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文章阅读 >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该书被后世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他是杰出的地理学家,发明了"飞鸟图"编绘地图方法,绘成的《天下州县图》图幅宏大,内容详尽,前所未见。

他是北宋时期优秀的军事家,研制新武器,制订新战略,大败西夏兵十余万人,收复六大要塞。

他还是杰出的外交家,有理有节,有勇有谋,智斗辽国使臣,使其放弃了对宋朝的领土要求。

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他取得的成就远不相称,生前在官场屡屡受挫,死后无人给他立碑,宋史也没有给他单独立传。

他就是沈括,一个建立了卓越功勋,做出了巨大成就,却因为道德瑕疵而饱受诟病的人物。

自幼好学,凡事喜欢刨根问底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自幼好学,在母亲许氏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沈括形象

沈括兴趣广泛,不仅读四书五经,对医药、军事等方面的杂书也广泛涉猎,而且喜欢刨根问底。读到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让他产生了疑惑:"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弄清楚这个奇特的现象,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迟呀!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大林寺桃花

嘉祐八年(1063),沈括考中了进士,初授扬州司理参军。治平二年(1065),调入京师,编校昭文馆书籍,参与详订浑天仪,并在闲暇时间研究天文历法。

小试牛刀,淤田治理盐碱地

熙宁二年(1069)二月,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领导熙宁变法。此时的王安石权势熏天,沈括有心依附,便极言新法之好。起初,王安石相当器重他的才能,但是很快就发现他巧言谄媚,不是正人君子所为。第二年,宋神宗有意委任沈括来主持保甲法的施行,王安石奏对:"沈括壬人,不可亲近。"将他排除在变法核心层之外。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王安石画像

朝中掣肘变法的势力很大,王安石急需延揽人才。对于沈括这样一个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人,王安石决定用其所长。熙宁五年(1072)九月,王安石派沈括担任汴河水利"专提举"。汴河水利工程包括疏浚和淤田两大部分,其中淤田是将黄河淤泥覆盖在两岸盐碱地上,使之变为良田。沈括亲自勘察汴河两岸共八百四十多里河段,首创分层筑堰新技术,筑成台阶形堤堰,引水灌注入内,淤田一万七千多顷。

捕风捉影,打苏轼的小报告

因为治理汴河成绩突出,熙宁六年(1073)沈括被提拔为集贤校理,奉诏详定三司令敕,继而被派为两浙路察访使,也就是替皇帝出巡两浙一带的钦差大臣。离京之前,神宗接见沈括,告诉他:"苏轼通判杭州,卿其善遇之。"那时,苏轼被王安石排挤到杭州做通判,但皇帝对苏轼印象不错,所以嘱咐沈括善待苏轼。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宋神宗画像

沈括是苏轼在崇文馆工作时的老同事,苏轼尽地主之谊,给予了热情接待。沈括也表现得非常热络,跟苏轼叙旧论故,还请苏轼手抄近期诗稿,留作纪念。在那个年代,这是朋友间常有的事,苏轼就抄了一批诗送给他。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文人相会

苏轼没有多心,沈括却是有意。皇上对苏轼的眷顾让他妒火中烧,从京城出来时就琢磨怎么整治苏轼一下。同时他知道王安石很不喜欢苏轼,整治苏轼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回京之后,他将苏轼的诗加以笺注,比如在《咏桧》的两句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下面,沈括笺注道:皇帝飞龙在天,作者却要到九泉去找龙,居心何在?随后,他将苏轼的诗册附在察访报告里,呈送神宗。

苏轼朋友众多,很快就得到了沈括打小报告的消息。但苏轼相信皇帝的英明,不会相信这种捕风捉影的忌谤之言,不仅没有当回事,还自嘲道:"不忧进了也。"意思是不愁没有人把的作品进呈御览了。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苏轼形象

