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1 中国政治的枢纽和心脏
1.1 地理枢纽与心脏地带
一个国家的地理枢纽 (pivot) 是对国家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核心区域.虽然不宜过早地下一个严格的定义, 但必须明确它的基本特征, 即变化中的不变性质:一个时代的政治事件主要围绕这个区域展开, 一个国家的历史演变始终环绕这个区域进行.地理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经济上自给自足有余, 在军事上进攻退守有据, 在交通上具有特定的对外联系渠道, 从而在政治、文化方面具有空间上的安全性质.
枢纽与国家政治中心的关系在于:地理枢纽可以决定国家的政治中心 (首都) 区位, 但政治中心不能决定枢纽的位置所在.如果国家中心与地理枢纽偏离过大, 则枢纽的政治地理价值不会降低, 但政治中心却难以保持长久的安全与稳定.枢纽与经济中心的关系在于:枢纽维护经济中心的和平发展, 经济中心保障枢纽区域物资和能源供给.可见, 地理枢纽与经济中心可分可合, 但与政治中心唇齿相依——政治中心必须处在能够有效屏护地理枢纽且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某个特定区位.
枢纽不是一个绝对静态的概念, 随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演进和版图变化, 其地域范围会有所伸缩, 但枢纽位置不会偏离太远, 否则它就名不副实、不成其为枢纽了.枢纽位置伸缩变化所囊括的地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 (core area) , 这个区域一般构成一个国家的政治地理意义的心脏地带 (heartland) .
1.2 中国的政治地理枢纽和心脏位置
中国历史的地理枢纽和心脏都在中原地区.“中原 (Central Plains) ”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 没有明确的边界, 指的是黄河中下游一带, 包括今天河南的淮河以北地区, 山西、河北的南部乃至安徽省的西北部.中国政治地理的枢纽区域大致位于如下区域之内.东界:泰山-京杭大运河稍东;西界:吕梁山-黄河南下段 (东经110度线) ;南界:淮河 (接近800 mm雨量线——中国水、旱农业分界线) ;北界:长城南凹段的延伸线 (接近400 mm雨量线——中国农、牧区域分界线) , 大约是太原-石家庄一线 (参见图1) .从历史的角度看来, 这一地域的自然条件相当优越:东有海域护卫, 西有高原、山地屏蔽, 南有长江天险, 北部也有一些山脉可作屏障.总体而言, 只有北部防卫地形缺陷较大, 于是古人修筑万里长城保证国家的军事安全.
古代智者早就认识到中国的枢纽位置及其重要性.枢纽的具体位置何在?《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记载, 范雎曾对秦王说道:“今夫韩、魏, 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 王其欲霸, 必亲中国以为天下枢, 以威楚、赵.”我们知道, 战国时期的韩国在今河南省中部到山西省东南部一带, 魏国则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带.河南洛阳被视为临近天下的中心:“昔唐人都河东 (估计在山西沁源-安泽或者临汾-霍州一带) , 殷人都河内 (今河南安阳-淇县一带) , 周人都河南 (今河南洛阳) .夫三河在天下之中, 若鼎足, 王者所更居也.”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天下之中也就是地理的枢纽所在.因此, 具体说来, 所谓中国历史的地理枢纽就在古人所谓的河东-河内-河南三角区外接圆及其周边地区.这个小三角区在上古时期是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理区域,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环拱枢纽的中原地区有两个关键性的门户:一是西安, 这是西北地区和内蒙古高原进入中原的首选关口;二是北京, 这是东北地区和内蒙古高原进入中原的另一关口.在北京-西安之间有太行-吕梁等山脉隔断, 北京以东是渤海, 西安以南是秦岭和大巴山地, 都具有军事屏障的功能.若将北京、西安和南京连接起来, 则大致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果说三河之地为小三角, 那么北 (京) -西 (安) -南 (京) 三大古都为大三角, 势成鼎足.以北京、西安为肩, 以南京为脐, 构成了中国政治地理的“爱因托芬三角形 (Einthoven’s Triangle) ”, 该三角形内切圆所包围的区域为中国的地缘政治的心脏地带 (见图1) .
图1 中国政治地理的黄金三角形Fig.1 The Einthoven’s triangle of China’s political geography 下载原图
考察历史过程发现, 中国从上古至现代, 重大的政治和军事行动基本上围绕枢纽地带演进, 而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则是从心脏地区逐渐扩展的.在北京-西安-南京三角形的重心地带发育过开封、洛阳、安阳、许昌、邯郸等一系列都城构成的古都群.实际上, 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三角形区域展开的, 这种格局直到近代才开始改变.
中国政治地理的枢纽地区与心脏地带大体一致.根据中国人的历史观念, 枢纽邻近河南洛阳;根据中国政治地理的爱因托芬三角形, 心脏大致在河南开封附近.环绕枢纽和心脏的两大地理区域叠合而形成中原地区.因此, 中原大致可以指代中国历史的地理枢纽, 也可指代中国政治地理的心脏地带.如果仅就地理空间而言, 可以称之为心脏地带;如果强调政治地理的时空演进, 称之为枢纽地区也许更为妥帖.泛而言之, 可将上述枢纽和心脏地区总称为“大中原 (Great Central Plain) ”.
