派杀气。宋玉在《九辩》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以抒发“失职而志不平”的忧患。
左思与宋玉有同感,他们都是出身寒门、一生不得志的贫士,他们都有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人生经历。
“白露为朝霜”是《诗经》“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的化用,左思曾有远大的功名抱负,他“在水一方”的理想追寻,使他疲惫而失落,眼看着人到暮年,黑发成霜,功名离他越来越远。白发苍苍的诗人独立在凛厉的秋风中,眼前一地寒霜,这景象是多么的悲凉凄怆啊!
接下来一句依然悲伤——“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柔软的树枝在风吹霜打中一天天变得僵硬了,树叶一天天枯黄飘零了。
联系到自己,那肯定是人老了,志向还没有实现,那就是人老志不达的失落,这样想来想去,夜里还怎么能眠?
在这无尽的岁月中,只能看明月从云边出来,白光如水一样凄清,“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无法入睡,只好再次起床,推门走到院子里,望月徘徊兴叹,一直到了早晨。精力充沛的少壮年岁不会永远再有,眼看着年纪老了,功业未成,心愿不达,怎不叫人焦虑忧伤呢?
秋夜萧索,白露湿冷 捣衣(晋)谢惠连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
美人戒常服,端饬相招携。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栏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不归。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予手,幽缄俟君开。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谢惠连(407—433),南朝宋文学家,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赏 析
秋夜萧索,白露湿冷,庭院深深,菊瓣吐寒。
耳边尽是蟋蟀、寒蝉振翅和鸣叫的声音,令空气当中充满了肃杀感。本该是悲怆的一夜,一群打扮整齐的美妇们却纷纷出门,携手捣衣。这是谢惠连的《捣衣》诗所营造的画面,于清冷中带着难得的温馨。
一直以来,“捣衣”一词始终作为惆怅的代言词。它的意思是捶展布帛,缝制厚实的衣裳。古人只要夜半听得捣衣声,便知是某家男子出征未归,秋天一到便是该为他们缝制冬衣的时刻了。
通常捣衣都是征夫们留在家中的妻子所做的事情。妇人们本应为丈夫久久不归而伤心,但她们却依然能在寂寞中取乐,相携捣衣,彼此有说有笑,研究如何缝制更精致的衣裳和结实的腰带。
一瞬间,凄凉的画面顿时充满温暖的色彩:人美、衣美、景美、情美。此时人们才猛然意识到,离别不只是藏着悲伤,也藏着淡淡的幸福。
谢惠连的《捣衣》充盈着浓烈的幸福感,那是同时代的阮籍、嵇康写不来的,陶渊明、谢灵运写不来的,潘岳、江淹同样也写不来的。并不是这些大文人的情感不够丰富、文笔不够高明,而是他们不能像惠连一样,心中始终充满愉悦。
一点欢喜一点愁,构成人的情绪脉搏,时起时落,组成生命的乐章。所以没必要把生活过得如同苦瓜,涩得满眼是泪。
夜深,秋深,怨深 相和歌辞·玉阶怨(唐)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赏 析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
独立玉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足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
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主人公不禁幽独之苦。由帘外到帘内,拉下帘幕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而如果人不伴月,则又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伴人。
月无言,人也无言。但我们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显得愁怨之深。
怨什么呢?没有说,为我们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唐)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 析
题目是“月夜”,杜甫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接下来写到“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这个白露时节夜晚有月,这月是诗人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为什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也许是诗人这时候会对故乡开始思念了吧。
其实思念故乡之约,怕是在思念故乡之人,于是接下来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
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预料。该诗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秋日里登高有愁绪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衔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需独霑衣。
赏 析
秋日里登高会有愁绪,而且这种愁绪是会传染的,你看,唐诗宋词中登高首首有愁,是不是相互传递的?
杜牧此首同样如此,而且他的登高还带着酒,就是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愁绪的。
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创作。“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白露时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
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
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
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
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
喝酒倒是解决愁绪的好办法。但愁绪真正被驱散了吗?诗人的愁闷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
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
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无法解决问题,那就把一切寄托给酒水吧,和张祜一起,一醉方休。
溪山秋色(北宋) 赵佶
寒蝉凄切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
柳永(约984—约1053),字景庄,原名三变,耆卿后改名柳永,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赏 析
《礼记·月令》中说:“白露降,寒蝉鸣。”
白露一到,寒蝉凄切。残阳映照,画柳烟桥边,执子之手,离愁万种。情到深处,却依然要含蓄隐忍片刻,无语凝噎,千叮万嘱,含情脉脉,话不尽的依依别情,留恋处,兰舟时时催发。
此情此景,在传统文人的生活中,一般都是和发妻话别时的情景。到了柳永这里,手里握着的便不是娇妻,而是风尘女子了。
柳永这首《雨霖铃》表现词人离开开封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今宵”二句被推为名句,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
“今宵酒醒何处”,遥接上阕“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这一系列的告别过程,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
看看双方有多伤心,彼此有多依恋,缠缠绵绵到天涯,写不尽离别情。
柳蝉图 (清) 蒋廷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