然而,苏轼显然是低估了这件事的影响,他绝对不会料到,六年后,有人照葫芦画瓢,将沈括这套把戏学了去,害他差点丢了性命。

元丰二年(1079),苏轼转为湖州知州,随即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就是苏轼,不走寻常路,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乌台诗案

当时,变法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正处于胶着状态,以李定为首的新晋台谏官们,为了迎合新任宰相之一的王珪,就《湖州谢上表》连上四折,说苏轼闹情绪,"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对皇帝不忠,可谓死有余辜!宋神宗随即下令审理此案,苏轼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御史台关进监狱。经过四个月的"审理",御史台扒出苏轼"反诗"一百多首,将其贬官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不辱使命,宋辽谈判占得上风

熙宁八年(1075)三月,宋辽边界再生冲突,辽国要求以黄嵬山为界,重新划定两国边界。黄嵬山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山脉,北宋大臣几乎是一无所知。这时,朝廷有人说沈括曾主管司天监,对天文地理很有研究,宋神宗便命沈括出任谈判特使,既不能轻开战衅,也不能向敌示弱,接受无理要求。沈括不仅熟悉天文地理,连边界条约也清清楚楚,他向辽国使臣萧禧指出,按《澶渊之盟》约定,两国边界是白沟河,而非黄嵬山。黄嵬山在白沟河以南,是大宋的领土。萧禧不知道黄嵬山的准确方位,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只好无功而返。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宋辽谈判

次年三月,朝廷派沈括出使辽国,交涉划界事宜。出发前,沈括做了详细的准备,认真研究边疆地理,翻阅历史档案。在与辽国六次谈判中,沈括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辽国参与谈判的有时多达千人,甚至在幕后埋伏武装人员,对沈括施加压力。但沈括从容应对,把事先准备好的辽国文件拿出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驳得对手狼狈不堪。大宋历来重内轻外,外交上鲜有亮点,沈括不辱使命,凯旋归来,着实让国人兴奋了一把。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沈括画像

在出使活动中,沈括痛切感受到地图的重要,遂奏请神宗,编绘一套州县地图。当时绘制地图用的是"循路步之"法,也就是沿路步行丈量。由于道路弯弯曲曲,山川高低错落,用"循路步之"法绘制的地图与实际情形往往有很大的误差。沈括发明了"飞鸟图"法,也就是用飞鸟直达的距离绘制地图,有点像航空拍摄,使得绘制地图的精确度大为提高。

反复无常,弄巧成拙遭黜落

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多次请求辞相后,终获批准。吴充是王安石同年进士,又是儿女亲家,王安石就推举吴充代替自己,完成未竞的变法事业,没想到吴充政治主张并不完全与他相同。这时,沈括已官至掌理全国财政的三司使,想更上层楼。他瞅准了新任宰相与下野宰相之间的罅隙,觉得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就给吴充呈上条陈,历数新法的诸多不便。吴充把条陈藏在衣袖里,再呈神宗。本来这是密件,却被御史蔡确知道了,就给皇帝上了奏折,说沈括反复无常,前面刚说新法绝对不会扰民,现在又说新法的诸多不便,岂不自相矛盾?神宗早就反感沈括见风使舵人的一套做法,借机免去他翰林学士的官职,贬知宣州。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沈括形象

一年后,宋神宗打算重新起用沈括。蔡确再次上书,说沈括"反复无常,附会大臣,被贬不足一年,不宜擢升",神宗发下去的诏命又被撤回。沈括为自己玩的这种两面三刀的政治投机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战功卓著,因奉迎上司而前功尽弃

元丰三年(1080),沈括调任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知州。一个月后,又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指挥西北防务,抵御西夏入侵。

宋神宗之所以调沈括来指挥西北战事,是因为他了解学括的学习能力和把握机会能力。早在熙宁七年(1074),沈括就曾出任河北西路察访使,巡视北方边防,后又兼判军器监。他认真攻读古代兵书,精心研究城防、阵法、兵车、兵器等各门军事战略和战术,并编写了《修城法式条约》《边州阵法》等军事书籍,把一些先进技术成功应用到了军事上。他还深入民间冶锻作坊,研究新工艺,在他兼管兵器监的一年多内,精良兵器比过去增加了数十倍。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宋军在行军

