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马致远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很陌生,马致远是我国元代的著名散曲家。但是提起那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很多人都能熟练的背诵出来。您知道这首诗中“小桥流水人家”写的是哪里吗?您一定以为是江南吧?一直以来,我就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昨天,我才知道,这是大错特错了。
昨天是星期日,天气还算不错,我和老伴打算去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京西十八潭去游览。我们驱车一路跟着导航,下五环,经石担路,上109国道。我们沿着山路左旋右转,壁立万仞的大山,山脚下一条很宽的、干涸的河道不时出现在眼前。过了韭园桥,桥下一片水域,风景还算不错,我们停车欣赏。经与几位当地人打听得知,这是永定河故道。
见路边有一巨大的牌子,上面是关于王平镇的介绍。
从介绍中得知,这里有马致远故居。向当地人打听,离着并不远,大约三公里左右。老伴说:先去看马致远故居,正合我意。我们当即修改导航,驶向马致远故居。
马致远故居位于京西门头沟区王平镇的"王平古道"的西落坡村。村子倚山而建,进了村子,我们跟着导航一路爬高。村子里面往马致远故居去的路是土石路,很破很窄,只能允许一辆车通行,我很担心如果会车怎么办。还好,很快我便找到了马致远故居,门前没有停车的地方,我把车又向上开了一段路程,来到高处的一个平地上,把车停好。
马致远故居坐西朝东,是一座大四合院。门前有一条小水沟,水沟上架着一座破败的小桥。小桥的造型还很别致精巧。单孔拱型玉带桥,桥栏杆有六对十二根立柱,每根立柱上各有一个石兽,其中两端的不知道是什么兽,象是狮或麒麟。中间均是猴子,每个兽的形态表情各异。
拱型小桥已经破败,旁边还有一个平板的石桥可供通行。走过石桥,左手侧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刻有马致远故居简介。
小桥的正面,有一块影壁,上写"马致远故居"几个大字。影壁前有马致远塑像,塑像石座上刻有马致远生平介绍。
绕过影壁就是四合院的大门,门比较破旧,门的左右两侧挂着一副对联“山河沧桑久保小桥流水人家,古道依然无迹昔日西风瘦马”。
进了大门来到院子里。院子很大,西北东南四面都有房间,每边为三五间。大门所在的是东房。正对面是又一座马致远塑像,塑像后面是正房,房门上锁,门楣上有一匾,上书“马致远故居”。
右手侧房门上方挂匾额“东篱馆”,门的左右两侧也有一副对联 “大雅高风催藻韵,小园奇趣逸诗情。”这里应当是马致远的起居室和书房了。马致远的另一首名曲《清江引 野兴》:“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或许就出自于这间房子。曲中的“西村”讲的就是马致远故居所在的西落坡村。
院子左手房子是马致远故居陈列室,大门上着锁。门上对联为“一曲秋思成绝唱,半生杂剧到名家”
院子的东南角有一马厩,里面有一匹马的塑像,也许这就是马致远的那匹“瘦马”吧。墙上有一幅马致远的“借马”曲。
从马致远家出来,我们非常艰难地驱车走在村子里的小路上,路上迎面遇到了三辆小车,我不得已,又退回近百米,给那三辆车让路。待那三车通过后,我复进入小路,穿过小路,终于上了大路。天色已经近中午了。我直奔京西十八潭而去。路上又遇到了著名的“京西古道入口”,下车留了几张照片。
离开马致远故居,我与老伴一边赶路,一边议论着感想。马致远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马致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调任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政治抱负一直没能实现。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50岁归隐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估计西落坡村便是马致远隐居生活的地方。其著名的《天净沙 秋思》便是诞生在这里。马致远人称马神仙,以前并没有深刻理解。参观过故居后,我对马神仙这一称谓有深深的感触。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恐怕过去这里可以称得上是穷山恶水吧),马致远能够写出那么多优美、空灵、旷达的诗篇散曲小令等作品,这该是怎样的一个浪漫主义与乐观精神。再次重温《天净沙 秋思》,又再一次给了我不一样的理解与感受。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