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诗经》比《论语》、《道德经》还早的多,更应该用古文字的本义去理解,否则,很容易搞错。这句话的关键是对“初”和“终”的理解。
初,衣人(大)。古文字中,人有两个写法,人:是小人;大:是大人。衣:完全包裹在里面的,即非常贴合的。故,“初”字的造字本义是:凡事都只考虑自我需求的。
中华文化认为,天下万物的初始状态,都是先考虑自己的,但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外界和环境需求,很难生存,很难活得好。所以,必须学会从客观、从环境需求、从匹配角度看问题。
所以,初,虽然是客观事实,但并不是好事,因此,初级是最低级的、最原始状态的,必须往中、高级发展,才会有好结果。
因此,“靡不有初”的本义是:任由自我私欲无限扩散。
终,从匹配点分开,逐步走向终结;加“糸”,强调“相关的一切”;故,“终”字的造字本义是:凡事都越来越不匹配,越来越没发展前途,最终只能完结。引申,才是不再继续发展下去的终点。
因此,“鲜克有终”的本义是:凡事都与客观需求越来越不匹配,只能不断走下坡路,最终灭亡。
所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应该译为:凡事只考虑自己最合适,哪有不灭亡的道理。
其实,家庭婚姻,单位团队,国家社会,都是这个天理,凡事都只考虑自己最合适,干什么都不会长久,绝对不会有好结果。
所以,把这句话解释为“应该善始善终”,有点牵强,根本没说清楚私欲膨胀必然走向灭亡这个客观发展规律。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荡》,我们看上下文,整篇文章都是在讲老慢说的这个天理,借周文王的嘴,说殷商统治者是如何私欲膨胀的,所以必然导致灭亡。其实这篇文章就是在讲小邦周必然取代大邑商的天理、天命。想要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欢迎关注老慢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