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开篇语
九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大河奔腾,鄱湖致远,名山叠秀。九江也是一座文化的城市,骨子里面有田园放歌的隐士豪迈,也有古刹庄严的禅意隽永,既有革命火种的红色基因,也有生态园区的绿意盎然。近年来,九江市紧扣“创新发展、文旅融合、全域旅游”主题,全面打响“庐山天下悠”总品牌,着力构建“两圈两带”(环庐山旅游经济圈、环庐山西海旅游经济圈、沿鄱阳湖旅游经济带、沿长江旅游经济带)全域旅游新格局。今年1至6月,共接待旅游者966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0.64亿元,旅游经济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
近日,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发布的2019年中国内地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榜(简称“中国旅游城市榜”)出炉,九江成功入选:2019年中国旅游最发达城市(九江位居全国17)和2019年中国旅游最具人气城市前10名(第10名)。今年10月1日~7日,全市共接待游客1209.68万人次,同比增长16.05%;实现旅游收入74.09亿,同比增长16.16%。
九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潘熙宁认为,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成立,标志文旅融合新时代已经开启,文化旅游领域深层次变革正蓄势待发。我们要努力走好新时代文旅融合之路,实现文化旅游“1+1>2”的效应。实际上,对文旅融合的探索并非始自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合并,文化和旅游自始就结伴而行。文化旅游进入融合新时代,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能因为前景看好而盲目折腾,也不能因为现实短板而迷茫却步。潘熙宁指出,我们需要树立并强化IP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从这三个方面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从本期起,长江周刊将推出九江文旅融合系列报道,反映我市相关领域的做法和成果。
深入挖掘 摸清文化家底
夏季是庐山的旅游旺季。夏夜的庐山,敛去了白日的锋芒,站在牯岭小镇的观景台上,一边是山下的万家灯火,莹莹烁烁,鲜活温暖得像是突然掉进了宫崎骏动画里,另一边是山间流连的一身烟雨山色,影影绰绰,肆然写意得像是一幅活动的水墨画。
九江有些得天独厚的大IP,全世界只有一个庐山,它的山水独秀,它的云中小镇,它的诗意横溢,它的禅修淡然,它完美地将“仙气”和烟火气结合在一起。
潘熙宁认为,文旅项目可复制、易替代,而文化内涵是不可复制、无法替代的。有了文化内涵的传承发扬,才有业态的丰富完善、服务的别具风格和品牌形象的充实饱满。因此,深耕本地、本项目特色历史文化,打造高度概括、独一无二的文化IP,是文化和旅游发生“化学反应”的基础,是文化旅游产业的生存之道。对于任何一个地方,首先要摸清文化家底,深入挖掘、系统开发,把特色文化精髓全方位融入旅游项目、线路、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塑造富含“中国风、书卷气、本土Style”的文化旅游新形象。
看山是山 念好“山”字经
文旅融合自古有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庐山就是文旅融合的经典案例。“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来看,庐山经历了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名山的过程。庐山的扬名也离不开文人墨客书写的结果。庐山以其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景观吸收、孕育、发展了文学、宗教、隐逸、学术、休闲等多种文化。”九江市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局局长谭晓峰说,“庐山为各种文化提供了物质依托,而多元的文化赋予了庐山精神底蕴,自然与人文达到和谐统一。”
科学谋划合理布局。九江市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旅游创新发展的决定》,提出打造九江武汉2小时经济圈发展概念,进一步放大九江的山水旅游特色优势,推动山岳型与湖泊型景区联动发展,山、江、湖、城互动融合,交相辉映。我市做好庐山上下联动、山城联动、山水联动、江湖联动、文景联动五篇文章,推进山江湖城景区景点串点连线、聚线成面;举办环庐山百公里文化旅游采风行、庐山国际问茶会。
庐山的知名度自不必言说,今年进入旅游旺季以来,庐山的美誉度也不断提升,迎来不少“回头客”。庐山今年“五一”首次实行实名制购票,南北园门换乘服务中心在人工售票窗口的基础上,各增设十台自助售票终端,进山园门票、观光车票合二为一,提高售验票速度,缩短游客停留时间,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入园服务。暑期正值学生假期,庐山植物园、博物馆等景点迎来大量研学科普学生团队。近年新建成的庐山石刻、地质、诗词、宗教博物馆成了大家的打卡热点,植物园接待学生达8000人,本地专家讲解员义务为同学们讲授新知,让今夏庐山避暑过得充实有意义。
此外,为拉动暑期旅游消费,带动研学游市场,2019年7月18日至9月18日两个月期间,庐山景区面向全球学子免收景区大门票。大学生、高中生凭本人学生证,15周岁以下中小学生凭户口簿,即可享受庐山风景名胜区免大门票优惠。
