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天还没有亮,灵魂歌者冯谖就醒了。
不是因为勤奋,他是被饿醒的。
再这么下去,就要饿死了。
他决定找一份工作。
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工作不好找。
好在国内有个叫田文的人,据说是个傻子,在府上养了很多白吃白喝的人,冯谖很喜欢。
那个田文果然是个傻子,都不见他一面,不了解他的才能,就让他在府上白吃白喝了。
但冯谖的目的不是白吃白喝。
他在找工作。
所以他开始慨叹,要吃肉,要坐车,要养家。
田文都满足了他。
他看明白了,田文这个人,自己没什么本事,但有胸襟,能容人,留在此处,定有机会施展才能,报这生计之恩。
终于,机会来了,田文征食客去封地收债。
冯谖应承了下来,田文让他自行处理收到的钱。
冯谖收了债,又以田文的名义发给了百姓,换得了民心。
田文这人不算聪明,不高兴,但是他大度,所以也没把冯谖怎么样——这是冯谖意料中的,当时之世,能看清自己用意的人太少,对方能给自己机会去实施、能给自己时间去等到谋略奏效,难能可贵。
后来的故事就很套路,田文遭新君猜忌,回封地避难,百姓夹道相迎,冯谖遂得重用。
狡兔三窟,自此而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战国策·齐策四》
前面的田文,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尝君。
(孟尝君)
冯谖为田文游说君主,抬高田文身价,“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可以说,冯谖是孟尝君的首席谋士。然而比起配六国相印的苏秦、破从连横的张仪、蚕食诸侯的范睢等,冯谖的故事显得太小了。若不是他侍奉的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只怕其人其事,不得见于史册。
然而又有什么关系呢?
电视剧《大秦帝国》里苏秦说自己的个老实人,其实不是,但冯谖是。
他“薛国市义”,可一点没卖关子,只是孟尝君听不懂,他总不能说“改天您落难了就要指望这些百姓了”吧?老实人又不是傻子。
不同于野心家苏秦,冯谖这个人不虚荣,他要吃肉,要坐车,要赡养母亲,这些都是以他的才能所应该享有的,并且他也在适当的时机以自己的才能回报了自己的雇主。
《战国策》讲的,大多是这样的人的故事。
大概是因为,编者刘向也是如孟尝君一般广养食客的贵族。
《战国策》是一部争议很大的史书,可说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此书记叙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文辞妙。其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不过在记录策士们的言行时,对其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朝秦暮楚的行为,及其在外交上挑拨是非,玩弄手段的种种阴谋,而不加以批判,反以欣赏的态度加以描绘,是不足取的地方。
予褒予贬,大概读过的才能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