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特别仇视出卖民族利益的汉奸,而这些汉奸大多没有好下场。不过,中国人对待“俄奸”却是很包容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清朝就面临这样一个情况,如何安置曾经为清政府出过力的“俄奸”。
最后,康熙一句话解决了这个难题,纳入满八旗!
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和俄罗斯帝国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罗斯。
这份条约的签订,是清朝连续打了几次胜仗之后取得的结果,史称雅克萨之战。雅克萨这座城市已经不属于中国了,现在在今中国漠河黑龙江主航道以北的俄罗斯阿尔巴津诺。这场战役的起因是沙俄侵略者妄图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大片领土,中国军民进行的一次反对侵略、收复失地的自卫战争。
这场战役打了三年,从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所进行的两次围歼战。
这也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
这场战役能够获得胜利,俄奸功不可没。
现在的战役,侦查是最重要的。
在清朝和俄罗斯开展的雅克萨战役前,清政府比较侧重招募俄罗斯人为其效力。当时,这些“俄奸”主要承担这些工作。
1、侦察敌情:
这些俄罗斯人语言地形都非常熟悉,所以康熙让这些人做侦查的排头兵。 俄罗斯人提供的侦查情报, 使清军得以详细了解雅克萨城俄军人数与布防、武器粮草及援兵等情况 。
2、战地招抚、劝降:因为语言不通,这些“俄奸”能够在战地招降,劝降一些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的主要任务还包括在战地前向自己同胞喊话,宣传清军不杀害俘虏的优待政策,号召、动员他们投降清朝皇帝。
这种攻心战在第二次雅克萨战争中更是收到了奇效,被围困的哥萨克士兵看到敌人阵营中有自己的同胞,消除了顾虑。正是在已投降者的劝降下,固守雅克萨的哥萨克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最终决定放下武器。
可见,这些俄罗斯人不仅参加了雅克萨战争,而且在劝降的关键时刻立有功劳,为尽快结束战争,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满八旗)
尼布楚条约签订前,“俄奸”已经很多,那么就面临着一个问题,这些人如何安置。最后,康熙一句话解决了这个问题,纳入满八旗里的镶黄旗。
镶黄旗的地位十分特殊,镶黄旗是清代八旗,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 与“正黄旗”、“正白旗”并称上三旗。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那么,也就是说,这些俄奸直接由康熙进行管理。
其实,清朝和俄罗斯接壤,此前,康熙也招募了一部分俄罗斯人,并单独设立了一个佐领,管理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与其他编入满洲八旗的旗人一样,以当兵为基本职业,并领有俸饷,因其娴熟火器,多承担清军火枪教习、出征等职责;而掌握俄文的技能又使其职司翻译和俄文教习。
在八旗这个多民族的大熔炉里,除“满洲”人外,其他少数民族成员大多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与其他被编入满洲八旗的非满洲人一样,俄罗斯人也概莫能外,在编入满洲旗分后,其语言姓氏、婚丧习俗、宗教信仰等文化风俗诸方面均受到满洲文化的强烈影响。
随着岁月的流逝,从而完成了由俄罗斯而“新满洲”,由“新满洲”而“满洲”的转变,客观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后开展民族识别时,俄罗斯旗人后裔都被归入了满族,成为满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每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