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中国历史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每逢乱世,荒淫无道之君总爱扎堆出现。而在五代十国这一乱世中,后蜀的后主孟昶绝对是在今天知名度比较高的一位昏君。一提起他,大家脑中总能想到宋太祖打碎了他那镶满珠玉宝石的马桶,以及他那位美如天仙的花蕊夫人。翻遍史书,这位皇帝得到的也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不过,作为一个在纷纭乱世中竟做了32年君主的人,他所仰仗的就只有天时地利和老爹留下的遗产吗?其实,这位亡国之君并非尸位素餐的无能之辈,而是一位被严重黑化的治国高手。
这么说,有依据吗?
01
人小心机不小
孟昶即位时,只有16岁。这么小的年纪就当一把手,手下肯定有不服的。尤其是在当时五代十国这一“暴力至上”的年代里,谁拳头粗、兵力强,谁才是老大。所以,早年跟随孟昶的父亲孟知祥打天下的一批老将根本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他们仗着自己功臣元勋的身份,不仅专横擅权,遇事基本不向皇帝请示汇报,而且还目无法纪,欺男霸女、抢占民田、掘人坟墓,干尽了坏事。
孟昶刚上台,就碰上这么棘手的事,换谁谁不发愁?但这个小伙子相当不一般,他不仅下决心要整肃朝纲,给这帮叔叔大爷们好看,而且很快就找到了目标——大将军李仁罕。所有老臣中,这哥们蹦跶地最欢。打蛇要打七寸,收拾掉他,还愁别人不服软吗?
李仁罕的跋扈由来已久,当年他连孟知祥都不放在眼里。孟知祥刚死,他便向孟昶索要六军(国家政府军)的指挥权,摆明了是要把国家的枪杆子变成他自己的枪杆子。孟昶知道,现在不是翻脸的时候,于是委曲求全答应了。而李仁罕在掌握了六军之后,就飘飘然了,以为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对他构成威胁,于是渐渐放松了警惕。孟昶抓住机会,在一次上朝时出其不意逮捕并处决了李仁罕,清除了其党羽。不知道李仁罕死前是不是会想起那句话来: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郎。
02
这下都服了
大哥一被咔嚓,震慑效果马上就出来了。昭武节度使李肇仗着自己兵强马壮,不按时朝见不说,见孟昶时就拄着拐杖站着,说自己腰酸背痛腿抽筋,无法下跪。结果李仁罕伏诛当天,李肇就像吃了大补药一样,腰不酸、背不疼,腿脚也利索了,马上扔了拐杖,规规矩矩下跪。孟昶当即罢了他的兵权,将其发往邛州(今四川邛崃)安置,最后他就死在那里。
当然,也有不信邪的。比如李仁罕的外甥、御林军统帅张业就毫不收敛。孟昶为了让张业安心,先是好言安抚,又提拔他做了宰相。孟昶的意思其实是“捧杀”,让你小子继续折腾。张业很好地领会了领导的意图,以为皇帝不会拿他怎么样,于是变本加厉地为非作歹,“强市人田,藏匿亡命,又于私第置狱系负责者,或历年至于瘐死,蜀人大怨之。”(《十国春秋·张业传》)这厮竟然在家中私设监狱,很多人被关押多年,饱受折磨,蜀人对此敢怒不敢言。孟昶在获得足够的证据后,便复制了一遍收拾李仁罕的方法,趁张业不备将其正法。到广政十一年(948年),孟知祥时代的老臣杀的杀、罢的罢,基本上被孟昶整干净了。从此,再也没有人敢不服这位新君了,孟昶终于坐稳了皇位,开始亲自理政。
03
理政还是不错的
孟昶在治国理政上非常有水平,以下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一是撰写并颁布《官箴》。箴就是告诫、规劝的意思,所谓官箴,就是告诉官员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孟昶不仅亲自撰写《官箴》,还几次修改,力争使其达到完美。那么这部孟氏《官箴》都讲了什么?后人将其内容总结为十分经典的十六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你们这些当官的不要忘了,百姓才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你们想欺负百姓是很容易的,但是别忘了人在做、天在看,不怕遭报应的话,你们尽管试试。
