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写:“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序》言:“拙目张怀瓘《画品》,断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
严羽《沧浪诗话》写:“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又曰:盛唐诗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言有尽而意无穷。”
无论是在诗论还是在画论中,品鉴一个作品之优劣,都要看其是否有兴味、不匠气;看其是否有神韵、见意境;看其是否有韵外之致、有象外之意,能让人持续心旌摇荡、流连吟诵间唇齿生香。古代常在画上题诗,亦有因诗之意韵涵味无穷而作画为之写形,诗画一体,自古难分。
现下的诗词品鉴常常印满字,偶配一插图也拙劣不堪,而画册则是以画为主,在介绍画中内容和意境时则语焉不详,古人诗画同赏的风雅如何能在现代被延续,或许需要做一些尝试。
最近,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了《藏在名画里的唐诗》与《藏在名画里的古文》,其中《藏在名画里的唐诗》取颇具典范意义的诗人的代表诗作配以66幅与诗作意韵、内容相关的历代名家的画作,并附有点评。《藏在名画里的古文》则是选取《古文观止》中最精要者,并同样配上古画,诗、文、画,雅致合宜,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
《藏在名画里的唐诗》与《藏在名画里的古文》书封。
“流连山水,点染风景”
王渔阳论诗,主于神韵,故所标举,多流连山水,点染风景之词。一首诗中的神韵之句往往在写景,触景方可生情,而有景,情也更可以落到实处。
书中选柳宗元的一首《江雪》,并配以北宋范宽的《寒江钓雪图》。《江雪》一诗,可谓横绝,读之便有寒意。《藏在名画里的唐诗》评赏其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天地静穆、万籁无声的效果,而「独钓寒江雪」的渔翁所呈现出的孤傲不屈的性格特征令人印象深刻。”而范宽之画,只在画面中独辟一角,一枝虬曲的松柏自棱棱巨石中伸出,冷寂的江面上渔翁佝偻着背、一身蓑衣,远处一片狭长的涯岸,树与石的留白处正是皑皑大雪。渔翁究竟是在钓鱼还是钓雪已不重要,斟酌于诗意固然重要,而更为重要的则是品味字面、画面之外的无穷韵味并培养美的鉴赏力。
北宋范宽《寒江钓雪图》。
康熙四年,“清初四王”之一的王时敏已经74岁,他有感于杜甫诗歌中的沉郁悲凉,由杜甫诗意衍生出画意。
王时敏曾自白:“迩来画道衰谮,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救挽。”由此他力求摹古,承续着黄公望、倪云林、董其昌的衣钵。本次书中所选的为其《杜甫诗意图册》,该图册十二开,每开隶书杜诗二句。下图为第八开,王时敏自识:“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画中山水苍润奇崛,山径、茅屋掩映于林中,墨色,树木、染石、点山厚珉浓密,有一种人气泞序之感。
白彬彬注解此画对应的杜甫之作:《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的评注写道:“此诗作于宝应元年,杜甫居成都草堂之时。
颈联写草堂的幽寂景色,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黄生评曰:“极喧闹事,写得极幽适,非止笔妙,亦由襟旷。”一首诗中常有可照亮全篇的神韵之句,而纵观《杜甫诗意图册》十二开,题画之句如“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诗中之境或高远、或幽微、意象丰沛且色彩鲜明,王时敏的画与杜诗交相辉映,一供驰目、一供骋怀,可谓兼善。
《杜甫诗意图册》第八开
邵盈午说:“王诗敏是清代的一个画家,他认为杜甫诗中的许多东西是我们想象中和我们现实中没有的,他想在绘画之中能够把绘画的意境和杜甫诗的现实意境和他想象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他有感而发,王诗敏他的画风在清代是一个规律或者是一个范式,他用他的范式想解决唐诗中最经典的范式,所以是范式与范式的对话,所以说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因为杜甫的诗老辣生硬,很难理解,他想在这个当中寻求一种平衡,在诗境在文采和诗采得到一个平衡。”
