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世人皆骂严嵩,媚上误国,专权贪赃,结党伐异。杨继盛上《请诛贼臣疏》,痛举严嵩几大罪状;王世充著《嘉靖以来首辅传》,对严嵩极尽其为奸乱国之述;清张廷玉主持修编的《明史》,更是把严嵩放入了“佞臣”之序,为明朝六大奸臣之一。
即使在今天,关于严嵩的各种小说,杂谈,影视剧创作,其形象也多以权奸的面目出现。如此天怒人愤,大家难道就不好奇严嵩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朝堂之上的大人们,是不会懂小人物往上爬的心酸
严嵩五岁开学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中进士。二甲第二名,全国第五。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好了。按照明朝的传统,严嵩进了翰林院,成为了一名庶吉士。这个身份是什么概念?明朝中期以后,所有能够进入内阁的大学士,几乎都是庶吉士出身。二十五岁的严嵩,不得不得说其前途光明。
然则命运总是爱开玩笑。紧接着,严嵩的母亲去世,严嵩大病一场,辞官回家。这一走,就是十年。
正德十一年,严嵩应杨廷和之邀,再次出山为官,还是在翰林院做编修。正德十三年,混了个传旨的差事。正德十四年,被外派到江西,正好赶上宁王叛乱。正德十六年,41岁的严嵩又去了南京翰林院。一个原本前途无量的二十几岁小伙,兜兜转转,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居然混到了南京翰林院。接下去严嵩就应该是混吃等退休了。
这时候命运又来捉弄他了。新皇继位,嘉靖一来就搞“大礼议”,当时充当嘉靖对抗群臣的打手中有一个人叫桂萼。对,他就是张璁的搭档,同时也是严嵩的同乡好友。随着嘉靖开始在“大礼议”中逐渐占据上风,张璁,桂萼等人也水涨船高。严嵩很快就被调入北京,这次给了个好职位——国子监祭酒。什么概念?你就当中央党校校长好了,事实上,明朝的国子监其职权还要大一点。后来的徐阶,张居正,都在这个位子上干过。
自此,严嵩官运开始亨通。嘉靖七年,升礼部右侍郎;嘉靖十年,升南京礼部尚书。到了嘉靖十七年,严嵩已经是礼部尚书了,没有南京这个前缀。而也就在这一年,原本已经过去的大礼议又重新发酵,因为嘉靖打算把生父放入太庙供奉,这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叫:称宗祔庙。
如果在嘉靖继位初期的大礼议,是杨廷和等文官集团逼嘉靖不认自己亲爹,嘉靖是占据了道德高地的,那么这次嘉靖把亲爹放进太庙,的确有违礼法。太庙只供奉皇帝,嘉靖的爹又没做过皇帝。身为礼部尚书的严嵩自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当嘉靖揭穿了严嵩耍两面派试图蒙混过关的伎俩,逼严嵩必须表态站队的时候,严嵩毫不迟疑地选择了迎合嘉靖。当严嵩发挥了自己雄厚的文学功底,大笔一挥写下《庆云颂》和《大礼告成颂》迎合嘉靖观点的时候,严嵩接下来的道路已经被注定了。嘉靖会开始高看他,群臣会开始鄙夷他,这一年,严嵩五十八岁。
朝史暮想觉得,宦海沉浮几十年,始终不得大志的严嵩,其最后真正开始腾飞走的也是迎合嘉靖的路数。严嵩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张璁是这么做的,夏言也是这么干的,为什么到了严嵩这,所有人都开始骂他?不要说什么道义是非曲直,本质上他们是没有区别的,凭什么严嵩做了,后世却开始区别对待?
你就去看历史上那些个小人物,哪个发迹起家不是多少带着点为人不屑边缘行径,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清清白白。严嵩所为,就是文人败类了?明朝那些不怕贬官,不怕廷杖,甚至不惜死谏的文官们,他们所谓的“骨气”之下难道就没有不为人知的阴暗动机?
