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欲评其诗,先识其人。断其时日,了其心境。
孟浩然是个大地主。相对于崇拜他的李白(翰林供奉),忘年至交王维(尚书右丞),他就是个白身。因为一直没有出仕,生活又没有什么压力,所以他的作品很少涉及到家国命运,仕途辗转,顶多就是一些不仕的小情绪。孟浩然的诗以五言古诗居多,诗风则清淡自然,主要表达隐居闲适、羁旅愁思。
作为唐朝著名的田园诗代表诗人,他和王维后期写归隐诗的心境是不同的。王维官当得大,安史之乱中被迫出仕伪政权,平乱后本来是要杀头的,他自己在监狱里连绝命诗都写好了,后来被赦免,官至右丞。经过磨难,看破生死,所以王维后期专喜佛道,得了“诗佛”的称号。
孟浩然虽然也是归隐,但他就是个庄园主。他笔下的田园风光和其他归隐官员不同,他不托物言志,他就是纯粹的喜欢。所以,他写出来的田园诗干净,野趣,但是和陶渊明那些人的比起来,又显得有些肤浅。人家淡泊名利是放下了,浩然兄是没得到过,自然的淡泊。
但是盛唐之时,科举昌行,天下文人,以出仕为昂扬的梦想。孟浩然才情极高,怎么会不想经纬天地?但是一次科举落第,他便放弃了,走上了干谒的路。丞相张九龄极为看中他的才情,被贬到荆州,孟浩然写了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这是一首标准五律,我们用原来讲过的截取法来读懂它。去掉中间两联,剩下一首绝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联写景,八月的洞庭湖啊,湖水满满,波澜不兴。“涵虚”,水中倒映的天空,“太清”,天空,这就是水天一色。
尾联呢?我就坐在这里看别人钓鱼,但是我自己没工具啊,只能羡慕别人。
这是什么意思?你看人钓鱼写首诗给张九龄干什么?其实意思隐藏而又明显。大哥啊,我天天搁这里看人建功立业却没有机会,张丞相你得帮我啊。一首小诗,写了景,表了意,扮了矮,又不丢人。这份才情,确实是高。但是张九龄这个时候自己也被贬下来了,没有什么机会推荐他,不过实在是爱才,留着他做了三年幕僚直到去世。
中间二联虽然在意思上不重要,但是在显示孟浩然的文采,和婉转求职方面还是有作用的。颌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承接首联继续写景,但是暗含了对张九零的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湖水……就这意思。转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其实和尾联的意思差不多,没有工具,没有机会为天子,圣上效劳。最后尾联合到坐在湖边看风景。
张九龄去世之后,孟浩然就又回去当庄园主去了。隐居鹿门,《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从韵脚很容易看出,这是一首七古。自荐的时候用格律诗,自己逍遥的时候写古风。这也许就是当时唐朝官场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凄冷寂寥的山中松树小径,只有隐居之人飘逸来去。
这首诗意思简单,就不一句句解了。写得清闲淡素,但景色是由热闹入幽静的。既是他回家的路,也是他从俗世隐身的路。于平淡描写沿路风景,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渡口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世到自然的隐逸道路。
其实孟浩然还是有许多机会出仕的。他曾经在王维供职的翰林院遇到过唐玄宗,但是他吓得躲到床下去了,给皇帝留下了个不好的印象。但是由于平时张九龄,王维,张说这些人经常在玄宗前面夸赞孟浩然,皇帝还是给了个机会,让他吟诗一首。浩然兄不知道是吓坏了还没清醒,估计平静下来对自己的才学又自负,觉得科举失败肯定是官家的原因,所以吟了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
这玄宗脸上就挂不住了啊。人自称“不才”,其实是夸自己有才,那么同一个句子里的“明主”岂不是笑话皇上昏庸?玄宗垮了脸:“卿不求仕,而朕未弃卿,奈何诬我?”虽然未怪罪,但是当官是不要想了。多年后也有几个朋友要推荐孟浩然出仕,他却认为张九龄,张说,王维这些高官都推荐不了,你们这些低级官员就算了。不但不感谢人家,还鄙视了一下别人。才情固然高,情商还是低。
所以,孟浩然终其一生,没有出仕。他的诗歌,虽风光天然,总是少了些人世波折的时代沧桑。
本文由梧桐树边羽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