1.3 中原在中国的战略地位
中原之于中国绝不亚于Mackinder的心脏地带之于亚欧大陆[9], 因为“史称中原的黄河中下游不但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 而且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0].兵家必争之地的地理价值也有高低之分, 那么中原的政治地理战略价值如何呢1949年8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一次军事会议讲话的开始就直截了当地指出:“中原战场是决战的战场.自古以来谁在中原取得胜利, 最后的胜利就属于谁的问题就能解决…….”[11]原因之一就是“那里人口众多, 地区广大”;原因之二在于“中原粮食充足, 地势平坦, 便于大兵团作战”[11].朱德的这个陈述说得明确点就是“谁控制中原, 谁就能控制中国.”所以, 中原战场胜利以后, 朱德在一次军事报告中乐观地说:“现在国内形势比任何时候都要好.我们要积极准备迅速渡江南下, 解放全中国!”[11]在朱德看来, 一个政权如果只剩下江南半壁河山, 它就很难继续长久地维持下去.实际上, 作为军事意义的中原, 国、共两党的军队谁都可以争夺;但作为政治意义的中原, 从中共中央红军被迫经过万里长征转移到陕北那一天开始, 国民党军队在地缘战略上就已经失去了优势.
从政治地理的角度看来, 中原是中国的枢纽和心脏;但若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看, 北京和西安是瞰制中原的门户或“关键”.北京-西安连线构成了中原政治地理的轴带.如要控制中原地区, 必须有效控制这两大门户.所以, 如果Mackinder的那位活泼的小天使[5]来到中国的政治家耳边窃窃私语的话, 它们一定会说出如下三段式警句:
“谁控制中国的枢纽, 谁就能控制中国的心脏地带;
“谁控制中国的心脏地带, 谁就能控制大中原;
“谁控制大中原, 谁就能控制全中国.”
控制与占领不是等价的概念, 要想有效控制一个地区, 必须牢牢掌握它的门户, 这就涉及到根据地的建设和首都区位的选择问题.综观中国历史变迁, 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地理规律:任何一种政治势力, 要想成功地统一中国并且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 它就必须将根据地建立在枢纽地带的西部或者心脏地带的北方, 不宜在东方或者南方.中国历史上的战争, 归结到地理空间上, 可以概括为西北-东南之争.早先主要是东西之争, 后来主要是南北之争, 其中穿插着西北与东南之争.东西之争, 可能是西部取胜, 也可能是东部取胜, 但是, 笑在最后的总是建立根据地于西部的政治势力;南北之争, 可能是北部取胜, 也可能是南部取胜, 但是, 笑在最后的总是建立根据地于北部的政治势力.司马迁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 有感于秦统一中国, 他在《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中评论如下:“秦始小国僻远, 诸夏宾之, 比于戎翟, 至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 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强也, 然卒并天下, 非必险固便形势利也, 盖若天所助也.或曰:‘东方, 物所始生;西方, 物之成熟.’夫作事必于东南, 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 汤起于亳 (传为今河南偃师西) , 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 秦之帝用雍州兴, 汉之兴自蜀汉.”下面不妨简单地回顾一下历史, 通过历史事件的地理规律概括看看枢纽地带和心脏位置究竟有多重要.
2 中国历史上的东西与南北之争
2.1 中国历史上的东西之争
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 表现在地理空间上, 是一个经常分裂又不断统一的过程.由于古人不清楚分分合合的根本原因, 就将其误认为是一种历史规律, 因此有所谓“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的小说家言.既然中国历史上存在分裂和统一的不断重构和反复融合的人文地理过程, 地缘政治问题就不可回避.探讨中国地缘政治格局的成因和影响, 对我们构造未来国家安全地理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打开中国历史地图集, 很容易看出这样一个史实:中华文明的主体在枢纽地带孕育、围绕心脏地区成长、逐渐扩展到当今意义的中华大地 (表1) .三皇五帝虽难考证, 但神话传说和考古材料保留或者揭示了许多蛛丝马迹.追溯往古, 北方的黄帝与南方的炎帝联合, 控制华夏的西部地域, 与东部地域的蚩尤展开旷日持久的斗争.最后西胜东败, 西部的炎黄部落经过涿鹿 (今河北涿鹿县) 之战打败了东部的蚩尤部落, 结束了东西之争.接下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联盟破裂, 玉帛变为干戈.最后北成南败, 北部的黄帝部落经坂泉 (今河北怀来县) 之战打败了南部的炎帝部落, 结束了南北之争.炎黄之后, 华夏历史进入了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历史上的“三代”说之一) .这段传说比较模糊, 根据考古资料, 帝尧 (陶唐氏) 主要在今北京、西安之间的保定、石家庄以及山西临汾一带活动, 帝舜 (有虞氏) 在太原、西安之间的临汾一带活动.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始于大禹.史传大禹兴起于西羌.夏朝没落之后, 中国历史舞台让位于殷商, 夏商之争是东西之争.商兴起于西部而衰落于东方.商朝衰落以后让位于周朝, 商周之争依然是东西之争.
