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莱曼·弗兰克·鲍姆(1856-1919),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及剧作家,儿童文学之父。鲍姆于1856年5月15日生于纽约州一个富庶企业主家庭,因为体弱多病,童年时代几乎都是在阅读中度过。成年后从事过记者、编辑、演员、公司职员、小农场主和杂货店主等多种职业,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鲍姆涉及儿童文学始于1897年,他编选了一本古典童话故事集《鹅妈妈的故事》,出版后获得成功,随后又出版故事集《鹅爸爸的书》,这本书附有精美的插图,同样颇受好评。1900年,45岁的鲍姆写成了《绿野仙踪》(原名《奥芝国的魔术师》),并自费出版了这本同样附有精美插图的书。之后,这本书连续两年高居童书畅销榜的首位,成为了20世纪美国儿童文学史上广受赞誉的现代童话经典之一,畅销至今。
一举成名的鲍姆随后应许多读者的要求,又连续写下了《奥芝国的地方》、《多萝茜与奥芝国的巫师》、《去奥芝国的道路》、《奥芝国的装翠城》、《奥芝国的奥茨玛》、《奥芝国的补丁姑娘》、《奥芝国的梯克——托克》、《奥芝国的稻草人》、《奥芝国失踪的公主》、《奥芝国的铁皮人》等,共写了14集。鲍姆一生共创作了13本奥芝国系列长篇童话、6本《小魔法师的故事》短篇系列童话以及大量其它童话和以笔名出版的著作。他去世后,家人还整理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奥芝国的格林达》。
鲍姆曾说:“我的书是为那些心灵永远年轻的人写的,无论他们的年纪有多大。”其实,鲍姆就是这样一个心灵永远年轻的人。他的童年虽然幸福,但成年后随着父亲的去世,家道开始中落,再加上生意上一连串的失败,鲍姆的现实人生并不美满。鲍姆少年时就耽于幻想,容易沉迷于虚构的世界中,现实的不如意,愈加使有着敏感神经的他沉浸在与现实无涉的另一个魔法世界里。再加上他的性格比较随和,有讲故事的天赋,很容易吸引小孩子的围聚。据说,《绿野仙踪》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创作的。一天晚上,他正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间隙,突然有了灵感,他一边让身边喧闹的孩子安静下来,随手抓住身边能写字的纸,记下那些在脑中闪现的灵感:这就是翡翠城故事、奥芝国探险故事的由来。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简单分辨一下鲍姆的现代童话与古典童话的不同。历史上,早在17世纪末期就有“童话”这个名词,当时的法国宫廷的贵族和巴黎文艺沙龙里的仕女经常讲述“童话故事”,法国诗人佩罗也出版过知名的童话故事书《鹅妈妈的故事》。但在我们今天,一提到“童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指的就是源自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和德国格林兄弟的那些故事。严格来说,安徒生那些大受欢迎的童话故事其实是现代文学创作,格林兄弟1812年第一次出版的《儿童家庭童话集》,这些已经成为各时代最广为流传的童话故事集,与其说是创作,不如说是搜集、加工和改写。
在这些传统的童话中,他们与现代童话最大的不同在于,那些童话故事的素材大部分来自于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他们的受众其实不是孩子,他们采用的素材也有很多“少儿不宜”的成分,他们的童话并不“童”。比如众所周之的《小红帽》的故事,据学者考证,最初其实是成人之间流传的色情故事。格林童话中也有众多涉及到暴力、杀戮以及血腥的场面,这样的童话最多看成是成人社会的隐喻。但在鲍姆所写的一系列童话故事中,则有了很到的不同,他完全是写给孩子们的童话,正像鲍姆所言:“应该让孩子在童话故事中找寻快乐,并且轻松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这是鲍姆写作的初衷,也是他写作的源动力:一切为了孩子。
《绿野仙踪》是以一个虚构的奥芝国为背景,讲述了美国堪萨斯州的小姑娘多萝西被龙卷风卷到了一个叫孟奇金的地方。在那里,她遇到一个个北方的好女巫,指点她去翡翠城找奥芝国的魔法师帮她回家。一路上,她遇到了一个需要脑子的稻草人;又遇到一个需要一颗心的铁皮樵夫;然后遇到了一个需要胆量的狮子,他们成了好朋友,听说魔法师都能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需要,于是结伴而行。一路上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度过了一个个难关,才终于到了翡翠城。这个故事如果说有什么容易解读的隐喻和象征的话,实际上还是说我们的成长,我们所缺乏的又是亟需的东西——智慧、善良、勇敢等——是别人无法给予的,只有在成长的磨练中自己获得。
今天我们经常以单纯的眼光看待童话故事。不像神话或者传奇故事谈的尽是圣人、神迹和英雄的事迹,童话专门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包括家庭生活、儿童、爱情和长大成人的砝码。我们都知道这些不是真实的故事,事实上,“讲故事”本来就意味着说谎。因此童话故事给人的感觉,尤其是对于成人来说似乎重要性微不足道,是人们将其重要性夸大了。但是回想起我们小时候读的那些童话,那时候单纯的心灵,天真的幻想如此磨灭难忘,这已经说明了童话存在的意义。它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一扇窗,供人们透视灵魂深处最重要的事、社会和文化的认同感、自我观感、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以及社会变迁的过程。
这就是说,尽管很多童话都是成人的创作,但是需要却是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情趣,儿童的幻想和儿童的天真。实际上,比我们成人总是用肤浅和可笑来定义童话更重要的是那些正义总是战胜邪恶的童话故事是如何定义我们。因为在认识字以前,童话故事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的语文,在长大成人离家以前,也靠童话第一次接触社会的雏形。童话教导我们阅读、书写和是非对错。在杜撰的外观下,童话引领我们跨入真实世界的能力,并提供终生受用的功课。这已经足够了,足够给我们继续需要童话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