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宁南在旧时西康的边地,古时候的茶马古道,对于宁南而言,虽不是中心驿站,但却是重要驿站的支线,所以也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由川入滇再转入藏区的茶马古道有多条线路,其中比较关键的两条均与宁南发生联系,一条是,昆明-武定-元谋-入西康(今属四川)会理-西昌。到达西昌后,一路入成都,另一路自雅安-康定-理塘-巴塘入西藏。另一条是,昆明-会泽-昭通-延津-入四川宜宾。宁南县所属的华弹镇,即在茶马古道的延长线上,近代滇川马帮活动范围,货物流转量和路线,不但决定着商业重心的蜕变与兴衰,而且决定着西南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幅度。
可以说它是楚文化和边疆文化合璧的产物,也是边疆文明的一片热土。
所以宁南的历史,堪称另一种源远流长,文化的积淀,看不见的多于看得见的。在这片雄奇而又静谧的土地上,世世代代宁南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富有个性的别致文化,并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西南文化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
毫无疑问,若与中原、北京周边、甚至成都为轴心的盆周大地各县相较,宁南的文化积淀较浅,较之江浙江南各县,文化的悬殊确实不小,但这种文化游离现象也正是它的优势所在。所谓浑金璞玉无雕琢,智水仁山自古今,有待开发的部分却相当浑厚,有待挖掘的文化潜质蕴藏丰盈,谓之浑金璞玉毫不为过。
相对于邻近的各县、以致邻省的名城诸如丽江、大理等地,其坝区自属干热河谷植物区体系,但其辖区内起伏连绵的高山沟谷,又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呈现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和显著的光热资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成别处不具的优势,现今的主政者,越来越体认到这种看似限制、实则为优势的巨大潜力,其发展战略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更加显示出山区资源优势和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
宁南地灵水秀,风光古朴,地貌野逸,虽不能说是人文荟萃,但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别有一番深邃厚重,渗透在历代本土的、以及外来开发者的种种悲欢离合的传奇人生中。一旦深度挖掘出来,当如满天繁星,闪烁生辉。今之宁南主政者,眼光独具,识量深远,考民生之利病,察人心之向背,勤求治理,颇具眼光。如今宁南县正在围绕做牢基础、做强产业、做美城镇、做优科教、做实民生、做好生态六项重点,着力实施蚕业、烤烟、林业、畜牧、冬季马铃薯和旅游六大富民工程,加快构建以茧丝绸产业为中心,矿冶、建材、清洁能源等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先后荣获中国蚕桑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县、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诸多桂冠,因地制宜,沛然施治,旦夕可观佳效,耿耿此心,拳拳斯情,发展大业,恒基于此。这样的发展态势,必将加速文化心理的成熟,增强文化氛围的厚重。文化方面则以文学的、文化的方式挖掘、铺叙、放大这种窖藏的文明,不但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必将呈现精彩的收获。
人民日报名记者田晓明先生在其报道中写到:“那时(几年后),世界第二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建成蓄水,宁南高峡出平湖。站在建造中的300米高的大坝上,遥想未来,大家赞叹:到时,大凉山有海了,四川人可以到宁南看海。”曾经被视为交通盲肠的偏远山城,正在持续焕发出它生命岁月里的恒久光彩,犹如宁南高山乔松,劲节凌霜,长青不凋。
(伍立杨,作家,现居成都,原文刊载于燕赵都市报6月17日《悦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