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在寒冷荒寂的冬天,最令人快意的莫过于下一场大雪,给阴霾的天地添一场色彩,为枯寂的冬日带来一些特别的感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雪,是冬天独有的景,才会催生冬天里独有的诗。
历代诗人但逢冬雪,都会借此吟咏诗词,传下佳篇。如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了一夜大雪天地焕然的美景;李白的“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伟人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语出直白,却壮丽雄阔令人心胸大开。
唐诗中写雪的名作尤其多,譬如下面这五首写雪的小诗,每一首都很短,但每一首都是传世经典: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自诩“五言长城”,而他的五言诗也确实不愧此称,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虽非刻意咏雪,但雪景苍凉,天寒屋白,风雪夜归,描绘出一派苍凉荒寂的山林风雪图,着墨虽少,却句句如画,苍山雪景如在眼前,意境悠远韵味无穷。
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祖咏的这首《终南望余雪》才是为咏雪而作,据载这首诗是祖咏科举应考时所作的应试诗。当时科举文题是"终南望余雪",要求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但祖咏仅仅写了四句就觉得意象具足,诗意在言外,再多些就画蛇添足了,于是搁笔不写。结果那一年祖咏没有考中,而这首诗却成为咏雪的千古名作。
题目既为“终南望余雪”,也就是从长安愿望终南山的雪景。第一句“终南阴岭秀”已然先表出远望终南之景,唯有“阴”岭,方有余雪。紧接着此句便承接而来,“积雪浮云端”,并非满山大雪,而是雪后晴天所余的“积雪”,山顶积雪,如浮云端。
第三句“林表明霁色”,则以夕阳光照入景,将终南之秀、积雪浮云在光照下的“霁色”描绘而出,雪之形态、雪之色彩尽皆描绘出来,同时夕阳之照又引出下句“暮寒”,雪之寒意也顺势而出。短短四句,句句承接,将终南之形,余雪的形、色、寒全部写出,正如祖咏自己所说:意尽矣!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祖咏的雪诗极尽余雪形态,而白居易的这首《问刘十九》虽并非描写冬雪的诗,却于字里行间感受得到大雪之寒。一句“晚来天欲雪”,那大雪纷飞,寒冬凛冽的场景如在眼前。新酿的酒、温暖的炉、将下的雪、远方的友!一个“雪”字寒意尽出,衬托出小诗中暖意融融、煮酒问友的心情!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极端的沉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极端的静态。柳宗元的这首诗雪景苍茫,幽冷孤僻。仅仅“江雪”二字就已概括雪景之苍茫远阔,而“绝”、“灭”“孤独”更是将此雪衬托的冷极、幽极,读之便有寒意,可谓绝矣!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边塞冬季早而长,雪花大而多,因而边塞诗中常见雪景。譬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极为经典。而短诗中这首《和张仆射塞下曲》也极为经典。这首诗中,雪并非主角,但雪景却是高潮。
前两句刻画出月黑雁飞的肃杀夜景,点出“单于夜遁逃”的事件,后两句则写将士们豪迈顿生“欲将轻骑逐”,一句“大雪满弓刀”将茫茫夜色,雪花纷飞的的苍凉之景描绘出来,将士们在夜雪之下集结追敌,雪之静谧、兵之热血豪气,互相衬托,更觉雪之大,心之壮!雪虽非主角,但在将士们豪情壮志的衬托下,雪下的愈加大,纷纷不止!
这五首写雪的小诗,你更喜欢哪一首呢?不妨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