在中国历史上, 兴起于西部的王国首都有向着黄河中下游东迁或往东南迁移的趋势.大禹自立“夏后”的时候, 原本定都于阳城 (大约在今山西阳城或河南登封) , 后来迁都于阳翟 (今河南禹州) .阳翟在阳城的东南方向.我们今天已经很难考证夏朝有过多少次迁都, 但根据一般规律, 都城都是迁往自然条件更为优越、军事上貌似更为安全的东南一带.商汤兴起于亳.历史上有三亳, 即南亳 (今河南商丘市东南, 传为商汤原居地) 、北亳 (今河南商丘市北, 传为诸侯拥戴商汤为王的地方) 和西亳 (今河南偃师西, 传为商汤的发祥地) .西亳是商汤灭夏桀的地方.如果此时夏都依然在翟附近, 或者阳翟的东方或者东南方, 则西亳位处商都的西北方向.虽然今天无法澄清夏桀时代的首都所在, 但基本可以判断在西亳的东南, 也许就在阳翟或者距之不远.一些史家认为商汤兴起于东部, 与西北的夏朝军队作战.假如这样, 历史上的一些记载和传说就自相矛盾.据传夏商军队决战于鸣条 (今河南封丘) , 夏桀失败以后往东南逃往南巢 (今安徽寿县东南) .由此可以判知, 当时夏的根据地应在东南, 商的根据地应在西北.否则, 夏桀等于逃到了商的大后方, 那是极其愚蠢的逃亡路线.根据传说和时空条件, 作者有一个推断, 当时夏桀率军意欲讨伐有缗氏 (今山东金乡一带) .活动于夏都西北的商汤趁机出兵袭击夏军, 于是夏桀回师伐汤, 会战于鸣条.夏桀失败以后逃到自己统治的腹地, 但商军乘胜追击, 最终彻底消灭了夏军.
商朝最初建国于亳, 理当是西亳.后来几经迁都, 第十代王盘庚建都于殷 (河南安阳) , 最后的都城则在离殷不远的朝歌 (河南淇县) .商朝末年, 兴起于西部渭河平原岐山 (今陕西岐山) 一带的周部落强大起来, 出兵伐纣.打败殷商军队之后, 以自己的发祥地丰镐为都建立了西周王朝.这一段历史相对而言比较明确.
公元前770年, 西周都城丰镐因为战争残破不堪, 平王将都城迁于陪都洛邑, 即今之洛阳一带.东周中后期, 中央政权日渐衰微, 诸侯纷争不已, 先后经历了所谓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主要是围绕心脏地带征伐、角逐.所谓的“逐鹿中原”, 那时已经开始了.在“春秋五霸”中间有没有秦国是一个存在争议的事情, 在“战国七雄”里秦国的排名一开始也并不靠前.但是, 最后兼并诸国、统一九州的不是东方强国——齐国或者南方大国——楚国, 而是西部早先并不引人注目的秦国.秦国统一华夏, 是中国历史上东西之争的一次典型事件.秦汉时期, 中国的绝大多数城镇集中在心脏地带, 长江流域以南大多为刀耕火种的“蛮荒”之地.
秦朝由于过于暴虐, 二世而亡.继陈胜、吴广之后, 项羽在吴中 (今江苏吴县) 、刘邦丰乡 (今江苏沛县) 先后起兵, 北伐、西征, 进入关中.开始到达咸阳的时候, 项羽的军队远较刘邦的军队强大.按照《史记》的说法是:“当是时, 楚军冠诸侯.”项羽的楚军取代刘邦的军队控制关中以后, 有人劝说项羽建都关中:“关中阻山河四塞, 地肥饶, 可都以霸.”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虽然项羽也明白“古之帝者地方千里, 必居上游”的经验, 但见秦宫室残破, 又怀乡思归, 说什么“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绣夜行, 谁知之者!”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以致说者感叹楚人“沐猴而冠”.一念之差, 影响成败.项羽将刘邦军队赶入汉中 (今陕西南部) , 将关中分划给秦朝的三个降将——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三秦”, 然后定都彭城 (今江苏徐州) .项羽走后, 刘邦军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很快占领了三秦, 拥有关中之地.刘邦以关中为根据地, 与定都彭城的项羽展开四年的浴血奋战.于是, 中国再度沦入东西之争的历史循环.战争的结局几乎是妇孺皆知, 项羽战败, 自刎乌江;刘邦笑在最后, 控制了中原, 建立汉王朝.刘邦起初打算在枢纽附近的洛阳建都, 因娄 (刘) 敬的建议和张良的鼓励, 最终定都于中原门户之一的长安, 即今之西安附近.
西汉末年, 王莽发动政变, 建立新朝政府, 各种天灾人祸导致社会动乱, 南阳 (今河南南阳以及湖北的部分地区) 刘秀兄弟也起兵反莽革新.更始帝刘玄在洛阳建都以后, 派刘秀到河北一带安抚各路兵马.刘秀趁机发展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进而拿下了河内郡.此时的河内在今天河南的焦作 (沁阳、武陟) 一带, 在中国人政治地理观念里, 这里可是天下的枢纽所在——“三河”连成的三角区中.刘秀以河内为根据地, 首先平定燕、赵, 接着夺取两京 (长安和洛阳) , 进而统一中国, 建立了东汉政权, 定都洛阳.
