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应进士试,因主张恢复中原,触怒秦桧而被黜落。宋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历镇江、隆兴等地通判,因赞助张浚北伐而被弹劾罢职。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受聘为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来到当时的宋金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开始了从军的经历。但不久之后,王炎被调离南郑,陆游也被调回成都。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进入四川制置使范成大幕府任参议官。后因「恃酒颓放」而受到弹劾,遂于五十二岁时自号「放翁」。
从戎南郑和蜀中任职时期的诗作,或表现抗战的理想,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慨,或抨击主和派的苟且偷安,即使是流连光景,诗酒燕游之作,也大多寄寓了报国无路的苦闷心情。为了纪念这一时期的生活和诗歌创作,陆游特地把诗集定名为《剑南诗稿》。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被召回临安。淳熙七年(1180年)罢职回乡闲居。淳熙十三年(1186年)春,朝廷任命陆游为朝请大夫、权知严州(今浙江建德)。淳熙十六年(1189年),又被加以「嘲咏风月」的罪名而被弹劾罢职。此后退居山阴闲居约二十年。嘉泰二年(1202年)曾一度出山,还希望施展抱负,但不久就失望而归。1210年1月26日,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怀着壮志未酬的悲哀与世长辞。
陆游一生创作极为勤奋,为后人留下了近万首诗歌,并留下了宝贵的创作经验。陆游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表现抗战主题的作品。其次以发掘自然之美和品味日常生活诗意的作品也很能反映陆游的诗人气质。此外,农村题材的作品和书写爱情悲剧所带来的哀痛的诗篇,也都有很高的成就。
陆游重视生活体验对诗歌创作的意义,主张「养气」,又强调创作中的「杰思」,既追求「措辞磊落格力高,浩如怒风驾秋涛」(《记梦》)的豪纵,又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加以精细、准确的刻画,具有有鲜明的写实风格。陆诗的语言简洁平易,圆转流畅,常能于平易处见工整。陆诗的对仗常常能做到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事雕琢,历来受人称道。
陆游壮怀激烈的一生,受到了后人的景仰;他留下的文学作品,塑造了悲壮而崇高的精神之美,特别是他的诗中表现的英雄气概、战士情怀和铮铮铁骨、浩然正气,更使历代读者受到鼓舞。近代梁启超《读陆放翁集》说:「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代表了后人对陆游的崇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