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文章阅读 > 孟子民本思想的五大贡献

孟子民本思想的五大贡献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孟子民本思想的五大贡献(附《孟子》论“民本”原文选读)

胡立根

孟子民本思想的五大贡献

从周公的敬天保民,到春秋末年史墨提出的“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民本思想并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直到孔子,民本思想才得到了更多的强调。但是,孔子的民本思想,更多的还是一种“爱民”思想,还没有形成系统。

真正高举“民为邦本”这面大旗,并对之进行全面探讨,且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并由此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非常重要的概念的,是孟子。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孟子留给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遗产。

孟子将孔子的仁,进行了全面升级。他全面继承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并从理论上梳理了孔子仁爱思想的体系,将其概括为“亲亲仁民爱物”,在方法论上,他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方法,指出“推恩足以保四海”,他强调了“仁”在人心的固有性,基于他的性善论的主张,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他的仁政思想。正是他的仁政思想,将孔子的仁学的伦理学性质,最终推广到政治学,使“仁学”成为了政治与伦理一体化,并归属于政治学的儒家学说。

孟子的仁政思想,理论基础是“仁”,核心是“民本”,其最大价值也在于其“民本”。

我们看看孟子一书的字频统计,据周文德博士《孟子数据库》一书统计,除文言虚词“之、也、而、者”,除“子、人、王、孟、天、君”等时代和语境常用字和“为、有、无”常用动词外,《孟子》一书出现频率排前三位的实词:“民”,209次;仁,158次;道,150次。三个词全是名词,而民字排在第一位,高出排在第二位的“仁”字51次。从这个字频,可以看出孟子思想的仁政理念和其仁政的核心是“民 ”。

孟子民本思想的五大贡献

孟子民本思想的伟大有五:

其一,他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民摆到了最高的地位,这十分了不起。从传统观念上说,孟子不仅将民置于君之上,而且将传统观念里至高无上的君,摆到了最低的位子。而从近代观念来看,在孟子这里,民,不仅超越了君主,甚至超越了国家,民权甚至大于主权。伟大的孟子,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虽然,本质上是理想化的,但让整个民族的历史,再也不能轻看民的价值。也为历代政治家为为民请命提供了理论武器。

其二,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这一思想承接“载舟覆舟”之说,对后世影响莫大,如唐太宗时期魏征的“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就直接继承了孟子的思想。

其三,破忠君观念。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国君屡劝不改,臣民可以推翻他。《梁惠王下》一章记载,齐宣王问孟子,汤放逐桀,武王伐纣,有不有这样的事情,在齐宣王的心目中,这不是以下犯上,这不是不忠的表现吗?齐宣王在为孟子出难题,但孟子的回答理直气壮:“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诸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不像君,杀之何妨!这就是伟大的孟子!也正是这一点,他远远超出了孔子的忠君思想,他破解了由孔子而来的儒家“忠君”思想可能导致“愚忠”的理论难题。如果说孔子是忠君,那么孟子是“忠民”。他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的黄宗羲,黄宗羲在《原君》一文中,其思想,其文风,其气势,应该是直承孟子而来。

其四,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他与齐王关于音乐与快乐问题的一段对话,他巧妙地引导齐王要与民同乐。而且他还特别指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他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知识分子从政产生了很大影响,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其中表达的与民同乐,就是这一思想的直接影响。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一思想的发扬。

其五,制民之产。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滕文公上》),使他们“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要让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让他们不饥不寒。在孟子看来,有固定产业的人思想稳定,没有固定产业的人思想不稳定。

在他看来,只要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做到了提高民的地位,为君者能勤谨为民,并能使民有恒产,保证民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也就是实现“王道”。所谓王道,就是以仁义治天下。

《孟子》论“民本”原文选读:

孟子民本思想的五大贡献

民为贵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①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②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③,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④。牺牲⑤既成,粢盛既洁⑥,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⑦,则变置社稷。”(《尽心下》)