东汉末年, 天下三分, 形成了魏 (中原一带) 、蜀 (西南一带) 、吴 (东南一带) 三国鼎立的局面.最后中原魏灭掉西南的蜀国, 晋朝取代了魏的政权, 随后灭掉东吴, 统一中国, 建都洛阳, 是为西晋.
三国归晋以后, 中国暂时统一并稳定了一段时期.西晋灭亡以后, 中国分裂, 出现了所谓“五胡乱华”的局面, 晋朝偏安江南一隅, 是为东晋.东晋之后进入漫长的动乱阶段, 东晋大将刘裕一度率兵收复长安, 但迫于当时的形势, 不久放弃.随后进入所谓南北朝时代.最后北周的外戚杨坚以长安为都、以关中为根据地, 统一了中国, 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
隋朝政权虽然不像秦朝暴虐, 依然未免二世而亡.由于中国的经济中心逐渐南移, 隋朝政府组织修建运河为京城运输粮草.有人认为秦亡于长城 (军事地理的标志) , 隋毁于运河 (经济地理的标志) .开凿运河为子孙后代留下了重要遗产, 但当时的确劳民伤财.至于运河是否导致隋朝的经济崩溃, 或者人心的丧失, 有得一争.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是, 隋朝灭亡的时候, 隋炀帝杨广沿着运河东下、南巡, 在江都 (今江苏扬州) 游幸, 并且最后死于江都.天下大乱之际, 镇守北方军事重镇太原的李渊父子趁隋炀帝出游, 关中空虚, 夺取了首都长安.李渊、李世民以关中平原为根据地统一中国, 建立了大唐帝国.
唐朝之后, 天下再度分裂, 进入所谓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的后周政权经过不断征战, 占领了关中地区, 并且拥有幽 (今北京) 、云 (今大同) 诸州以及淮河流域.赵匡胤兄弟正是利用了后周的这份基业建立了赵宋王朝.
2.2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
宋朝是中国政治地理格局演化的转折点.赵宋以前, 中国历史以东西之争为主, 伴随着西北-东南之争.宋朝以后, 开始了政治地理的南北之争, 而且草原游牧民族进一步介入了中原角逐 (表1) .实际上, 早在东汉时期, 人们已经意识到华北平原的地缘战略地位.当时意欲代汉自立的袁绍, 就将其根据地建设于冀州, 并进而兼并青、并二州、夺取幽州.由于五代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中原门户向北洞开.北宋王朝与东北的辽、金, 西北的夏长期对峙, 宋朝在定都决策时陷入了二难困境:定都关中难于防辽而忙于防夏, 定都河北幽燕 (北京) 以南难于防夏又忙于防辽.因此, 取折中方案, 以后周的故都开封为首都.赵匡胤一度打算迁都洛阳, 因群臣反对而未能实现.宋朝定都关中在地缘政治上最为可取, 既可以防夏, 辽、金的军队也不敢长驱直入、挺进中原, 否则背部受敌.不过, 由于隋唐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12,13], 南方的粮食运往关中成本太高.开封则距运河与黄河的交接地不远.故从经济地理条件看来, 建都开封非常合适.开封位于中国政治地理的心脏地区, 形似安全, 却缺乏政治地理的气势, 因为这里距离中原的两大门户较远.北宋最终灭亡于金.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一隅, 最后毁灭于兴起于北方草原一带的元.
元朝后期政治腐败, 人心尽失, 导致天下大乱, 民变汹涌.朱元璋异军突起, 统一南方, 北伐中原, 进而夺得中国的政权.但是, 定都南京, 却似乎是朱明王朝开国皇帝的战略性失误.不久之后, 燕王朱棣从侄儿手中夺权之后建都北京, 明朝的国势进入稳定时期.
朱明王朝毁灭于内忧外患.满清入关以后, 南方先后建立了很多大小政权, 但没有一个形成气候.清朝末年, 中国历史再度陷入南北之争.袁世凯与孙中山, 北方胜南;毛泽东与蒋介石, 西北战胜东南.这些事实妇孺皆知, 无需赘述.
表1 历史上各王朝的兴衰地Tab.1 The places of rise and fall of the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导出到EXCEL
朝代时期发祥地兴旺地定都地灭亡地夏-2140—-1711西羌 (甘肃、青海)黄河中游阳城—安邑 (夏县)西河 (河南清丰) 或南巢 (安徽寿县)商-1711—-1066亳 (陕西长安, 河南偃师)黄河中下游亳 (山东曹县, 河南偃师) , 殷 (安阳)朝歌 (河南淇县)周-1066—-256周原 (陕西歧渭之间)关中平原丰镐 (西安附近) —洛邑 (洛阳)洛邑秦-221—-206甘肃张家川关中平原咸阳 (西安与咸阳之间)咸阳西汉-206—8汉中 (陕西南部一带)关中平原长安 (西安)长安东汉25—220南阳舂陵 (湖北枣阳)河内 (河南武陟、沁阳)洛阳洛阳西晋265—316洛阳洛阳洛阳洛阳东晋317—420洛阳建康 (南京)建康建康隋581—618长安 (西安)关中平原长安江都 (扬州)唐618—907太原关中平原长安长安北宋960—1127开封中原开封开封南宋1127—1279相州建康临安 (杭州)临安元1279—1368斡难河蒙古高原大都 (北京)大都明1368—1644安徽濠州应天 (南京)京师 (北京)京师清1636—1911浑河流域东北平原盛京 (沈阳) 、北京 (北京)北京注:鄗 (河北柏乡) .这个表格有待于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古代有些区位尚存争议, 姑且存疑.
