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今天继续讨论《论语》的基本思想。一开始我说过,《论语》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主题:为人、为学、为政。前面我们讨论了“为人”,今天我们继续讨论“为学”。
孔子讲“为学”,主要是学什么?读过《论语》就知道,孔子主要教人学如何“为人”,即做人之道。比如,在《论语●学而篇》中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认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服从兄长,处事严谨,对朋友有诚信,而且能博爱大众(这并非要求大家都要有耶稣的胸怀。最起码的,在路上看到小乞丐,尽管不知真假,也在他的破碗里扔上几个钢蹦;看到路人受伤了,尽管素不相识,也帮着打个120。等等这些,都是“泛爱众”的表现),亲近有仁德的人。以上这些,都不出“五伦”的范围,皆为日常生活的实践内容。这些做好了,还有余力,那才读点书,学习一点文化知识。也就是说,学习重在生活中修行、实践做人之道,而不是读书。
另有: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一段说得更明白。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孝”(事父母,能竭其力)、“忠”(事君,能致其身)、“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那么,即使他从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我们也认为他是有学问的人(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这样看来,学习的目的,也不过就是教人践行“孝”、“忠”、“信”等人伦,除此以外没有别的内容。
这样,在“为人、为学、为政”这三个主题中,“为人”与“为学”的关系就很明白了。“为人”是“为学”最重要的目的和内容,“为学”除了教人去践行“人伦”以外,基本上没有别的内容了。
具体到如何“为学”,在《论语》中讲了许多内容,包括个人的学习方法,老师的教学方法等。比如,学习要从根本入手—“君子务本,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老师的教育要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些内容,等我们详细介绍各篇内容时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