【注释】①社稷;社,土神。稷:谷神,掌管地方的神,与地方、诸侯相喻。②丘民:丘指水田,这里指在井田耕作的下民。③得乎天子为诸侯:得到天子认可才能作诸侯。④变置:改立。⑤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⑥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⑦旱干水溢:旱灾洪灾。

得其民斯得天下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①,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②也。故为渊驱鱼者,獭③也;为丛驱爵者,鹯也④;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⑤。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孟子·离娄上》)

【注释】①所欲与之聚之:百姓想要的就给他们让他们有所聚集。②圹:通“旷”,这里指旷野。③獭( tǎ):食鱼类动物,这里指水獭。④爵:通“雀”。这里指飞禽。鸇(zhān):这里指鹞、鹰一类猛禽。⑤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替汤王和武王把百姓驱赶来的,是夏桀和商纣王。

与民同乐

庄暴①见孟子,曰:“暴见于王②,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③:“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⑤,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⑥。”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⑦”曰:“不若与人⑧。”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⑨:今王鼓乐于此⑩,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⑾,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⑿:‘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⒀?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⒁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⒂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⒃;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

【注释】①庄暴:人名,即下文提到的的庄子。②见(xiàn)于王:被齐王召见或朝见齐王。③此处的“曰”是庄暴继续发问。④则齐国其庶几乎:其,大概;庶几:差不多。全句意思是:齐国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⑤变乎色:改变了脸色。齐王感到不好意思。⑥直:不过、仅仅。世俗之乐:相当于流行音乐,与典雅纯正的“雅乐”相对。⑦独乐乐:独自欣赏音乐快乐。前一个“乐(yuè)”,音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后一个“乐(lè)”,快乐。孰:哪一个。⑧不若与人:独乐(yuè)不如与人乐(yuè)更乐(lè)的省略。⑨乐:快乐。⑩鼓:演奏。⑾钟鼓之声,管籥(yuè)之音:这里泛指音乐。钟鼓,打击乐器;管,籥,两种管乐器。⑿举:皆、都。疾首蹙頞(cùè):头痛,皱眉头,形容非常怨恨和讨厌。頞,鼻梁。⒀此极:指极致(穷困)。⒁田猎:在野外打猎。在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项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活动,由于它要发动百姓驱赶野兽,各级地方官员都要准备物资和亲自参与,所以古人主张应该在农闲时候有节制地举行,以免扰乱正常的主产秩序。⒂羽旄:古代军旗的一种,用野鸡毛,牦牛尾装饰旗杆。旄,牦牛尾。⒃非其上:非,动词“指责”。非也:非,形容词“错误的”。

闻诛一夫纣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③?”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④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⑤,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梁惠王下》)

【注释】①汤放桀: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传说商汤灭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据传在今安徽省巢县一带)。②武王伐纣: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昏乱残暴。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纣自焚而死。③诸:“之乎”的合音。有诸:有这回事吗?④弑:古代把“臣杀君、子杀父”称为“弑”。⑤残、贼:伤害。

制民之产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①,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②,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③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④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⑤,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⑥。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⑦,奚暇治礼义哉⑧?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⑨。(《梁惠王上》)

【注释】①恒产:用以维持生活的固定的产业。恒心:安居守分之心。②放辟邪侈:纵逸放荡,行为不轨。“放”和“侈”同义,“辟”和“邪”同义。③罔民:张开罗网陷害百姓。罔,同“网”,用作动词。④制:规定。⑤畜:同“蓄”,养活,抚育。妻子;妻子儿女。⑥轻:容易。⑦赡(shàn):足,及。⑧奚:何。暇:空闲时间。⑨盍:何不。

孟子民本思想的五大贡献

相关阅读

  • 孟子民本思想的五大贡献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孟子思想,从周公的敬天保民,到春秋末年史墨提出的“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民本思想并没有得到更大的发展。他强调了“仁”在人心的固有性,基于他的性善论的主张,提出“人皆
  • 孟子上的第二课,与民同乐!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庄暴见孟子,第二堂课,孟子跟齐宣王聊音乐。这是受了齐国大臣庄暴的启发。有一次庄暴向孟子请教:我们大王说他喜欢音乐,庄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