3 中国政治地位的历史分析
3.1 中国人的观念地图
上述历史演化过程在中华文化中的积淀结果之一就是一种观念地图——八卦图.八卦符号包括乾 (天) 、坤 (地) 、震 (雷) 、巽 (风) 、坎 (水) 、离 (火) 、艮 (山) 、兑 (泽) , 它们分别代表了气象、气候和地理环境因素.八卦图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是我国先民抽象而成的一个地理模型.八卦图分为先天伏羲八卦图和后天文王八卦图.先天图为主生图, 在古代用于指导祭祀和经济建设方面的工作 (见图2a) ;后天图为主克图, 在古代用于指导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行动 (见图2b) .虽然存在这种名义的分工, 但古人更为重视后天卦图, 像城市建设和家庭住宅的布局之类, 实际上都是根据后天图来进行规划和设计.
图2 中国古人的观念地图——八卦图说明:根据古人的习惯, 取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格式 Fig.2 The idealistic maps of the China’s ancients—the Eight Diagrams 下载原图
a 先天主生图 b 后天主克图
无论先天图还是后天图, 都是以东北-西南为一气贯通的轴带, 显示西北与东南的空间关系, 这与我国的地理大格局基本对应.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主要沿着西北—东南方向交换气流, 季风的影响从东南往西北逐渐减弱, 因此从东北到西南的确形成一种地理分异的轴线.根据八卦配五行的规则, 可以看出先天图和后天图的特征如下.先天图以东北震木—西南巽木为轴带, 考虑东南与西北互生的关系:南方的乾金生西方的坎水, 东方的离火生北方的坤土, 西北的艮土生东南的兑金.先天图以木 (与农作物有关) 为对称轴, 暗示我国的经济地理格局:我国的东南和西北各有自己的资源优势, 但在经济上东南比西北更为强大.后天土则以东北的艮土与西南的坤土为轴带 (中央也是坤土) , 考虑西北克制东南的关系:北方的坎水克南方的离火, 西方的兑金克东方的震木, 西北的乾金克东南的巽木.后天图以土 (与土地有关) 为对称轴, 暗示我国的政治地理格局:西方克制东方, 北方克制南方, 西北克制东南.西、北相对于东、南处于明显的政治和军事强势地位.
传说先天图为上古奇人伏羲氏发明, 后天图则是周文王姬昌提倡.如果这个传说确有根据, 则先天图早于后天图, 我们也比较容易解释中国政治地理的西、北胜东、南的现象:由于周文王的巨大影响, 其后天卦图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后人形成强烈的心理暗示, 这种暗示通过某种集体无意识突破了历史时、空的局限, 影响深远, 以致以东、南为根据地的政权很难长久抗衡以西、北为根据地的政权.
然而, 经过学界考证, 我们今天见到的先天卦图最早出现于北宋.至于后天卦图, 则出现较早, 至少《周易·说卦》已经给出了后天八卦的排列方位.根据《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所载:“孔子晚而喜《易》, 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可见《说卦》可能由孔子所作, 最迟也不会晚于秦、汉之交.如果《说卦》为孔子创作, 则后天卦位早在孔子之前就应该出现.不过, 虽然《说卦》明确了八卦的排列方位, 也大致地确定了八卦的五行属性, 但八卦与五行的关系并不完善.如果八卦与五行的关系不能完全确定, 则中国人的政治地理观念地图也不算最终成形.图2 (b) 所示的后天八卦图可能由来已久, 也可能从周朝以降逐步发展, 到北宋时期最后形成今天看到的模型.
根据这个推测, 中国古人的政治地理观念地图就不单是西北胜东南的因, 而且是西北胜东南的果, 二者互为因果, 到宋朝以后则成为暗示中华民族地缘政治格局的观念图式.于是本文提出如下解释:由于以西、北为根据地的割据政权多次压倒以东、南为根据地的割据政权, 于是中国民族逐渐形成一种观念地图:西、北相对于东、南有政治和军事优势.由于这种观念地图导致的心理暗示, 西、北的政治-军事势力更容易战胜东、南的政治-军事势力.不过, 这种解释显然是不完全的, 我们需要更有说服力的历史和文化解释.