一个年近60的老人,如果他选择遵从正统道义,对抗皇权,我们可以赞美他的风骨气节;如果他选择迎上逢和,为自己活,我们是不是也能给予基本的理解而适当收敛我们的唾沫。
为什么嘉靖选择了严嵩
嘉靖朝的首辅在历史上算是比较出名的了。先有杨廷和,后是张璁,接着是夏言,之后就是严嵩,还有晚年的徐阶。
朝史暮想在之前的文章里有提到过嘉靖执政风格的转变,和嘉靖的心理转变有巨大的关系。前期的勤政革新,到后来的怠政修道,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严嵩作为首辅掌权,主要是在嘉靖怠政时期。
杨廷和不用多说,前朝老臣。一上来就给嘉靖小鞋穿(大礼议)。也赶上了嘉靖想做明君,想出政绩的时候,杨廷和为嘉靖朝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张璁是“投机”上来的嘉靖死忠粉,在成为内阁首辅后,继续推行嘉靖新政。
本质上,张璁和杨廷和都是传统的文人为官,都是想做些事情出来的。所以杨廷和忙,张璁忙,嘉靖也跟着忙。杨廷和不是嘉靖能轻易控制的,所以之后杨廷和自己走人了。张璁算嘉靖嫡系了,可实在太能结怨了,心眼也小,和同事们关系处得太差。而当嘉靖有心提拔夏言的时候,张璁居然打算直接整死夏言。所以张璁不通“圣意”,走人也是必然的。
夏言呢?夏言有才学,有能力,也是嘉靖一手提上来的。可夏言做了首辅之后,太过孤傲。孤傲到动不动就拿文官集团去压嘉靖,还对嘉靖的事情指指点点,公然质疑领导品行和兴趣爱好。这不就是找死吗?所以夏言成为了明朝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杀的内阁首辅。别说严嵩捣鬼,要是嘉靖心里没想法,严嵩也怂恿不了。
到了严嵩了。严嵩最大的特点是听话,听话的同时还能给嘉靖挡事情。嘉靖执政的后半段,基本上就是躲在西苑里修道炼丹,但暗地里依然掌控着朝局。严嵩非常明白自己的定位。
第一,嘉靖的兴趣爱好,是必须支持的。
第二,嘉靖给的脸,必须要兜着,就算掉地上了也要赶紧捡起来戴上。
第三,嘉靖是不能犯错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的锅。
第四,嘉靖是不能轻易被外界打扰的。嘉靖很满意自己之前新政的成果,现在只想过几天舒心日子,所以朝堂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就处理了,处理的同时还要尽力维持嘉靖留下的局面,绝对不能表现出自己贪恋权柄的迹象。
锐意改革是作死,嘉靖会问你想干嘛?统御群臣更是找死,嘉靖会觉得你在架空皇权。只有适当做事,而又不断被人攻击,嘉靖的心才安稳。你就说严嵩这首辅做的有多难吧?
最近热播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关于圣人打算去骊山隐居,让右相林九郎总揽朝政之事,林九郎有过这么一句话:
今日若圣人彻底让渡皇权,我唐便开了天地新法。君臣明暗配合,君以相为盾,以守为攻,无为而治。至此,无对无错,无功无过,无善无恶......如此更可摘去诸位臣工在圣人面前的表演之状......
从严嵩和嘉靖的情况来看,难道就没有这层意味吗?
嘉靖要躲起来享清福,怕朝局乱,严嵩能主事;怕被架空,严嵩政敌众多;怕被人指责,严嵩能挡箭;怕修道中阻,严嵩迎上支持;乏了,严嵩能陪着聊聊天;有想法了,严嵩会第一时间去执行,换做你是嘉靖,这样的首辅怎会不用?
先南后北,抗倭的重大胜利和严嵩密不可分
戚继光,俞大猷是嘉靖朝著名的抗倭名将。提拔重用其二人的是南直浙总督胡宗宪。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胡宗宪在整个东南抗倭中起到的重大作用。从战略规划,将帅用人,资源调度,编练新军,建立海防,完备体系种种事宜,无不是胡宗宪亲自操刀。而胡宗宪又是严嵩义子赵文华举荐的,说胡宗宪是严嵩派系的人,并不为过。
嘉靖朝外患,是北虏南倭。而对于北面的蒙古,朝廷一贯的策略是隔绝,防御为主。后世很多把这项政策归结到严嵩的不作为上,是其乱政的一大表现。当“庚戌之变”(俺答汗率部兵临北京城下)发生后,众人对严嵩的愤怒也到达了顶点。
朝史暮想认为,对于蒙古的政策,严嵩更像是受气的小媳妇,两头不讨好。嘉靖曾经不止一次提出过要学习朱棣,去北边巡视边界,被严嵩劝住了。说实话,就嘉靖朝当时的军力,和北边蒙古硬杠,还主动“亲征”,搞不好就是另一次的“土木之变”。
严嵩把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南边抗倭上了。当时的情况是,北边的蒙古犯边,河套地区已经事实上不受明朝掌控。朝廷只能选择龟缩,避免与蒙古的正面冲突,而把大量财力物力往南边倾斜,解决倭寇问题。北虏南倭,不可能同时解决。严嵩选择了先南后北的政策。
又有朋友说了,抗倭胜利的时候,严嵩已经倒台了。那看一下时间线。明军开始进攻双屿岛是在嘉靖27年,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在嘉靖43年。严嵩做首辅的时间,恰恰是在嘉靖27年到嘉靖41年,这中间的时间,严嵩全程只是在打酱油吗?
