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作为宰相,要具备安邦治国、统率百官的能力,此外,能容人、有气度也是宰相必备的专业素质,要不何来“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俗语呢?历史上涌现了很多名相,说起执政能力似乎都各有所长,而要是论容人的度量,北宋时期的名相吕蒙正至少排在前三位。
吕蒙正出生在官宦世家,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吕蒙正以丁丑科状元被录用为知制诰。这个官职虽级别不高,却也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相对而言,被发现和提拔的机会也就更多一些。因为为人稳重坦诚,遇事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吕蒙正受到了太宗赵光义和开国元老赵普的赏识,十一年间,就登上了宰相的高位。
吕蒙正的仕途生涯颇为坎坷,干了三年宰相后,因妻子的一个族亲给皇帝提意见时有违圣意,使吕蒙正也受到了牵连,从而被撤销了宰相职务,只保留了吏部尚书的头衔。两年之后,吕蒙正官复原职,再度担任宰相职务。
又过了两年,吕蒙正被摘掉了宰相乌纱,这一次,他被贬得更惨,离开权力中心成了个受制于人的地方官(出判河南府)。六年之后,吕蒙正东山再起,重新拜相。此时的皇帝已变成了宋真宗赵恒。三起三落,历任两朝宰相的吕蒙正,绝对称得上是一个官场奇迹。
吕蒙正的经历,也说明了他是个胸怀宽广、从容淡定、遇事拿得起放得下之人。这种经历放在其他人身上,没准早就自甘沉沦,破罐子破摔了。不争一日之短长、不计一时之得失,是一种定力,更是一种境界。为官从政,缺乏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眼光,注定是很难真正成功的。
吕蒙正为官生涯中最大的亮点,在于他能公正无私地识人用人。有个叫温仲舒的人,是吕蒙正的同年,此人很有才干,在他受到排挤打压之时,吕蒙正屡次向太宗推荐,建议予以重用。但温仲舒是个地道的白眼狼,得势之后常在皇帝面前打吕蒙正的小报告。当吕蒙正受到打击的时候,温仲舒更是落井下石。
太宗曾问吕蒙正:“温仲舒经常说你的坏话,而你不但不生气,反而还替他说好话,你这是图什么呢?”吕蒙正说:“皇上将我放在宰相的位置上,就是因为了解我是个懂得发现别人长处并且能发挥别人长处之人,用人所长,是我职责所在。至于别人怎么说我,就不是我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了。”太宗听后甚为满意,大笑道:“你这人度量大,朕真是服了你了。”
有一次,朝廷准备选派一位官员承担出使辽国的外交任务,太宗让吕蒙正提出人选意见。吕蒙正提出的建议人选,却是个不被太宗所喜的官员。太宗有点不高兴,让他重新选定人员上奏。如此反复了三次,吕蒙正提出的人选还是同一个人。太宗恼火斥责吕蒙正说:“你这个人怎么如此固执!”吕蒙正气定神闲地说:“不是我固执,实在是因为这个人最合适担任这份差事。”太宗没辙,最终还是同意了吕蒙正的意见,那个官员果然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务。
吕蒙正在培养提携青年人才方面也颇有成就。经他之手,为大宋培养出了好几位宰相,比如吕夷简、富弼、吕公著等。吕夷简是吕蒙正的侄子,他虽然因为在罢免范仲淹、苏舜钦等人官职问题上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但总体而论,也堪称是一代名相。
而富弼的父亲曾是吕蒙正的门客,富弼十岁的时候展露出了聪明才智,让吕蒙正大为惊叹,断言这孩子将来会比自己更有出息。于是,便提供了优厚的条件,让他跟自己的孩子们一起读书学习。当了宰相后的富弼,更是有一代贤相之美称。
有意思的是,吕蒙正还是一位美食家,特别爱喝鸡舌汤。当了高官以后,几乎每天必喝。他家的厨子,不几天就要杀上百只鸡,才够为他烧汤所用。这样的生活习惯,在常人看来有些奢靡铺张。不过,吕蒙正为官清廉,他喝鸡舌汤花费的钱,是自己的薪水收入,并非贪污受贿所得。对一个封建官员来说,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