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说到小时候学的第一首古诗,我猜很多人都是《咏鹅》吧?在经典咏流传第4期中,王迅和四岁的诗词神童王恒屹用别出心裁的方式重现了这首充满童趣的诗歌,瞬间萌翻了全场。
年仅四岁的王恒屹已经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还把《千家诗》熟背于心,“神童”的称号非他莫属了。
《咏鹅》的作者骆宾王也是神童,在他7岁那年写出了这首在唐诗中流传最广,并且长期独霸儿童诗歌启蒙排行榜TOP1的个人著名代表作。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读读他的这首代表作——《咏鹅》。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古诗解析
诗人开篇连用三个“鹅”点题。这三个鹅既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孩子对鹅的喜爱,仿佛孩子站在岸边满脸期待地呼唤水中的白鹅,又像是白鹅以三声鸣叫回应孩童。
“曲项向天歌”描写了鹅引颈高歌的神态,伸着长长的脖子,叫声高亢嘹亮,声声入耳。这句中最妙的莫过于“曲”这个字,鹅的优美姿态跃然纸上。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通身雪白,悠闲自得地飘浮在水面之上,雪白的羽毛和碧绿的河水形成鲜明对照。水下却是别有一番景象:红色的鹅掌在水下紧赶慢赶地划着水哩,身后泛起细细的水纹。
作者
骆宾王是唐代著名诗人,他和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写诗,被称为“神童”。
年轻时的骆宾王虽然天赋异禀,却因为耿直的性格而怀才不遇,潦倒不堪,多次进入官场谋得一官半职,却受到身边人排挤,有始无终。
年老的骆宾王与徐敬业等一起酝酿反对武则天,写下著名的讨伐武则天的文章《代李敬业讨武曌檄》,最终因为一次“造反”彻底断送了职场生涯。
骆宾王的一生虽然没有做大官发大财,最后还不知所踪,但是他的地位却是不容置疑的,杜甫对此作出了客观的评价:“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惧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扩展阅读
大家有没有想过,骆宾王在当年为什么咏的是“鹅”不是其他的动物呢?这要从周朝说起了。
山西朔州出土雁鱼灯
在周朝,男方向女方提亲时要送一只“大雁”作为聘礼,“周制,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唐 杜佑《通典 礼典》)。这里的“雁”是真正的大雁,但是到了唐朝,且不说能不能抓得到大雁,连一见都很难。如果一定要固守之前的规定,恐怕唐朝的男人们要打一辈子光棍了吧!
唐朝人退而求其次,找了一个大雁的替代物——舒雁,也就是《咏鹅》的主角——鹅。就这样,唐朝结婚送鹅的习俗,就此流传开来。
唐朝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养上了鹅,并且一养还不是一只两只,而是成群成群的养。姚合的诗《扬州春词三首》中就有记载“有地惟栽竹,无家不养鹅”。
写到这里,又有一个问题:结婚送鹅,用得着举国上下养那么多只鹅么?其实背后还有一个原因:养鹅可以发家致富!
别误会,在酸菜炖大鹅、素烧鹅没有红遍大江南北的唐朝,靠卖鹅肉是不能走上人生巅峰的!当时的唐朝人除了务农经商之外,找到了一个赚钱捷径——淘金。
一般有金矿在附近的河流,都会有含金沙的淤泥,住在金矿附近的唐朝人偶然发现大鹅的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金子,便开始铲屎,只不过“铲屎官”们每天铲的不是屎,而是货真价实的金子。从此养鹅淘金在唐朝就蔚然成风,甚至在官府中还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管理鹅。
关于这首古诗今天就介绍到这,爸爸妈妈们教孩子之前,先讲一个“鹅和淘金”的故事吧,一个简短的故事就能激发起孩子对这首古诗的兴趣,让古诗学习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