据说,这十六字是宋太宗总结的,后又经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颁行全国,作为宋朝官员的为官准则。宋朝人对此评价甚高,认为“昶区区爱民之心,在五季僭伪之君可称也”(《容斋随笔》),孟昶能够如此心系百姓,这在五代十国昏庸暴戾之主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是很难得的。
除了爱民,孟昶的另一大优点便是从谏如流。皇权至上的时代,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一般都很难听得进去不同意见。能够纳谏的,基本上都是值得称道的明君,比如汉文帝、唐太宗。而孟昶不仅纳谏,还积极鼓励臣民进谏,这就十分不易了。本来,孟昶极为好色。其实这个也无可厚非,皇帝哪有生活作风好的?枢密副使韩保贞上疏直言相谏,劝孟昶以国事为重,不要重蹈商纣、隋炀的覆辙。孟昶深以为是,不仅重赏韩保贞,还释放了大量宫女。还有一次,有人上疏说应该选择清正廉洁之人出任言官,意思是现在朝廷里的言官大多不合格。宰辅们很是生气,请求重责此人。孟昶却说,为什么他不说自己出任言官很合适呢?说罢就将其任为言官,并嘱咐他多提意见,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04
搞经济有两下子
孟昶在位期间,注意体恤民情、发展民生、减免苛捐杂税,并大力发展经济,使“天府之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那么,孟昶治下的后蜀有多繁荣?首先,政府很有钱。宋军灭蜀后,征发了200艘大船,将后蜀官仓中的金银财宝、钱谷绢帛等财物运往京师开封,断断续续运了近十年才运完,这还不包括官兵们中饱私囊的。再者,百姓生活很滋润。当时,蜀中的米价是“斗米三钱”(《蜀梼杌》卷下),而唐朝贞观盛世时,一斗米还卖四钱五!因为衣食无忧,以至于蜀中年轻人都不干农活,不知道水稻、麦子长什么样,乡村之间一片其乐融融,“合筵社会,昼夜相接”(《蜀梼杌》卷下),整村人参与的大聚会经常通宵达旦地来,因为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
众所周知,晋朝时王恺和石崇的斗富非常有名。但当后蜀宰相李昊读罢这段历史时,却仰天大笑道:“穷俭小儿,以此为富,可笑!可笑!”(《蜀梼杌》卷下》)这帮叫花子,以为这也叫富,真是搞笑!王恺、石崇在李昊眼里都成了叫花子,那后蜀的富裕程度自然是相当的高了。
05
咋就成了昏君
既然孟昶是一个很有水平的有为之君,可为什么却无法得到史书上一点正面的评价呢?其实这个不难解释,因为历史大多是胜利者书写的。宋太祖要一统江山,势必要对后蜀开刀。得到后蜀,就等于得到一个大粮仓、一个稳固的前进基地。既然这样,为了彰显自己出师灭蜀是顺应天意、吊民伐罪,孟昶就必须要被“荒淫无道”,要被“昏庸懦弱”。后蜀之亡,亡在孟昶的自作孽,因而大宋王师才能势如破竹、马到成功。我们不排除这种可能,即在取得卓越的政绩后,孟昶便放松自我,越来越沉溺于享乐和挥霍,但这不应该抹杀他的功绩,最多只是算晚节不保。这个毛病,似乎是所有帝王的通病,雄才大略如汉武帝、唐玄宗,不都是这样吗?
《十国春秋》的作者、清朝人吴任臣就十分为孟昶鸣不平,他说:“迹其平生行事,劝农恤刑,肇兴文教,孜孜求治,与民休息,要未必如王衍荒淫之甚。”(《十国春秋·后蜀后主本纪》)看看孟昶上台后干的事,怎么着也比前蜀的王衍强多了吧?可为啥王衍都不曾如此被黑?没办法,宋人要给宋太祖伐蜀找足理由、造足声势,就只能把脏水使劲往孟昶身上泼了。
诚然,孟昶算是一个不错的君主。但他一人的努力,并不能延缓宋朝结束五代十国乱世的大势。况且,中原经过多年战乱,民生凋敝、残破不堪,宋太祖要想实现他一统江山的宏图大业,就不能不把后蜀这块富得流油的宝地攥在手里。因此,即便困难再大,也不能阻挡大宋灭亡后蜀的脚步。从这个角度看,孟昶确实也算时运不济,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又被后世没完没了地黑化,真是何其悲哉!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林森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文由「鱼羊史记」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