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何自力)《记忆星尘——纪念周海婴诞辰九十周年摄影艺术展》2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鲁迅之子周海婴的逾百幅遗作,向观众呈现特殊的历史瞬间。
开幕式上,周海婴遗作受到参观者好评。新华社记者何自力摄。
周海婴(1929-2011)是鲁迅和许广平先生的独子。他谨遵父亲遗嘱,“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成为无线电专家。他10岁时开始拍照,14岁时正式学习摄影,从此沉浸在定格、结影、显影的世界。
参观者驻足在周海婴遗作前。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此次展览展出的周海婴遗作包括: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生活,特别是中产阶级家庭和弄堂生活场景;民主人士从香港到东北解放区的照片,堪称新政协启航的历史“孤证”;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的生活,包括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的大量照片。有学者认为,这些照片,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有着相当的分量。
观众在观看周海婴生平。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雪痕鸿爪”“大地蹄痕”是周海婴母亲许广平在他的初学摄影簿上亲笔题写的字句。他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一生保持低调谨慎,拍摄了数万张底片。在近70年时间里从未发表过摄影作品。
《记忆星尘——纪念周海婴诞辰九十周年摄影艺术展》2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周海婴影像研究者朱其、林路等先生都曾由衷赞叹:周海婴是天生的艺术家。周海婴是旧、新社会的见证者、亲历者,对社情民意异常敏感。他用镜头定格所经历的历史瞬间,不为“猎奇”,“只希望让它们证明时事”。他不是专业摄影师,所做的事情,只是结影以告慰历史。
学者认为:周海婴拍摄的照片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有相当的分量。新华社记者何自力摄。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陈小波表示,在周海婴拍摄的数万张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家族的私人影像,看到慈爱的母亲、挚爱的家人、可爱的孩子;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众生相”,从无名百姓到贤达志士,从守旧遗老到时髦青年;我们还可以看到时代变迁,从苦难到新生,从市井百态到城市景象。他的图像所体现的敏感与活力,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态和人们的生存环境,是中国现代史上摄影文化出色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