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近日,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一座不锈钢材质的雕塑《和平之手》揭幕。未来,安特卫普这个欧洲著名的文化中心还将推动“钻石丝绸之路”客运列车开通,届时,这座雕塑也许会到更多地方巡展。
雕塑的创作者名叫闫淑芬,是位从小在洛阳老城胡同里长大、旅居海外多年的女雕塑家。
1 助力“一带一路”,《和平之手》揭幕
安特卫普市是比利时的最大港口、欧洲著名文化中心,又因为是世界最大钻石加工和贸易中心,而被称为世界钻石之都,目前该市正在积极推动“钻石丝绸之路”客运列车的开通。
近日,闫淑芬的雕塑作品《和平之手》,被安放在安特卫普市中央火车站一楼最核心的位置。
《和平之手》为不锈钢材质雕塑,造型是手和鸽子的结合,手是安特卫普市的标志,而鸽子则代表着和平。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安特卫普市副市长范锦豪说,象征着和平和友谊的《和平之手》,在位于“一带一路”之上的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展出,意义非凡。作为“钻石丝绸之路”客运列车的象征,《和平之手》将在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展出一年。等未来列车成功开通后,他们计划将该雕塑带到沿途国家巡展,寓意列车将“张开双手”欢迎各国人民。
在当日的揭幕仪式上,闫淑芬介绍自己创作《和平之手》的心路历程。她说,“和”是维护人类生存秩序的根本,是连接人与人之间良性、和谐相处的纽带。《和平之手》警醒我们向善、向和、相帮、互助、崇德、博爱。
2 继承了父亲的手巧,从小刻苦的她进入广阔天地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涧西区的闫铁顺家。今年69岁的闫铁顺,是闫淑芬的二哥。
闫铁顺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长约20厘米的缩小版《和平之手》说,这是2012年妹妹回国探亲时专门带给他的。
原来,早在2006年夏天,闫淑芬便完成了《和平之手》的设计;2007年,《和平之手》曾被比利时国家雕塑博物馆收藏;2010年,《和平之手》在卢森堡国际艺术中心展出;2011年9月,汉白玉《和平之手》参与厦门第六届国际雕塑论坛,并被中国雕塑家协会永久收藏。
2012年,《和平之手》曾在安特卫普中央火车站展出过,后来被安置在别处。此次亮相的《和平之手》则被寄予更多美好的祝愿和期待,第二次在这个火车站展出。
闫铁顺介绍,他们兄妹三人,祖祖辈辈都住在洛阳老城的成功街上。父亲是个手艺人,手特别巧,人又热心,一条街上谁家要修锁、磨刀都找父亲帮忙。
“妹妹从小不管干啥都很刻苦。”闫铁顺说,他记得妹妹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在洛阳美陶公司上班,为了提升自己的雕塑水平,妹妹曾经大冬天带着干粮和水,到龙门石窟临摹佛像。1979年,闫淑芬考上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系雕塑专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
3 欧洲首座《一战华工》雕塑,出自她之手
在校任教期间,闫淑芬先后设计出电影百花奖奖杯和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的立体雕塑,作品《化蝶》还被瑞士博物馆永久收藏。
1992年,闫淑芬背着一个小包去比利时留学,在那里的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后来定居在安特卫普市。
去年,欧洲首座《一战华工》雕塑在比利时揭幕,让大家又一次走近这座雕塑的创作者闫淑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补充极度匮乏的劳动力,英国和法国在中国招募了大约14万名劳工前往英法两军在欧洲的前线,仅在比利时的英军公墓,就长眠着86位华工。
闫淑芬说,作为一名华裔雕塑家,她一直希望有机会能为中国人塑像,所以当她受邀为一战华工做群雕后非常高兴,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怀着崇敬之情。
去年11月15日,这座雕塑的揭幕仪式在比利时波普林格市举行。100年前,在这里一个叫“布思本”的小村庄,13位正在附近营地艰苦工作的中国劳工,因一枚德军炮弹而失去了生命。闫淑芬说,当雕塑揭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她的内心波涛汹涌,直到现在提起此事仍然十分激动。
4 洛阳女儿曾塑洛神,愿用自己所长继续为家乡增辉
闫铁顺说,虽然妹妹出国多年,但从未忘却故土,基本上每年都会回国探亲,而且妹妹一直都希望能用自己所长为家乡做一些事,回报家乡的养育。
2009年,一座美丽的洛神雕塑矗立在洛浦公园东段洛神苑公园洛神广场上,这座高6.6米、重3吨的洛神雕塑为玻璃钢材质,名为《云水洛神》。洛神衣袂飘飘,手持七叶灵芝,灵动飘逸的形象引来市民关注。这,就是闫淑芬应邀为家乡献上的珍贵“礼物”。
至今在闫铁顺家里,还珍藏着一尊《云水洛神》的小样。他说,这也是妹妹在比利时做好带回国的。当时,妹妹为了制作雕塑,在洛阳待了三个月,他记得那时是夏天,天气很热,但妹妹带着人一直在精心做这尊雕塑,直到雕塑落成。此后,妹妹回来还经常去看看。
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闫淑芬说,洛阳是千年古都,她希望有一天洛阳能出现更多有代表性的雕塑,甚至能有一座主题公园。比如在美丽的洛浦公园里,如果有一系列可以展现洛阳几千年历史的雕塑,相信会为我们美丽的家乡增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