为散逸在历史中的古人写形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中所描写的女神让人沉迷,而“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语》中描写的嵇康亦让人好奇。
《益州名画录品目》谈道:“大凡画艺,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为文献中有记载的人物画像很见画家的水准,如洛神之飘摇,如李白之洒脱,如寒山拾得之隐逸,如诸葛亮之机敏,如何将人物之“神”灌注到人物小像中,如何将画家本身的精神气质与襟怀寄托融于画中,都是画家所要思考的。
如《藏在名画里的唐诗》本书中所选的丁观鹏临顾恺之《洛神赋图》,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洛水女神衣袂飘飘,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一种无奈的“怅盘桓而不能去”的离情充斥其中。而顾恺之也非常强调“悟对通神”的情感沟通,如画中人物眼神相对,曹植对洛神始终以仰视的视角等。
宋摹洛神赋图卷局部
《藏在名画里的古文》所收的第三篇为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此文被称“魏末骈文之冠冕”,而嵇康所代表的“龙性谁能寻”的高洁形象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种人格形态。中国诗学研究所所长、本书的评注者邵盈午在文末品鉴中写:“出以笔札,则峻直犀利而不失简括隽雅,于娓娓清言中寓有冷嘲热讽,于婉转譬喻里妙语解颐
文字腠理间强烈地透发岀一种因人而殊的狷洁、清峻之气。”
为此文所配的为唐末画家孙位的《竹林七贤图》,该图为残卷,只能看到阮籍、刘伶、王戎、山涛等四贤。邓椿《画继·杂说》认为:“画之逸格,至孙位极矣,后人往往益为狂肆。”人物分别坐在华丽的花毯上,不同人物之间以礁石树木相隔,环境静穆幽雅。孙位将他们各自的精神状态和人物细节都刻画得恰如其分。
鲁迅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在诗文的赏析中,唯有以“意美”“音美”和“形美”共同营造情境,才能更好地感知到诗中之境、文中之蕴。
《竹林七贤图》局部
舍筏登岸 触处皆春
《藏在名画里的古文》属于中国画报出版社打造的“藏在名画里的中国”系列之一,该书的主编薛晓源为书中的每篇古文都找到了相应的传世古画,如我国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多幅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机构的名画手迹。
本书的注解者、中国诗学研究所所长邵盈午在谈道:“在本书的注释上,考虑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普及性读物的特点,故力求简明扼要,不作烦琐的字词考辨。赏析古文,要使读者舍筏登岸为上乘,以删繁就简,力图在把握全文之严针密线直曲显晦的基础上,求契作者之初心,体悟意匠之所在。”
苏曼殊曾慨叹英译李白的诗句“长安一片月”之难,而文白对译也并非易事,如杜甫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个中的韵味,似乎无法言传,因而只能以心与古人相通,以雅正的白话文出之。
在具体的注解中,邵盈午也很注意抓文眼、写最该要处。如《阿房宫赋》的注解中,他写道:“本文结穴处,以一哀字作全篇主骨,妙在笔笔阿房,字字过秦;字字过秦,而笔笔警唐,尽情痛悼”,抓住一“哀”字为文眼。而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注解中,邵盈午写:“作者从一夜字着眼,为析全篇立干,极言行乐须当及时。主骨既立,故作者写景则曰「烟景」,写赏则曰「幽赏」,写醉则曰「醉月」,总不失一夜字,极得尊题之法。”找到“夜”为文眼,最快而最准确地找到读者进入古文的路径,以一字系一文之要领,使读者漫步其中时不会如坠云雾。
《藏在名画里的唐诗》也由薛晓源主编,由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博士白彬彬注解,该书不但收录了一般选本都会选到的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家的名篇,还特意选取了一些相对而言知名度没那么高的作品,如鱼玄机的《赋得江边柳》、寒山的《三字诗六首》等。
内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