3.2 观念地图的成因与效应
形成中国人的观念地图的原因有多种, 包括天文因素、地理因素和人文与历史因素.为了论证这个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我们的祖先的思维方式——注重形象类比和空间联想.众所周知, 中国古人的一种默认假设就是天-地-人的三元对应关系, 讲究“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 , 并且认为“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 (《易经·系辞上》) .在古人看来, 天象与地形对应, 所谓“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易经·系辞上》) .中国位处北半球, 因为群星环拱而被古人视为天上枢纽的天球北极 (不同朝代位置稍有不同) 就在北部天空.于是自然联想到, 地理上的枢纽也在偏北地域.因此之故, 古人以北为大, 帝王接受群臣朝拜时要背北面南, 所谓“圣人南门而听天下” (《易经·说卦》) .人往北走称为北上, 反之就是南下.这样, 北方相对于南方, 形成了一种观念上的空间优势.
在自然地理上, 中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古人认为由于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破坏, 以致“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 (《淮南子·天文训》) , 因此水往东流——在古人有限的视界内, 水系的主体基本上都是东流入海.由于古人以高为尊, 以低为贱, “卑高以陈, 贵贱位矣.” (《易经·系辞上》) 这样, 西部相对于东部, 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空间优势.
基于自然地理背景的古代经济地理格局对中国古人的观念地图的形成可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古代中国的气候一度比现在温暖湿润, 有人曾经根据殷墟甲骨文的一些记载推断, 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潮湿.竺可桢研究认为, 在近5 000年中的最初2 000年里, 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时期, 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 ℃左右[14].总之有迹象表明, 夏、商、西周时期的黄河流域为亚热带气候, 中原地区可能曾经生活过大象、鳄鱼等热带、亚热带动物.虽然我们今天无法确切勾画黄河流域的古气候环境, 但可以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判断, 在距今3 000~5 000年的中原地区, 其生态条件相当好, 远比今天宜于人居.比较而言, 中国的南方则是过于潮湿的蛮荒之地.具体说来, 黄河中游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 当时的经济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周礼》所谓的“男三十而娶, 女二十而嫁”的晚婚制度, 应是当时人口过剩的写照.比较而言, 黄河下游、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则因为洪涝和盐碱的影响, 自然条件较差, 直到西周才逐步发展起来.根据《史记·货殖列传》, 周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姜子牙受封建国的时候, 位处今天山东北部的齐国广大地区还是不宜人居的盐碱地 (“地潟卤、人民寡”) , 经济地理状况可想而知.
在历史上很长时期, 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特别是关中平原, 堪称富庶.根据司马迁的记载, “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 膏腴沃野千里, 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故关中之地, 于天下三分之一, 而人众不过什三, 然量其富, 什居其六.”与此同时, 江南的楚越一带则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限于温饱:“地广人稀, 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 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但是, 由于各种天灾 (特别是逐渐变冷) 人祸 (战争) , 黄河流域中上游的生态环境逐步退化.与此同时, 长江流域的经济地理条件也逐渐改善.这样, 中国的经济地理水平由“北高南低”的倾斜形势逐步逆转, 变成了“南高北低”.唐朝安史之乱之后, 中国的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转移到长江以南地区[12,13].这种结果在北宋出现的先天卦图里反映出来 (东南与西北互生) .
我们知道,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军事则是政治的延续[15].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政权而言, 其军事势力最终取决于经济实力.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一度非常优越, 上古居民对黄河上游了解较少, 而黄河中游相对于下游更容易避免洪涝灾害.因此, 黄河中游地区开发较早.黄河下游由于洪水容易泛滥而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在上古的军事力量 (如炎黄与蚩尤) 对决中, 势必是西部的政权更有优势.至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由于当时气候过于潮湿, 水泽众多, 交通不便, 古人的生产能力又非常低下, 很难像中原地区那样形成庞大的邦国.南方与北方比较, 其势力相差更大.这种经济地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司马迁所谓“东始西熟”、“作事东南、收功西北”等观念的主要成因.此类结果在东周出现的后天卦图里表现出来 (西北克制东南) .
不仅如此.中国东南由于太平洋的护卫, 一直没有强大的外敌入侵.古代中国最危险的侵略者主要是来自西、北方的草原游牧民族.因此, 古人认为东南为相对安全的腹地, 两个手臂挥起的拳头主要防卫西、北方.反映在后天卦图等观念地图里, 就是西北为乾为首, 东南为巽为股.既然脑袋在西北、大腿在东南, 当然是西、北为尊.前面勾画的中国政治地理的爱因托芬三角形以北京、西安为肩, 以南京为脐, 正是基于古代形成的地理空间观念.
以上解释了中国古代西、北优势观念的成因.那么, 地理枢纽观念又是如何导致的呢?在黄河中游一带, 春天刮偏东风, 北斗星的斗柄指东;夏天刮偏南风, 北斗星的斗柄指南;秋天刮偏西风, 北斗星的斗柄指西;冬天刮偏北风, 北斗星的斗柄指北.好像在黄河流域的中部存在一种无形的枢纽, 四季的气流围绕这个枢纽旋转, 而这个枢纽又与天上群星环绕的天枢对应——中国的国名由来与此有关.经过勘测, 古人认为黄河流域的洛阳一带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 洛阳周围的区域为中国的政治地理枢纽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中国古代的地缘政治地理格局逐渐演化为一种观念地图.
