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说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曹植所作的《洛神赋》,那么这两个作品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洛神赋图》画的本来就是曹植的《洛神赋》当中的景象,《洛神赋》其实原名为《感甄赋》,后魏明帝曹睿即位,认为此赋影射其母亲,将其改为《洛神赋》,那么这幅传世名画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呢?
《洛神赋》最早见于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其序文称,曹植由京城返回封地时,途经洛水,忽然有感而发,并作此赋。洛神为中国神话里伏羲氏(宓羲)之女儿,其因为在洛水溺死,后成为洛水之神,即洛神。
在这篇文章里,曹植说自己在途经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极尽描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他就像是一位陷入疯狂热恋的年轻诗人,把所能想象到最美好的词汇,都毫不吝惜地加诸在这位女子身上。
甄宓,中山无极人,汉太保甄邯的后人,父亲官至上蔡令,据传甄宓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懂诗文,貌艳丽,素有“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之说。其三岁时失去父亲,九岁能文识礼,看懂过去的成败得失。
建安年,袁绍为次子袁熙取她为妻,官渡之战后,曹操早就听闻甄宓的美丽,并在战后派重兵包围府邸。但曹丕却喝退士兵,进入带走甄宓,并护其安全。战后,向曹操请求迎娶,曹操见后,不好与其子争妻,便顺水推舟送给曹丕。
而当时,曹植也表态想娶甄宓,精通诗文的甄宓也十分欣赏曹植的文采,未果,眼看着甄宓成为了他的嫂子。对于甄宓而言,曹丕野心勃勃,专佞跋扈;而曹植才高八斗,善良多情。哪一个更值得倾心,不言自明。
然而,伦理道德的沉重枷锁,深深禁锢着两个人。因此,即使心底是你侬我侬,却始终相见如宾,不敢越雷池半步。
曹丕称帝后,行事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是把父亲曹操的后宫纳为己有。并最终听信谗言,将甄宓赐死。
据说甄宓被赐死后,曹丕为羞辱曹植将她的一个金缕玉带枕赐给曹植,曹植轻拂着这枕,暏物思人,伤心不已,当他满怀忧伤地返去回自己的封地的路途,站在洛水边上眺望,百感交加,欣然赋笔,写下了这传世名篇《洛神赋》。
而今斯人已去,我们只能通过这幅《洛神赋图》和后人记载来一窥那段爱情的面貌,千百年来《洛神赋》背后的故事引起了世人众多猜测,皆口径不一,至于到底真相是什么,我们已经无从得知!
《洛神赋图》的作者顾恺之,人称之有“三绝”。除了“画绝”、“才绝”外,还有“痴绝”。
非为作者太痴颠,只是他人看不穿。因为“痴”,才能看见最纯粹的爱情。在爱情这场盛宴里,又有谁不痴呢?曹植之后的心路如何,我们无法知晓。或许可以从600年后,李商隐为他和甄宓所作的一句诗中得到体会: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层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