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文章阅读 > 鲁迅与章士钊关于“每况愈下”的一场笔墨官司

鲁迅与章士钊关于“每况愈下”的一场笔墨官司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诗曰

凡字皆是画,意向画中求。

静来常参悟,更上一层楼。

鲁迅与章士钊关于“每况愈下”的一场笔墨官司

章士钊在《孤桐杂记》一书中发明了一个新的成语,叫做“每况愈下”。不料被鲁迅先生看到,鲁迅便在1925年8月28日《莽原》周刊第十九期上发表《答KS君》一文,讽刺章先生“连成语也用不清楚”。

文中写道:“《甲寅》第一次出版时,我想,大约章士钊还不过熟读了几十篇唐宋八大家文,所以模仿吞剥,看去还近于清通。至于这一回,却大大地退步了,关于内容的事且不说,即以文章论,就比先前不通得多,连成语也用不清楚,如‘每下愈况’之类。”

到1925年11月,可能是因为章士钊没什么反应,鲁迅又写了《从胡须说到牙齿》一文,发表在当月9日《语丝》周刊第五十二期上。文中开篇这样写道:

“一翻《呐喊》,才又记得我曾在中华民国九年双十节的前几天做过一篇《头发的故事》;去年,距今快要一整年了罢,那时是《语丝》出世未久,我又曾为它写了一篇《说胡须》。实在似乎很有些章士钊之所谓‘每况愈下’了,——自然,这一句成语,也并不是章士钊首先用错的,但因为他既以擅长旧学自居,我又正在给他打官司,所以就栽在他身上。”

鲁迅为什么死揪住章士钊“每况愈下”这一成语不放呢?因为即便这一成语用错也不是章士钊的首次使用。正像鲁迅还说,这个误用也不是章士钊首先用错的,但有两个原因就一定要“栽”在他身上。一是章士钊以擅长旧学专家自居,这是鲁迅这位新文化旗手所不能容忍的,其创办的《甲寅》杂志上常有其以文言文撰述的文章面世,当然就成了挑错批判的靶子。二是章士钊当时身居教育部长之位,曾在教育部任科长的鲁迅正因支持学生运动被开除公职而与其打官司。这两大缘由合在一起,加上鲁迅的执著,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论辨的机会。

下面,我们来看看“每况愈下”这一成语到底错在哪儿?“每况愈下”原作“每下愈况”,出自《庄子·知北游》一文中,原文是“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意思是说,当时有个名叫“获”的市官问屠夫怎样摸出猪肥瘦的办法,屠夫说越往腿的下边摸就越清楚。背后的喻义是,大道无所不在,越从低微的地方推求,就越清楚“道”的存在,越从小处着眼,才能领悟深刻的道理。现在人们理解这一成语则是情况愈来愈糟糕的意思,与原来的含义就大相径庭了。

其实,“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词序发生变化,含义完全一样。“每下愈况”从宋代开始,就常有人写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在《甲寅》周刊上发表的《孤桐杂记》中也这样用,因此遭到鲁迅的奚落。

客观地讲,“每况愈下”这个成语,从宋代开始成例屡见,宋人洪迈《容斋续笔·蓍龟卜筮》中就有“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清人黄宗羲《吾悔集》中也说“自公云亡,每况愈下”。在前人成例中,“每况愈下”用于形容情况越来越糟的态势,已运用熟练,并无生造之感。应该说,章士钊套用前人成例,就算是将错就错,原本也无可厚非。

鲁迅之所以加以纠错,他自己也说明得相当磊落。从新文化运动角度言,就是要将以章士钊为代表的“甲寅派”批倒批臭;从私人恩怨看,被其免去公职的鲁迅自然心里有所不畅,要利用这个反击的机会。

讲到这里,读者似乎对“每况愈下”与“每下愈况”这个成语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个成语的含义还远没有解说清楚,它的本义真的如上面所说吗?我看并不尽然,还是让我们从文字学角度予以解读。这里关键要弄清楚“况”字何义,然后整个成语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况(kuàng)字是个无声会意字,甲骨文写作

鲁迅与章士钊关于“每况愈下”的一场笔墨官司

,左边是“水”字的简化,表示水流、水域,引申为结冰;右边是“兄”字的变形,表示领头祭祀祝祷的人,引申为兄长、第一的、大的。两形会意,“况”字本义为大水,即泛滥的洪水渐渐退去,或结冰的洪水渐渐融化,泛指洪水。这两种情况都是非常严峻的。“况”字之所以念作kuàng,也是由水或冰“哐哐”地撞击声而得“音”。后来“况“字还引申出诸如情形、赐予、更加以及表示递进关系等多种含义,如境况、实况、战况、何况、况且等。

由此看来,“况”字描写的是这样一幅画面:远古时代洪水经常泛滥,人们渴望洪水退去,便时常观察观看,看一次便感到洪水退去一些,心中便充满了希望。《庄子·知北游》一文中的“每下愈况”正是从这个含义中引申出来的,意思是说:检验猪的肥瘦只摸猪的腿就可以了,如果越往下摸越有肉,说明这头猪越肥,就越能给人们带来希望。

但如果是结冰的洪水融化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有可能导致田园再次遭到灭顶之灾,使人们生活无着。因此“每况愈下”就可理解为情况越来越糟。

之所以把“况”字解释为洪水渐渐退去,或结冰洪水融化后渐渐退去,是因为古代“况”字有两种写法:一种写作是“况”,另一种写作“況”,“冫”字表示冰,“氵”字表示水。

我们再来看看古籍对“况”字的解释: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況”字为“寒水也。”意思是冰冷的水流或寒冷的冰层。《诗·大雅·桑柔》中有“乱况斯削。又赐也。”意思是混乱的状况必须消除。又表示赐予的意思。

由上述分析可知,无论是庄子的“每下愈况”还是宋人的“每况愈下”所蕴含的意思均为引申义,而且都能说得通,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况且古代以讹传讹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只好“真作假时假亦真”了。(二马汉字评书第84讲)

— END —

作者:范登生, 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

责编:恬恬

播音:谭矞心

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二马看天下”,查看更多精彩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千古奇男子:剑胆琴心谭嗣同

  • 成语词句网佳句赏析
  • 谭嗣同简介,最近因为看到了一篇有关大刀王五的传记,里面提到了谭嗣同,而谭嗣同,似乎留给我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层面,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两句诗:“我自横刀向天笑,留取肝胆
  • 习近平引用的名句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毛泽东诗词名句,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 高二适草书《毛泽东诗词》六首

  • 成语词句网美文欣赏
  • 虎踞龙盘今胜昔,高二适,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兴泰镇小甸址人。原名锡璜,中年曾署瘖盫,晚年署舒凫。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其善书法,尤擅草书。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