如前所述, 黄河下游在周朝以后得到开发, 长江流域则是秦汉以后才发展起来.然而, 直到后天卦图出现的东周时期, 黄河中游地区的经济地理优势依然非常显著.后来, 中原地区的经济地理优势虽然逐渐沦丧, 但观念地图早已形成.这种观念地图通过某种类似于集体无意识的心理过程, 可能会对大众精神形成非常深刻的影响.对于本文讨论的问题, 集体无意识也许不是十分恰当概念, 但到目前为止, 作者未能找到更为恰当的概念来表述这样一种过程.荣格 (C.G.Jung, 1875-1961) 提出的集体无意识 (collective unconscious) 指的是在一个民族中隐性存在的某种意识不到的精神方面的生命形态, 它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一种无意识, 包括从先祖以来的世代的活动方式及其经验库存在人脑中形成的遗传痕迹[16,17,18].不论怎样, 人类社会的确存在着一种机制尚且不为人知的精神传播过程, 由于这种过程, 个体观念会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集体意识乃至集体幻觉[19].有些学者认为, 这种集体意识的形成, 恰恰是由于集体无意识的传播.由于中国人的观念地图已经附着于中国人的圣经——《周易》, 它对民族心理和精神的影响可想而知.在战争过程中, 意志力量和精神因素非常重要[15];即便在和平时期, 精神和意志对政治行为也具有相当巨大的心理作用.
下面列举一些事实, 看看上述观念力量究竟有多强大.
南宋偏安于江南一隅的时候, 朝廷大臣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和派的一个“理论”依据就是南不敌北:“南北有定势, 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辛弃疾解释说, 这种中原强势观的由来在于一种简单的归纳:“夫所谓南北定势者, 粤自汉鼎之亡, 天下离而为南北, 吴不能以取魏, 而晋足以并吴;晋不能以取中原, 而陈亦终于毙于隋;与夫艺祖皇帝之取南唐、取吴越, 天下之士遂以为东南地薄兵脆, 将非命世之雄, 其势固至于此.” (辛弃疾《美芹十论·自治第四》) .虽然辛弃疾举出有力的历史证据证明南方的军队可以北伐成功, 从而论证了“古今有常理, 夷狄之腥秽不可以久安于华夏”的观点, 但南北定势观并不能因此而正本清源.
实际情况则是, 西、北优势观影响深远, 乃至波及民间.举例说来, 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的张献忠在四川无法立足的时候, 忽然想到了老家陕西.他接受大西国丞相汪兆龄的建议, 决定“弃蜀入秦”, 并且认为“一得长安, 则是中原首领自我而据”.他对部下声称:“自古强兵战马皆产于秦, 要图大事, 还是陕西.”[20]不过, 没等大西军队走出四川, 张献忠就死于清军的伏击.由此可见, 历史上的上游优势论到明末还有市场.
由于大量历史事实的心理暗示作用, 到了明朝的时候, 中原在中国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更是深入人心.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有生之年, 一直受两件事情的困扰:一是野草般铲尽还生的贪官, 二是迁都问题.一些大臣认为:“有天下者, 非都中原, 不能控制奸顽.”[21]以南京为国都的王朝气数都不久长, 这对他形成很不太吉利的暗示.可是, 由于种种实际的困难, 迁都计划终于搁浅.朱元璋晚年撰写了一篇祭灶文, 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心情:“朕经营天下数十年, 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 形势不称.本欲迁都, 今朕年老, 精力已倦, 又天下初定, 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 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 福其子孙.” [21]巧合的是, 朱元璋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西汉时期, 吴、楚七国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 虽然来势汹汹, 但不出数月即被平定.明朝的藩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叛乱, 却很快成功.两次叛乱, 天时和人事并无太大差异, 所不同者, 在于地缘的气势:前者以东部对抗西部, 后者以北方对抗南方.特别声明, 作者决不认为地缘因素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东部战胜西部、南方打败北方的著名战例.但是, 在天时和人事条件相差不远的情况下, 地缘政治因素就会发挥其关键作用了.
清代太平天国的将领曾经有过建都之争, 最后洪秀全力排众议, 定都南京, 号称天京.后来的事情众所周知, 无需赘述.历史上的主要王朝, 考虑首都的时候, 目光主要都是围绕北京-南京-西安这个大三角及其内部区域旋转.《日下旧闻考》引明代《杨文敏集》说道:“天下山川形势, 雄伟壮丽, 可为京都者, 莫逾金陵 (南京) .至若地势宽厚, 关塞险固, 总扼中原之夷旷者, 又莫过燕蓟 (北京) .虽云长安 (西安) 有崤函之固, 洛邑 (洛阳) 为天下之中, 要之帝王都会, 为亿万年太平悠久之基, 莫金陵、燕蓟若也.”显然, 杨文敏看到了北京、南京和西安的地势险固, 却认识不到更大范围的地缘政治格局.如前所述, 北京、西安是瞰守中原的门户.但是, 自从中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之后, 西安的地理位置就不如北京.重要的原因在于, 从江南向关中供应粮食过于困难.比较而言, 由京杭大运河或者东部沿海向北京运粮就方便多了.此外, 疆域的变迁对首都区位也影响深远.至于南京, 虽然有所谓“龙虎之形”, 但历史上不是镇守中原的门户.
