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修建在洛河上的第一座现代大型桥梁洛阳桥,到数座桥梁横跨洛河、伊河,为城市架起交通动脉;从河南省内第一座市政道路全互通定鼎立交桥,到我市第一座大型枢纽互通隋唐园立交,70年来,洛阳大力开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字+环线”路网结构已初具规模,城市路网“微循环”逐步打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三座“洛阳桥”连通南北,见证古都数十年变迁
依洛河而建的洛浦公园,绿树成荫、波光粼粼,每天都有许多市民漫步河边,站在岸边向东遥望,只见洛阳桥上车流、人流穿行不息。人们熟悉的洛阳桥,其实是由三座建于不同年代的“洛阳桥”组成的。
1956年1月8日,第一座洛阳桥建成通车。这条总长421.2米,宽10.4米,总投资232万元的慢行桥只有两车道,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修建在洛河上的第一座现代大型桥梁。有文献记载,在通车次日的《洛阳日报》上,除了刊登有通车消息外,还刊登了安乐村民题为《洛河水再也阻挡不住我们》的文章,表达了百姓对出行得到改变的欣喜和赞扬。
第二座桥,是洛阳桥的“姊妹桥”,双向四车道,位于老桥下游30米处。“在造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用了两台40吨的龙门吊,把136根重75吨的大梁吊装成功,创造了当时的奇迹。”一位曾经参与建设的工程人员说。1982年12月30日,新洛阳桥建成通车,南北两端的绿化带和桥栏杆上的牡丹花图案以及大桥两侧的荧光灯,都让这座新桥显得格外美丽。
随着洛阳新区的建设发展,洛阳桥的交通量很快又达到饱和。2010年,新洛阳桥东边的第三座“洛阳桥”开工建设,两座桥共有双向六车道,并设置独立慢车道和人行道,极大地缓解了跨河交通压力,并一直使用至今。
如今,三座“洛阳桥”早已实现功能划分,新桥主要走机动车,老桥为非机动车道,成了贯穿洛阳南北的交通枢纽,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座座桥梁横跨洛河、伊河,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1992年11月,牡丹桥动工;1999年11月,牡丹桥建成通车。这座因为毗邻中国国花园而得名的大桥全长1369.6米,宽34米,在桥梁护栏、桥面路灯等附属设施上,处处可见牡丹。随着新区规划的日益完善,牡丹桥北岸建设了洛浦公园的牡丹文化主题区域,南岸则有国花园和隋唐城遗址公园,这座桥不仅成为洛阳南北交通枢纽,还成了展示洛阳牡丹文化的一个亮点。
今年67岁的张克全老人,一直住在西工区东下池社区(原东下池村),这些年,家门口发生的变化,他都一桩桩记在心里。“以前,河上没有桥,对面是菜地,我去对面来来回回绕路,多半天才能回来。”老人说,牡丹桥建成后,村里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打个来回,不过20来分钟。
作为新区建设的重要配套工程,王城大桥于2004年5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19日即建成通车,这座桥全长2180米,桥面宽36.5米,按双向6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目前,王城大桥两侧辅道桥也正在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双向10车道。
一座座桥梁的开工建设,见证着洛阳日新月异的发展。
2007年3月,西苑桥上游两公里的洛河上,位于瀛洲路上的瀛洲大桥开工,连通涧西区、高新区和洛阳新区,总长1543米,桥面宽度28米。瀛洲大桥由同济大学博士设计,巧妙地融入了洛阳的历史文化元素,主桥中跨为高高隆起的“月亮拱”,寓意洛阳在“中原崛起”中向新高度腾飞。同年12月31日,凌波大桥也开工了,它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科技之桥”。
如今,洛河市区段自东向西已有东环路跨洛河大桥、新街跨洛河桥、洛阳桥、牡丹桥、王城大桥、西苑桥、瀛洲大桥、凌波大桥8座桥梁。
洛河河面“长龙”横卧,伊河上也有“长虹”飞架。作为伊滨公园的重要景观和伊滨区路网规划建设的一部分,伊河上的桥梁建设成为伊滨区开发建设的先导工程和基础项目。按照规划,伊河治理的一期工程从伊河龙门铁路桥至洛龙区李楼乡西石罢,长约18.5公里的河段将建成伊滨公园,规划6级水面和多座桥梁,不仅能连接伊滨区与核心区,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伊滨区经济发展,还将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和新名片。
立交桥遍地开花,四通八达推动城乡联动发展
35岁的市民李宇博住在老城金业路西侧的一栋高层住宅,“小时候,我家住在玻璃厂路附近,结婚买房也没离开这块地方。”李宇博说,自己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情怀。
李宇博的情怀,就是家门口的定鼎立交桥。20多年前,父亲经常带着只有10岁的他到建设工地,不仅认识了各种机械车,也见证着这座桥从无到有,从路上没多少辆汽车到如今的车水马龙。“2011年,这座桥又进行了再次粉刷和扩建,还安装了照明系统,晚上站在阳台俯瞰,就像一条‘白色长龙’盘踞在洛阳桥头,很漂亮。”李宇博说。
洛阳城市建设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1996年建成的定鼎立交桥共有3层,当时是河南省内第一座,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市政道路全互通立交。
定鼎立交桥见证了20世纪洛阳的城市发展,作为古城路快速化改造项目的核心、我市第一座枢纽立交——隋唐园立交,则对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里穿行,“开车族”最希望的事情是全程畅通、舒适度高。这些要求,在隋唐园立交上都可以实现——从上桥到抵达洛阳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只需5分钟;行车快捷舒适,是因为在设计之初就准确的研判了立交桥的交通需求,各条匝道的选型跟车流量的相匹配,做到了合理利用。
洛阳城市立交的建设,还远远不止如此。全长19.5公里,正在建设中的王城大道快速路项目,跨越陇海铁路与洛河,快速连接洛北、洛龙两大板块,对接洛阳机场、洛阳火车站、龙门综合交通枢纽等三大城市枢纽,全线共设置10座立交桥,其中枢纽立交桥2座、一般立交桥4座、简易立交桥4座,未来将与古城快速路形成市区“十字”快速主干通道。
在洛吉快速通道与北环路交会处,我省首座五路交会的互通立交——营庄立交正在加紧施工,整体将于明年牡丹文化节前投用。营庄立交北起洛吉快速通道,南与现状定鼎路衔接,西起王城大道快速路机场路立交,东至现状北环路,西南与北环路衔接,采用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立交总层数为上下五层,含3条主线、14条匝道及6条辅道共计23条线位,是目前我市在建的工程量最大的立交桥。
8月8日,又一好消息传来,我市中心城区将再添一处重要的全互通立交——五龙沟立交,“十一”前具备通车条件。建成后,五龙沟立交将与谷水综合交通枢纽等实现联动,使西环路与郑卢高速快速连接,大大加强市区西部与宜阳、洛宁等地的货运联系,加快实现中心城区内连外通。值得一提的是,五龙沟立交在我市市政道路建设领域首次尝试采用BIM数字3D模型技术,有效减少施工误差和材料浪费,提高了工程品质。
长虹卧波,巨龙起舞。桥梁四通八达,推动城乡联动发展,也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洛报融媒记者 李岚 通讯员 白新园 吕一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