庐山管理局旅游产业发展处处长刘华芸说:“今年暑期,庐山景区旅游总人次达到1250.1万人次,同比增长达到11.9%的增幅。庐山以文化+旅游为契机,培育旅游新增长点,我们今年打造了多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小镇,建成了多个富有文化历史内涵的博物馆;同时,对现有的景区也进行了品质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打造庐山文化+旅游的新名片,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看山不是山 做大全域旅游
为进一步推进大型山岳型(庐山)与大型湖泊型(西海)景区联动发展,推动山、江、湖、城互动融合,九江市提出“两圈两带”发展战略,制定“环庐山、大庐山、泛庐山”发展思路,“山上做精、山下做大、环山做美做强”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庐山、庐山西海、武宁等景区共接待游客近1.1亿人次,占全市总数的61%。
今年以来,九江坚持充分挖掘文化的深厚内涵,着力打造九江文旅故事IP、形象IP、产品IP,推出“一公里一故事” “一公里一传奇”环庐山100个文化旅游故事。
独具地方特色的IP是吸引游客的元素。为此,九江实施文创“一县一品”战略,依托各县市区文化旅游资源,计划培育一批富有九江特色的文创产品,包括非遗文创、文博文创、文旅文创,擦亮“庐山市金星砚” “瑞昌剪纸” “湖口草龙” “浔阳封缸酒”“共青文创小镇”等文创品牌。组织编写了《九江旅游传奇探秘》《国学文化与九江旅游》《跟着诗词游九江》《浔阳茶文化与旅游》等九江旅游推介系列丛书;启动“教材景观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开展一系列以“跟着课本游九江”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同时,九江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申报、保护和相关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活化非遗”,集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体验、传承。计划到2021年,创建1个文旅融合示范区、1~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县(市、区)建设1~2个文旅融合示范项目。
看山还是山 留住庐山客
做大IP,还是要先挖掘IP本身的价值。对于大部分九江人来说,庐山不仅仅是一座山秀水美的名山,更是心里的一份净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庐山,围绕着这座山的渊明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任何一个拿出来说个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强化IP意识,做大全域旅游,最终还是要回到主流IP上,使之成片发展。
日升日落间,东林寺的晨钟暮鼓已经响彻了庐山北麓1600多个年头。这里是“佛教中国化”的基地,是“中国佛教化”的起点,是佛教净土宗的祖庭。它的奠基人,就是东晋高僧慧远大师。
东林寺自慧远创构以来,历千余年名声不衰,“钟磬之音不绝”。在这里,陶渊明、慧远、陆修静“虎溪三笑”的典故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和谐共处的和谐气象。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香客居士也纷至沓来,留下了灿若繁星的珍贵文物和古迹。
此外,位于武宁县宋溪镇的华夏国际旅游区庐山西海水上乐园,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超级大圆环、螺旋组合滑梯、美丽海浪池等游乐设施,让前来玩水的游客们感受到了夏季里的别样清凉,直呼过瘾。投资1.1亿元建设的庐山西海水上乐园占地8万多平方米,由水上游乐、森林休闲、紫薇花海、户外拓展四大功能区组成。该项目结合庐山西海自然秀美风光,精心打造以休闲、娱乐、拓展、趣味等特色为一体的综合性水上乐园。为了错开高温时段,提升接待量,在7月底,西海水上乐园还推出了夜场。据悉,从6月1号开园以来,累计游客接待量突破4万人次。
链接
国庆期间,九江市以“江山如此多娇·歌唱伟大祖国”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活动为主旋律,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歌唱祖国的系列活动。
披上中国红,亮起国旗色,唯有“我爱你中国”才能够表达对祖国最真挚的情感。国庆期间,“江山如此多娇·歌唱伟大祖国”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在央视三次宣传报道。中秋佳节之时,央视一套朝闻天下栏目对我市六地联动歌唱祖国活动进行了报道;国庆节当天,央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直播间栏目,“江山如此多娇·歌唱伟大祖国”演出的多个画面被采用,九江百姓在大美山水间纵情歌唱伟大祖国的场景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10月5日,央视新闻联播“饱览大好河山,感受祖国巨变”专题报道再次采用“江山如此多娇·歌唱伟大祖国”中九江百姓载歌载舞、歌颂祖国的欢乐场景。
│责任编辑:张加友
│内容审核:陈修平
│统筹监制:江 慧
聚众家,纳众声,汇众议,容众思;化微言成高谈,以博语作宏论,推社会进步,促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