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孟子》 十句名言,睿智深刻,其智慧今天仍不过时!
一、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
顺应天道,便能够得到生存,而未被天道,便会走向灭亡。
二、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离娄上》。
谦恭有礼的人不会侮辱别人,俭约自我节制的人不会去抢夺别人。这句话指出了提高个人修养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意义。
三、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章句下》
舜明白一般事物的道理,明察人伦关系,因此仁义能够自然流露,而不只是执行仁义而已。
四、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
一个人如果能舍弃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就有机会做出一番大事业。
五、言非礼之,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上》
口出破坏礼义之言,就叫损害自己;自认为居心不仁,行动不义,就叫做抛弃自己。
六、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孟子·尽心上》
自身贫困但却不失去道义,因此士人可以自得其乐。在得意的时候,而不会偏离正道,因此百姓才不会失望。
七、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孟子·公孙丑章句下》
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馈赠他人金钱,就等于是一种收买、贿赂。而这世上没有一位君子是可以被金钱收买的。
八、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包围起来并且去攻打它,一定要能够合乎天时,如果作战而不能够取得胜利,那边是天时不如地形更有利。
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公孙丑下》
城墙不是不够高,城池也不是不够深,武器也不是不锋利,粮草也并不是不充足,而守城的士兵们逃走,这是源于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人们团结一致有利啊。
十、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
人必是先有自我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来侮辱他;家必是先有自取毁灭的因素,别人才会来毁灭它;诸侯国必是先是有自相残杀的表现,别人才会来讨伐它。这句话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个人、家庭、诸侯国的内部因素是发生种种问题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