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长期都是怀才不遇,一生也是不得志。
前期他的路我也不过多的去介绍,今天我来聊一聊他写讨武檄和他的死因分析。
说道,骆宾王长期不得志,报国无门,正当武则天当政之时,本可以投靠,却为何还要写《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呢?
这个我们要从一开始说起,骆宾王从一开始就对武则天没有好感,他认武则天是个凶残成性、杀君弑母,又杀兄弟姐妹的坏人。还说一个女人当政不全法常。所以,徐敬业要造反的时候,他帮忙写了这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写了这个,本来说让武则天看到后,定会杀人头,灭门。只因里面把武则天的罪行描写得厉声厉色,又把武则天说成是一个女魔头。然而,当《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流传到了武则天手中时,武则天看前面骂自己的时候,也只是笑了一笑,看到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之时,他就好奇了,问侍卫,何人写的?侍卫回答是骆宾王。于是感叹道:是宰相让这样的人才流失了呀。
本来说,武则天这么感叹,自己也想着重用骆宾王,可谁想,骆宾王对武则天的讨厌不是一天两天的,所以没有答应,反而跟随徐敬业造反。
可是,因为跟错了人,就因徐敬业没有什么能力,所以起兵没有三个月,就结束了。那么,造反结束后的骆宾王是怎么死的呢?
我们从一些历史资料里来总结一下:
第一:死于造反失败。我们从下面来分析:
《旧唐书·骆宾王传》、《资治通鉴》、《新唐书·李勣传》这三本书里记录,说:徐敬业兵变失败后,他与骆宾王等人准备下海去高丽句,然而,在路上遇到风浪,就在这时,让部下给杀了,并把他的人头送给武则天。具体我们从《资治通鉴》说:“乙丑,敬业至海陵界,阻风,其将王那相斩敬业、敬猷(yóu)及骆宾王首级来降。”这里说的很清楚。如果这里不够,我们在从另一位口中来分析,宋之问是骆宾王的好朋友,他写过一篇《祭杜审言学士文》,在里面他提到骆宾王不能保族而躯。这也是说,骆宾王家族没有保到,自己也死掉了。
第二:人没有死,逃走了,这个主要是一些野史里面的说法:
有唐人写过《骆宾王文集序》,里面说了一句“兵事既不捷,因致逃遁”。这句话传言的说法是:骆宾王兵败后没有让杀,当时的追兵没有捉到人,又怕自己人头不保,就随便找了两个人头拿去交差。这样,他们才能机会活下去。又有唐人在《本事诗》记载,宋之问一次在寺院玩乐吟诗的时候遇见过骆宾王。这也是说,他们没有死,而是逃跑了,做起了和尚。
还一种说法:投江自杀。关于这种说法,没有什么资料证明,所以,主要是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然而,真正的原因,并没有谁知道,只是各有各的理。
我们也只是用理分析情况,不能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