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平复帖》是晋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机用秃笔写于麻纸上的一幅草隶书法作品,距今已有1700多年,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早七八十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草书真迹,被称为“法帖之祖”、“中华墨皇”。 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三国东吴人。出身于东吴大家世族。其祖父就是赫赫有名的东吴名将陆逊,父亲是东吴大司马陆抗。陆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诗重藻绘排偶,骈文亦佳。与其弟陆云合成“二陆”。吴亡后出仕西晋,历任太傅祭酒、吴国郎中令、著作郎等职。西晋八王之乱时,受奸人残害,被诬告造反,最终被杀,终年42岁。临刑时,陆机对自己的弟弟感叹道:"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这也是成语“华亭鹤唳”的出处。
《平复帖》共九行、八十四字,是陆机写给一个身体多病、难以痊愈的友人的一个信札,因其中有“恐难平复”字样,故名《平复帖》。它是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其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
据考证,《平复帖》原是《晋贤十四帖》中的一件,曾与众多名家字帖集中在一卷大轴上,《晋贤十四帖》在北宋年间被人从大轴上一一割截下来,归属不同的藏家。基中的陆机帖辗转流入宋徽宗御府,成为皇宫中的一件珍玩,痴迷于书画的宋徽宗,得到此帖,爱不释手,亲自在帖上加盖双龙玺印。从此,人们按照宋徽宗题字所书,将其称为《平复贴》。宋徽宗为何以《平复帖》命名呢?专家推测,《平复帖》的内容是陆机写给友人的一个信札,贴中写有“恐难平复”字样,宋徽宗应该是借用“平复”二字作为帖名。在这张手帕大小的字帖上,留有历代收藏者印记或题跋,卷上所钤71方印记,犹如一部收藏简史。最早的一方印记,钤自唐末鉴赏家殷浩。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等人也精心收藏。在清代时,又被送入宫廷。首先为乾隆皇帝的母亲所拥有,然后,又辗转到成亲王手里。同治年间,又转入恭亲王奕诉手中。民国初年,归于末代皇帝溥仪堂兄,恭亲王奕訢之孙溥儒名下。
1937年,溥儒丧母,由于手头拮据,欲出让《平复帖》以办丧事。在此期间,一些清朝遗老,如阿联、孟锡圭、朱蓬寿,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等都曾致函溥儒先生对《平复帖》易手表示惋惜,怕像恭王府出让的唐韩干《夜照白图》那样,流失海外。信致大意为,现已民国,丧事可否从俭,《平复帖》可否暂押盐业银行,云云。并托傅增湘先生向溥儒致意此帖为祖传,还是留在本族为好。此事经傅增湘先生从中斡旋,最后大收藏家张伯驹不惜倾家荡产,从溥儒手中以4万大洋购回此帖,当时,4万大洋足可以买下京城内恭王府的宅院。后历经艰险,悉心保管,才使《平复帖》未流失海外。
张伯驹得到《平复帖》后,改书斋名为“平复堂”,自称“平复堂主”。张伯驹收得《平复帖》的消息很快就被外国古董商知道了,几个日本人表示,愿出5倍价格,以20万大洋的高价收买《平复帖》。张伯驹答复他们说:“金钱易得,国宝难求,我中华民族之国宝,只要到了我张伯驹手里,就绝不会再流入异国他乡,所有外国人就死了这条心吧!”
抗战爆发以后,张伯驹和夫人潘素将《平复帖》缝入衣服夹层中,携往西安避难,一路上担惊受怕,寝食不安。《平复帖》在张伯驹的保护下,躲过了战争的劫难。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1956年,张伯驹夫妇将《平复帖》捐献给国家,才使这件流传坎坷的稀世珍宝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成为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