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骆宾王留给后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那一首《咏鹅》。然而写那首诗的时候,他只有七岁,长大以后的骆宾王成为了一位有义气,有骨气的大诗人,而他成年后以后的诗其实更为精彩。
以咏物题材来说,他一生除了咏鹅,最为人称道的还有一次咏蝉。如果说在《咏鹅》中我们看到了他的童真和天性,那这首咏蝉诗则反映了他的风姿和傲骨,短短几句和《咏鹅》一样经典。全诗句句一语双关,却句句令人心疼,入选了《唐诗三百首》。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的序言比诗还精彩,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诗本身。
《在狱咏蝉》
唐代: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写于狱中,因不愿与人同流合流,他被害至此。全诗虽只有短短40个字,但序言却有200多字,道明了自己写诗的缘由和心境。骆宾王在序言中说“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被关的骆宾王无法与外界沟通,仅能够听到外面的蝉鸣。蝉的鸣叫让他十分动容,因为他觉得蝉其实很像君子,我们随便截取两句: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
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
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诗人在序言中从蝉的外壳和羽翼等对它进行了全面的描写,最重要的是骆宾王还能就此找到它与君子共通之处,可谓相当高明了。
让我们再来品一品精彩的正文部分。写正文时诗人句句一语双关,看似是在咏蝉,但又句句都是在写自己。
首句,“蝉声唱”,惊扰的是“客思深”。因为这时候的骆宾王,身陷囹圄,不得自由。蝉的高歌怎么不会让他心烦意乱呢?接着,骆宾王还作了一个巧妙而有趣的对比。蝉是黑色的,扇动着羽翼,然而诗人的鬓发却是白色的,一白一黑的对比,加上蝉的鸣唱与诗人在牢中的沉默不语,形成鲜明对比,可谓绝妙。
如此一比,蝉的境遇似乎比诗人好太多了。然而第三句,诗人来了一个大大的转折。秋天一到,露重霜凝,蝉就难以再展开双翼,寒风阵阵,足以把一切蝉的声音淹没。所谓噤若寒蝉,便是此意。却原来,骆宾王是把自己悄悄比作蝉,只不过他不是现在高深鸣叫的蝉,而是被秋霜冬雪摧残,禁锢的那一只寒蝉。
最后一句,诗人感慨: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谁能相信蝉似君子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昭雪呐喊呢?怎样的人才算得上高洁的君子呢?骆宾王应该算得上。闻一多先生评价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宫体诗的自赎》)。
全诗就此落笔,回想起那首天真浪漫的《咏鹅》,这首咏蝉着实令人心疼。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