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牛是中国的六畜之首,为什么他的名号那么高?
又是如何从农耕走向了餐桌
牛和中国历史的碰面据《耕战图》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的中国充满了战乱,但是还是表明了“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
而且中国历朝历代的中国都有禁杀牛的政策和法令
由此可见牛在咋们中国的历史形象是多么的重要
牛正式的文化起源是在刘邦所统治的汉代
众所周知刘邦是农民出身,对牛的感情有过之而不及
还有一点,刚刚打下江山的刘邦,没有殷实的家业
出宫找不到四种颜色一样的马
所以深受农耕文化的刘邦选择了牛作为代步工具替换了马
那些大臣也只能坐牛车上下班
牛行走速度比较慢,可是牛拉的车行走起来却异常的平稳舒适
后来社会趋于稳定后,刘邦与大臣们也开始坐马车
但是发现还没有牛车舒服于是又换了回来
到现在缅甸还看得见很多牛车

牛车
到了三国时期,三足鼎立之势使得三个地方呈现不同的景象
蜀国因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导致蜀国经济实力没有魏吴那么丰厚
因为人力的缺失,但又有粮食和物资需要运输
据说黄月英是墨家的传人,所以精通机关术的她
和诸葛亮开始观察牛的体态结构与马的运动机理
合力的创造除了木牛流马
因此牛也成为了人类运输学的一大历史标签

木牛流马
当然牛的形象在古人心中也是浪漫的代表
相传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她和六姐妹在天宫给天织彩衣
地上有个牛郎,哥嫂对他不好,牛郎分家另过,只给他一头老牛
牛郎依靠老牛的帮助,日子渐渐好起来
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说七姐妹要下到温泉洗澡,牛郎可趁机把织女的衣服藏起来,让她答应做妻子
牛郎照老牛的说法办了,在温泉旁说服织女,二人结成了夫妻
婚后,二人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十分美满,还生下一儿一女
后来的剧情天庭知道了,不允许跨界恋爱,强行拆散
王母娘娘觉得不够还造了一条天河,杜绝他两见面
然后老牛也快死了,给牛郎说披着他的皮可以上天河
于是牛郎照做了,最后就有了鹊桥相会的典故

鹊桥相会
所以在古代牛也是浪漫的一个代表,预示着相爱的人终会相见
西汉时期,平遥的农业耕种本已发达,代王建都后,尤倡耕种
种田多用牛耕,故平遥“卖剑买牛,卖刀买犊”的社会习俗一直流传下来
魏始光初年夏,夏兵攻打平遥
平遥城东郊的西郭村有个叫韩林一个农民
不知道为什么逃难前忍痛把自家的牛杀了,然后还有时间把肉放于缸中
估计一颗吃货的心驱使他用腌菜的办法将牛肉用盐水浸上掩藏,匆匆逃往南山
十多天后官兵退去,韩老汉又回到了家中,发现牛肉没有腐臭,赶忙生火支锅卤煮
他发现盐水腌泡后的牛肉,比原先直接上火煮熟味道完全不同,不仅色泽鲜红,味道醇厚,而且先前那种枯柴难嚼的状况有所改善,变得绵软可口了
从此,平遥牛肉便进入了先腌后煮的时代
这个故事虽然有很多BUG但是可以看出古代人在吃这一点那是杠杠的

到现今牛肉上桌已经是家常便饭
做法那也是千变万化,不过从上面的三个故事可以看出来牛在中国的历史上担当的角色是其他牲畜所不能扮演的,坐骑、模具、浪漫、美味
是不是上面的故事让你对牛肉产生了兴趣呢?
关注我,后期有惊喜 什么坐骑、模具、浪漫、美味我们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