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满清入关后,为了从思想上禁锢汉民族的反抗意识,在顺康雍乾四朝,兴起了一大批狱案。雍正年间的吕留良一案即是这诸多案件中,非常著名的一件。

吕留良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出生于崇祯二年,明亡后,身为遗民的吕留良深感亡国之痛,遂遍散家财,结交反清志士。事不成,退而归乡讲学,著书立说,论及“夷”、“夏”之防的反满思想。
公元1683年,吕留良去世。他死后多年,湖南人曾静受其遗著影响,组织反清活动,派其弟子张熙入陕西鼓动川陕总督岳钟琪起兵反清。岳钟琪假意答应,却立马将此事上报给雍正,并把曾静给绑了,押送到北京。经过审讯,曾静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并供出吕留良,承认是受到了吕留良学说的蛊惑。

雍正借此机会,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文字狱,查抄了吕留良一家,发现吕留良的文集、日记中有诋毁清朝之语。当时吕留良已亡故近五十年,仍被开棺勠尸示众,吕留良次子吕毅中改斩立决,诸孙发遣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

雍正十二年,吕留良后人60余口,长途跋涉,历尽艰难,从江南水乡发遣到北疆。当时,宁古塔是个人迹军至的地方,冬天酷寒,风气凛冽。吕留良后人到宁古塔后,分配给驻防旗人为奴。按着清代法律,对于“谋反大逆为奴的人身控制,远比其他犯罪类型要严格。即便是传了好几代,依然改变不了为奴的身份。吕留良后人系“大逆重犯”,所以世代要被置于“奴籍”的深渊之下,堪比明代方孝孺夷十族之刑。

然而转机很快来了,乾隆初年,因为清政府户部办理官员的失误,吕留良后人按照轻罪有职人员处理,得以免除奴籍,分编入旗。吕留良的的孙辈吕懿兼、曾孙吕念先等于乾隆二年得旨随旗当差以后,开始各自谋生。由于经营有术,多年下来,积攒了一笔可观的家产。
此后吕留良后人用钱捐纳了一个监生,清廷终以违例捐监之罪,又将吕留良第三子第七子、第九子后人重发齐齐哈尔水营为兵,其余交当地管官严加管束,并永远禁止考试纳捐。

到了清末,清政府颁布新律,禁止蓄奴,至此,吕留良后人才摆脱了近两百年为为奴作婢的命运。这时的吕留良后人,仅在合宁阿滨龙四县就有近500人,但是人数虽多,他们跟全国底层百姓一样,处于穷困悲苦的境地。
革命家章太炎一向对吕留良的遭遇寄予深切同情,民国成立后,他任袁世凯的总统府颇问,继任东北筹边使,1912年,章太炎曾至齐齐哈尔吕氏故宅祠堂祭奠吕留良。当时,吕留良后裔子孙都来欢迎。在章太炎的帮助下,数位吕留良的后人得以回到江南。

最后补充说明一点,民间野史说吕留良后人吕四娘为家族报仇,潜入皇宫用短剑刺死雍正,并带走了他的脑袋。所以雍正是用一个金脑袋下葬的,此说实属无稽之谈,就不要以讹传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