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诗《清明》,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情深义重的华夏儿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在清明节祭祖的习俗,以此缅怀逝去的亲人。亲友之间也常常借此相聚,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吃上一餐“清明酒”,体会一种血浓于水的美好情感。
民间习惯于把扫墓称之为“上坟”。到了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到祖先的坟头进行祭拜,奉上酒菜,点上蜡烛,再烧点纸钱,顺便给祖坟除草添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殡葬制度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摈弃了土葬制度,很多乡镇已经建起了公墓,进行统一规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墓的规模逐年扩大。
自2008年开始,清明节跟端午节、中秋节一起被国务院定为全民法定节假日,从此大家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每到清明节,通往山区公墓的道路通常是异常的拥堵。大量的私家车涌入公墓区域,平时清静肃穆的墓地人头攒动,热闹喧哗,好比进入热门景点。

清明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自古以来就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但是在不少年轻人的眼里,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假日,该干嘛还干嘛,祭不祭祖、扫不扫墓也不是那么重要。
在网络时代,缅怀先人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并非一定要通过上山扫墓来实现,这似乎也成了一种趋势。“清明节”的意义,正越来越突出一种传统文化的印记,即使“上山扫墓”也逐渐趋向于休闲玩赏功能。

新旧思想的交汇,使千百年来传统的祭祖仪式悄然发生了变化,而事实上,殡葬制度的改革也在加速这种演变,跟过去的坟墓相比,小小的墓穴决定了祭祀文化的发展方向:从简、创新,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
遥想千百年前,每当清明前后,古人们背着行囊行色匆匆、神情凝重,赶赴先人安息之地,三杯薄酒、一柱清香、泪洒坟前,满怀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假如杜牧再世,当他看到如今四通八达的柏油路上,一辆辆排成长龙的车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他眼中的清明节,除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经典画面,只能永远定格在记忆中了。
欢迎关注头条号《百草园笔会》,欢迎点赞、评论,为你呈现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