你就看胡宗宪在东南一带做的事情吧。截留中央税款,编练民团,擅自和汪直和谈,大量任用嫡系将领,这些事情,要是没有严嵩给担着,胡宗宪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严嵩不但压住了众多对胡宗宪的弹劾,并且多次派人巡视江南盐政进行创收。多出来的银子绝大部分都投进了胡宗宪的抗倭大业里。还有胡宗宪能够调动江南,江北,浙江诸多省份兵力协同抗倭,你真的以为就靠他一个总督的头衔就能办到?
我们历史上的史家,有时候总是会选择性失明。赞誉戚继光,俞大猷的抗倭功绩,却轻描淡写地说胡宗宪趋炎附势,钻营媚上,而如严嵩之类的“奸人”,则更不可能把抗倭胜利如此重大的功绩与其挂上丝毫联系。
当东南抗倭取了的重大的决定性胜利后,朝廷就把戚继光等人连同其编练的新军调往北面。在重新把大量资源倾向于防备蒙古犯边问题的时候,北部的边患立时得到了巨大的缓解。这也证明了严嵩先南后北战绝的正确性。
严嵩的专权,贪腐和倒台
说严嵩祸乱朝纲,权倾朝野的,一定没有读懂明朝这段历史。朝史暮想说过,从嘉靖朝开始,出现了一种强人政治格局。随着内阁权力日重,内阁首辅开始事实上往宰相的性质靠拢。在方针制定(票拟)和施政上,有非常巨大的权力。
但即使如此,明朝依然难以出现一人独大的局面。因为内阁所有的权力都是依附在皇权上的。再加上明朝皇帝各个都善于怂恿文官集团内斗,谁做了内阁首辅,谁也就成了政治旋涡的中心,各种明刀暗箭是接踵而来,明代大臣那种不畏权势,敢于直谏,为了“名留青史”六亲不认,万物可抛的“骨气”,真不是谁都能应付得来的。
严嵩真的能大权独揽?明史有云:
帝虽甚亲礼嵩,亦不尽信其言,间一取独断,或故示异同,欲以杀其势
看,嘉靖自己就非常注意时刻敲打严嵩。严嵩曾经想安排一个亲戚进入工部做个小官,兜兜转转大半年,好不容易搞成了,最后被人捅到嘉靖那里去了,结果这名亲戚立马收拾铺盖滚蛋。这事,你能看出严嵩权倾朝野?要知道即使严嵩一派实力雄厚,但朝中还有徐阶,裕王,景王等诸多派系存在。权倾朝野?其他人都是吃干饭的吗?
那严嵩贪腐呢?。明朝骂严嵩贪腐的,绝大多数自己屁股也不干净。严嵩贪吗?肯定贪。不过大明朝几个人不贪?英宗时期的三杨不贪?武宗的杨廷和不贪?万历的张居正不贪?严嵩的对手同为内阁大学士的徐阶不贪?严嵩任首辅十余年,徐阶只做了六年,而徐阶田产居然是严嵩家的15倍!怎么没见人骂徐阶?
你说人家贪污,这没问题。但是说贪污就说贪污,你倒是骂得客观点,全面点,别指向性这么明确,给人欲盖弥彰的感觉。而封建时期朝臣的贪腐,对于君王来事,是持默许态度的。为什么?你贪,说明胸无大志;你贪,就有了随时拿下你的理由。
至于严嵩最后的倒台,朝史暮想认为并不是徐阶如何隐忍后发,而是嘉靖准备动手了。当然期间,徐阶是做了嘉靖的打手。为什么嘉靖决定放弃严嵩了?
嘉靖老了,身体每况愈下。严嵩虽然年纪更大,但是精神状态明显好过嘉靖太多。再加上严嵩之子严世蕃,明显没有学到老子的沉稳内敛,飞扬跋扈,到处惹是生非,使得嘉靖不得不为后继者开始考虑。不论从心智,能力,谋略各个角度,嘉靖的儿子都不是严嵩,严世蕃的对手。
再加上严嵩在朝中积威日久,内阁票拟之事又独断专行,嘉靖恐其死后,严嵩势大难控。这时候,一直被嘉靖养着作为第二梯队的徐阶揣摩到了圣意,各种关于严嵩的黑材料开始递到嘉靖的办公桌,严嵩下课已成定局。
我们读历史,其实很多观点很容易被原先的固有认知所影响。而这些原先固有的对人事的定性,很多又是前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编撰出来的。严嵩的奸臣形象,与其政敌在史书中的诋毁有关;也和王世充和后世文人在各种笔记,杂谈,书札的脸谱化描述密不可分。
朝史暮想不是想给严嵩洗白。对于严嵩的功过是非,孰奸孰良,大家一定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朝史暮想只是在这里阐明一个态度,我们读史,万不可盲目跟风,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历史。
黄河水浊,亦可灌溉;长江水清,亦有洪害。
朝史暮想,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