实际上, 地理条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政治地理优势和军事地理优势, 二者不可等同视之.南京的军事地理条件非常优越, 但在中国的地缘政治上并不突出.中原地区的军事地理优势也许并非一流, 但其政治地理优势由来甚久, 且已形成观念, 这是本文讨论的要点之一.
4 结论
至此, 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论证告一段落.虽然本文的一些论点和论据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但大致的框架已经形成.可以看出, Mackinder 引入的“枢纽”和“心脏”等政治地理概念用在中国历史意义的地理分析中恰到好处.本文对西方地缘政治学概念的应用并非简单的类推、类比或者机械地套搬, 而是灵活地运用并且适当地发展.关于“枢纽”概念, 中国古人早已论定, “心脏”概念则是作者根据生理学分析类比得出.根据古人的地理空间观念, 可以构造中国地理上的爱因托芬三角形, 而这种等边三角形正是心电图分析中确定心脏位置的基本方法.本文的一些概念和观点, 读者可能见仁见智, 存在争议.不同的人知识结构不同, 见解难免存在差异, 学术问题引起异议原本寻常.下面将文章的要点总结如下.
第一, 中国地缘政治学意义的枢纽和心脏地带都在中原地区.以河南洛阳、安阳和山西霍州为近似的等边三角形作外接圆, 构成中国政治地理的枢纽地区.这里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 上古时期一度是中国的人口聚集中心, 传说中的尧 (临汾) 、舜 (临汾) 、禹 (夏县) 和历史上的夏 (偃师) 、商 (偃师、安阳、淇县) 、周 (洛阳) 的很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在这一地带发生.即便在今天, 该地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文化象征意义.以北京-西安-南京为近似的等边三角形作内切圆, 这个内切圆大致勾画了中国政治地理的心脏地带.枢纽和心脏地区的主体都在中原地区, 而北京和西安是历史上护卫中原的两大门户, 其地缘政治地位不言而喻.
第二, 中国早期的历史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行为特征逐渐抽象为一种西、北胜东、南的观念地图.上古时期的黄河流域生态条件良好, 比今天更为温暖湿润和宜于人居.黄河中游较之于下游更少受到洪涝灾害的破坏, 因此地理环境更为安全, 经济和文化也更为发达.当时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由于过于湿热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种种地理条件的差异, 加之天象、地形引起的类比和联想, 使得中国古人逐渐形成了西部优于东部、北方胜过南方的空间观念, 这种观念最终抽象为东周《说卦》记载的后天八卦图.这个观念地图形成了西北优于东南的民族心理暗示, 与其他相关的物质因素一起, 可能对中国历史形成了数千年路径依赖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 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是影响中国历史演化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中国古人看来, 一个政治势力成与败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时间因素——机遇条件, 古人称之为“天时”;二是空间因素——地理条件, 古人称之为“地利”;三是人的因素——人才和人心, 古人称之为“人和”.政治地理优势仅仅是影响军事成败的重要条件之一, 并非决定性的因素, 故古人强调“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时间、空间和人的因素交织互动, 关系十分复杂, 一言难尽其详.可以肯定的是, 有效地利用地理空间条件, 发挥其最大效用, 才可以更好地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Gray C S, Sloan G.Eds, Geopolitics, Geography and Strategy[M].London:Frank Cass, 1999 (reprinted in 2003) .
[2]Sideway J D.Geopolitics:twentieth century spectre[J].Geography, 2001, 86 (3) :225-234.
[3]Mackinder H.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history[J].Geographical Journal, 1904, 23:421-444.
[4]Mackinder H.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Astudy in the politics ofreconstruction[M].London:Constable, 1919.
[5]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M].林尔蔚、陈江,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6] Parker G.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学[M].李亦鸣, 徐小杰, 张荣忠, 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2.
[7]胡兆量, 韩茂莉, 福特, 等.开放后的中国[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8]Parker G.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M].刘从德,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9]胡兆量.我国国都变迁的规律性[J].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4 (3) :8-12.
[10] 艾南山.从地缘政治走向地缘经济的政治地理学[C]//谢觉民编.人文地理笔谈:自然.文化.人地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32-46.
[11] 朱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的四次讲话[C]//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240-249.
[12]程民生.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研究与思考[J].殷都学刊, 2004 (1) :47-58.
[13]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 2003.
[14]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之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 1973, 16 (2) :168-189.
[15]Clausewitz C.战争论[M].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16]Hoop J Hvan der.Character and the unconscious:a critical exposition ofthe psychology offreud and jung[M].London:Routledge, 1999.
[17]Frey-Rohn L.From freud to jung:a comparative study ofthe psychology ofthe unconscious[M].Translated by Engreen F E, Engreen E K.Boston:Shambhala, 1990.
[18]Roazen P.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psychology ofthe unconscious[M].London:Open Gate Press, 2000.
[19]Watson L.Beyond supernature:a newnatural history ofthe supernatural[M].Toronto/New York:Bantam Books, 1987.
[20]张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1]许文继, 陈时龙.正说明朝十六帝[M].北京:中华书局,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