此次来到延州,沈括立即抓住了西北局势的关键,组织青壮年练习武艺,奖励武艺出众的人,延州军民参战热情空前高涨。在迎击西夏入侵的战争中,沈括亲冒矢石,率师应战,在无定川击败敌兵十余万。到元丰五年(1082)四月,先后收复米脂、细浮图、吴堡、义合、塞门、葭芦六个要塞和城堡。沈括因军功被晋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享受超迁官阶的优待。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古代军事要塞遗迹

不知宋神宗怎么想的,这年八月,他派徐禧来替代沈括。徐禧刚愎自用,马上推翻了沈括原来筑乌延城的计划,改为筑永乐城。沈括明明知道徐禧的决策是军事冒险,却一味谄佞附和,并且积极实施。九月,永乐城刚筑成,西夏兵就大举来攻,宋军大败,损失军民无数,高永亨、李舜举等战将壮烈牺牲。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西北战事

虽然主要责任在徐禧而不在沈括,何况沈括前不久还立有大功,不应给予太大处分,然而,"乌台诗案"后,沈括的名声更臭了,朝廷派来调查的大臣都不为沈括说话。结果沈括被免除官职,贬为均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从此,沈括彻底退出了北宋政治舞台。

管制居住,完成《梦溪笔谈》

沈括在随州云禅寺过了三年孤囚一般的生活,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驾崩,哲宗继位,照例举行大赦,沈括得到秀州(今浙江省嘉兴市)团练副使的空衔,"不得签署公事"。"乌台诗案"以后,沈括的仕途几乎与苏轼一模一样,都是从大学士贬为团练副使,都是不得擅离职地,都是不得签署公事,原先的要员都变成了闲人。有人说风凉话,沈括是咎由自取,一报还一报!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沈括造像

元祐三年(1088)八月,沈括历时十二年,编订完成了《天下郡县图》,共有二十幅,图幅宏大,内容详尽,前所未见。哲宗特许他到汴京进呈,赐绢百匹,准许他在秀州境内自由行动。

第二年九月,朝廷改任沈括朝散郎,守光禄少卿,分司南京,沈括便移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筑"梦溪园"居住。他较少外出,也较少与人来往,并开始写一部笔记体著作。由于他不愿意涉及帝王私事、当朝得失、人事毁誉,乃至自身的仕途遭遇,所以内容多为记录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等自然科学的成就。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江苏镇江梦溪园

到元祐八年(1093),书稿基本完成,沈括给书起名《梦溪笔谈》。因为仕途的不如意,加上沈括对涉及人身利害的事情的回避,反而成就了一部伟大的科学著作,《梦溪笔谈》被后世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古本《梦溪笔谈》扫描件

备受冷落,死后亦饱受诟病

沈括老来备受朝廷和世人冷落,连老婆都动不动吼他一顿。熙宁二年(1069),沈括丧妻,续娶张氏。张氏父亲是京城朝廷命官,年轻貌美,刁蛮任性,根本不讲道理。有一次,张氏发了脾气,不依不饶,拽着沈括的胡子不放。沈括痛得拼命挣扎,结果胡子被拽掉,下巴鲜血淋漓,惨不忍睹。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各方面成就都非常突出,为什么备受冷落?

沈括塑像

绍圣二年(1095),沈括因病去世,享年64岁。无人给他立碑,没人给他撰写墓志铭,《宋史》也没有给他单独立传。自古以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都是做人做官的基本要求。无论文治,还是武功,以及自然科学,沈括取得的成就都很突出,却遭如此冷遇,全因他官场所为,令君子不耻。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沈括晚年开始审视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对过往的从政经历萌生出一丝"悔意"。但为时已晚,没有人可怜他,落到这步田地,只能令人扼腕叹息。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