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史上最精绝的一首写雨词,细腻如针尖弄墨,读完有雨点轻打脸颊!
从古至今雨水不停自天空落在地面,路过人间时被诗人发现了,被赋予情的特质,雨便不再是单纯的水分,而成为寄托情感的容器:春雨料峭,夏雨磅礴,秋雨淅沥,冬雨入寒。在这些丰沛的夜晚里,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人窝在自己的小天地,听一夜窗外雨,感受着两个世界的冷暖差别,便俨然有一种"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充盈。
雨,是文人墨客惯用的感情武器,仿佛那滴滴答答的雨点能够打入心脾,因而就可以成为倾诉心声的代言人。然而在小解寻找这些清丽的词句时,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律,不知是否恰当,暂且一起说与大家听听。
那就是唐诗话雨不如宋词细腻,而宋词中以《浣溪沙》为词牌名的雨词都格外的细微入骨!比如晏殊曰:"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胡铨曰:"但觉暗添双鬓雪,不知落尽一番花。东风寒似夜来些。"苏轼曰:"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以生活琐碎事入手,以笔端细微处见真知,这就是《浣溪沙》给我带来的感受。今天小解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首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称得上细腻如在针尖弄墨,每一丝笔触都美轮美奂,堪称写雨写愁的最精绝者!
来自于秦观的《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以浅灰色调下笔,描绘了一个女子于春阴清晨时分,独自游荡在小楼别院由所见所感,而生出的淡淡的春愁与轻轻的寂寞。秦观通过艺术性的眼光将生活常见的事物化作深闺女子的春日哀怨,因而读者看到的也变成了一层层纱、一段段情,一种深婉幽渺的意境环绕着我们。
在感怀秦观细腻笔触的同时,小解也在多方了解这种差别产生的艺术土壤,为何唐诗不能给予我们这样的感受呢?原来诗与词的格式并不相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有一千多种格式!这些格式也叫做词谱,也就是可以作为歌曲演唱的,所以只要一首悠扬的曲子能够令人产生多少的联想,就能有多少种心境在等待着词人去填满!
雨润秋山叶流丹,层林尽染陌上颜,晚亭菊香语花残。希望大家在看完小解的解读后,亦能够"自在飞花轻似梦",遣散"无边丝雨细如愁",从雨声里获取余生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