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小时候学的最多的课文应该就是鲁迅的了,看鲁迅文章的时候一头雾水,完全不懂,至今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就是:"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鲁迅在80年前的10月19号因为肺病去世,年仅55岁。

鲁迅全家福
我们很少知道鲁迅的后代是如何的,其实在鲁迅去世第二天,天津《大公报》发表了他的遗嘱,在遗嘱中有一条鲁迅是专门写给儿子周海婴的:“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没想到是这句话,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觉得鲁迅的儿子也会是一个文学家,继承父亲一生的事业,然而完全不同。

周海婴长大之后的确没有做文学家,毕业于北大核物理系无线电专业,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摄影师。

周海婴的医生共拍摄了2万多张照片,从10岁到82岁这七十年间拍摄下了自己的一生。

1949年,上海霞飞坊,熟食小贩。

1978,北京,巴金。
在周海婴的作品里见到最多的是政治场景。与当时中国的街市景象完全不同,也算是为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留下了视觉回忆。

1949,沈阳 李富春、沈钧儒
因为周海婴的身份特殊,能够拍摄到很多摄影师没办法拍摄的场景。在1948年,香港迎接“新政协”之时。周海婴和母亲,乘船到北平筹建新中国政协。在这场没有摄影记者跟随,严格对外保密的活动中,周海婴凭着自己的敏锐直觉,用摄像机拍下了难得的当时共和国贤达。

1949年2月25日,黄炎培在开往北平的火车餐车里发表即兴演讲
“在甲板上,车厢中,会议间隙,没有人会拒绝鲁迅的公子为他们拍照,沈钧儒、黄炎培、马叙伦、郭沫若、侯外庐……都算是海婴的叔叔伯伯,他们看着他,如对族中的晚生。”(陈丹青)


1949年2月,北京饭店,三叔周建人、三婶、堂妹周蕖。

1946年,上海万国公墓,鲁迅逝世10周年纪念。

1948,上海街头

1956年,绍兴,鲁迅外婆家。
周海婴并不是一个富家公子的姿态,他听从父亲的遗训,生活就如普通人一样,在他的镜头里记录了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

1949年,上海,家庭。

1949年,上海,弄堂女孩。

1949年,上海,打针。
周海婴自己曾说:“我经历过旧社会,对社情民意很敏感。我的照片中有解放前的难民和乞讨者,也有解放后的所见所闻。我不为‘猎奇’,只希望证明时事。”

1948,上海难民

1947,上海,民主人士。

1950年,上海,学扯铃。

1949年,苏州河边上海邮政总局。

五十年代上海人结婚场景

1949年秋,北京天安门。

1949年2月,沈阳,高跷队。
周海婴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摄影师,但是他拍摄的每一个作品在如今看来毫不逊色,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有深度的中国。

1943年11月,上海,许广平誊写鲁迅日记。

1947年,自拍照。

1948年,沈阳故宫。

1949年,上海,淮海路发大水。
周海婴喜欢自然产生的画面,从来不是为了拍照而去拍照。他喜欢等待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

1949年,上海,弄堂邻家。


2011年4月7日,周海婴逝世,享年82岁。可能她从没有想过,自己曾经拍摄的那些作品会被后人流传,也没有想过自己的摄影会为历史留下这么重要的印记。

1953年,周海婴在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