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以前看《说唐》的时候,秦叔宝的外号是“小孟尝”,江湖人一听这个名号就知道秦琼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其实《水浒》里的柴进和孟尝君很像,都是出身贵族,喜欢结交义士。孟尝君门客三千,柴大官人仗义疏财收留过很多好汉。
孟尝君,即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历来被人奉为侠义的代表。今天不谈其他三位,就聊几个小故事来看看田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一次,孟尝君招待宾客吃晚饭,有个人遮住了灯亮,那个宾客很恼火,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与他的相比,那个宾客惭愧得无地自容,就以刎颈表示谢罪。
《史记 孟尝君列传》记载: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孟尝君舍业厚遇之。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 其饭比之。客臱,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秦昭襄王听说孟尝君贤能,把他请到秦国,想让他就相位,但秦国宰相樗里疾担心孟尝君夺他的相位,指使他的门客公孙谗言于昭襄王:“田文是齐国人,他必定先齐后秦。再说,他的门客都是藏龙卧虎之辈,对秦国的事务了如指掌,他一旦背叛秦国,秦国就危在旦夕。”。昭襄王去问樗里疾,樗里疾假作惊诧地说说得对呀,田文是秦国的祸害,不如杀了他!”
秦泾阳君与孟尝君要好,把真相告诉了他,并献策说:“昭襄王宠爱燕姬,只有贿赂于她,让她在秦王面前求情,就有救”。孟尝君找秦昭襄王宠妾燕姬求情,宠妾索要他的白狐毛皮袍子,但这件袍子已送了给秦昭王,幸好孟尝君有一位下等门客,深夜里潜入库房,学狗叫骗过守库门吏,把袍子偷了出来,献给燕姬,燕姬向秦昭王求情,把孟尝君放了。
但不久,秦昭王后悔了,派兵去追,孟尝君一行来到秦国边境函谷关,关口规定要鸡鸣才放人,由于时辰未到不肯开关。幸好下等门客中有人学鸡鸣逼真,带动其他鸡一起叫了起来,孟尝君及时地过了边关。这就是鸡鸣狗盗的故事。孟尝君感叹“明珠弹雀,不如泥丸;细流纳海,累尘成冈”,正是两位不知名的下等门客救了他,于是,他把这两位门客提为上等客。
《史记 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有一狐白裘,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以入秦宫臧中,取白裘以献秦王幸姬。孟尝君得出, 夜半至函谷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
这也是“鸡鸣狗盗”这个成语的来源。还有一个成语是“狡兔三窟”,其实也和孟尝君有关。
《战国策》里面有一篇叫《冯谖客孟尝君》,讲的是一个叫做冯谖的门客替孟尝君做了三条后路的故事。第一个,安抚孟尝君封地百姓,让孟尝君得到拥戴;第二个,在梁国炒作孟尝君,诱使梁惠王拜孟尝君为相;第三个,梁国拜相后,孟尝君推辞不受,抬高了自己在齐王眼中的地位。由此冯谖给孟尝君打造了三条路,齐国、梁国、封地薛地。
分析孟尝君之前,不妨先来看看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爵位。战国时期,天下主要分为七大战国。七国中的老大基本都以王、候自称。封建时期,王是天子封的最大爵位,而君就是各个诸侯国能封的最大爵位。所以孟尝君一方面是齐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爵位,另一方面又有自己的封地,吃穿不愁。
从上面的几个故事看来感觉孟尝君这厮完完全全一个社会人士啊,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而且你看和他相关的成语不是狡兔三窟就是鸡鸣狗盗,很多人认为他这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但是孟尝君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唯才是举。不管你的出身如何,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来他门下吃饭。正因为如此,他的门客里才有了各式各样的人才。冯谖当年投靠孟尝君的时候啥贡献都没有,整天提要求,一会要车子一会要衣服,甚至还要孟尝君替他赡养老母亲。难能可贵的是孟尝君都一一满足他了。按现在有钱人的思想,老子能让你在这吃饭就不错了,你还给我提要求,不搞死你才怪。但是孟尝君不一样,门下的人吃饭什么的和自己一个待遇,这可以看出他确实一个比较侠义的人物,而不是钱多了烧得慌。
另外从才能上来看,孟尝君虽不是大才但也有一定的谋略,曾经率齐韩魏三国联军打败秦国,迫使秦国割地求和。可见孟尝君在战略上也是有一定的才能的。
最后田文这个人的缺点也很明显,为人太过锋芒毕露,致使六国只知齐有孟尝君而不知齐王。在古代做人比做事重要的多,孟尝君虽侠义著称,但在官场不知收敛,导致自己权利过大,最终对王权形成威胁。后来因为这个受人挑拨,齐王生疑,田文逃往魏国。在魏国当宰相期间还干过合秦、赵、燕伐齐的事情。荀子评价说“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
总结:孟尝君在战国这个乱世虽出身贵族但侠义心肠,好养门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喜欢自由,心里有自己的江湖。但是这种人往往个性鲜明,不懂内敛。行走江湖几十年,自己的名气大过了齐王。虽然说是当时无可厚非的网红,但是为人臣子,君上才是第一位啊。个人才能来说,孟尝君算是四公子里的下流,但也只是和其他三位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