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今天的推送
不聊为期3天的斗鱼嘉年华
不聊昨天的父亲节
这次我们说个正事

今天(6月17日)
湖北省正式入梅
降雨已发货,请注意查收!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副热带高压将缓慢北抬,预计未来一周湖北省降雨呈增多趋势,累计雨量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20~50毫米,其他地区60~120毫米、部分地区150~250毫米。
有两次明显降雨过程,其中,16~17日江汉平原、鄂东北、鄂东南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他地区中到大雨,16日强降雨中心主要位于江汉平原南部,17日强降雨中心东移到江汉平原以东地区,本次强降雨标志着我省将进入梅雨期。

入梅以后,18~21日,主雨带南压至长江以南地区,湖北省处于雨带北部边缘,南部有小到中雨、局部大到暴雨,北部以阵雨为主。
入梅后我省降雨增多,特别是南部地区累计雨量大。今年梅雨期的降雨量比往年偏多一至五成。

科普
梅雨是这么回事!
扒开《大气科学辞典》,解说小编上线:
从我国江淮流域一直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常常出现的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较频繁的连阴雨天气,因为正值梅子黄熟,故名梅雨。
由于梅雨季节气温高湿度大,东西容易发霉,所以又被叫“霉雨”。
科普
梅雨是怎样形成的?
教科书上高大上的说法是——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季节性调整的产物。
但本质上,它可以说是一场夏季风(暖湿空气)“北伐战争”的产物。

△ 冷暖“两兄弟”对峙,“战场”中央成梅雨受灾区
夏天,冷暖空气交锋的“战线”从珠江流域北抬到了长江流域,随着西南季风的爆发,大量暖湿空气向北推进。
而冷空气并没有彻底放弃“战斗”,于是冷暖空气两大阵营,就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展开了“大会战”——既是“阵地战”,也是“拉锯战”。
由于双方实力相当,因此雨带也就相对稳定少动,结果就是到处水流成河。

梅雨时节雨纷纷
连续性的降雨必然会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那么在此期间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衣
梅雨期衣服要常洗常换,最好选择易干且布料滑爽的衣物。即使没雨,湿度也较平时大,真菌会异常活跃。
因此,梅雨季节要注意卫生,保持家居衣物通风干燥。衣橱里可使用樟脑丸、竹炭、木炭制品等吸湿除湿用品,可以有效降低湿度。

食
梅雨期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多发期。大家在饮食上应多加注意,谨防食物中毒。
冰箱食物要加热,隔夜食物要煮开,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

住
梅雨期湿度大,室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长期滞留在室内空气中,因此要注意房间的通风透气。
何时开窗通风可是有讲究的,清晨7-8点空气流畅、傍晚5-7点空气湿度低,这时开窗通风最科学。

行
及时关注最新发布的天气预警信号,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注意易渍水路段,提前规划出行路线,随身携带雨具。

黏哒哒!湿齁齁!
马上就要来了!
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