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作者:隔水樵夫
前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在安徽,有一个县份与国咸休,并且有着“改革首县”的美誉,她就是肥西县。应该说,2019年也是肥西置县70周年。只是,关于肥西置县,多年来未获足够重视,考订阙如,实在是“兰台一憾”(按:兰台,这里代指肥西档案和史志部门)。
壹 | 置县时间
在《肥西县志》(1994年版)和一些比较正式的文字介绍里,一般都会提到:肥西建县较晚,于1948年建县;也有说是“1948年底建县”的。
那么,问题来了。“1948年底”,这毕竟还是分辨率太低了。难道这么晚近的历史时刻,肥西档案里就不能“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了么?更何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肥西编纂首部县志时,或尚有知情人在世,为何不能深入采访、详加考辨一番呢?
后来,偶然间看到一段关于“官亭起义”的回忆文字,基本弄清了状况——
1948年12月28日,在皖西三地委领导下,由龚衡军掌握的地方武装2000余人(一说是1000余人)在官亭起义。旋即,在起义地点江夏店杨新圩举行大会,会上由皖西地委负责人唐晓光(舒城籍)宣告:成立肥西民主县政府。
读此一则史料时,能感受到大时代的气息是那么鲜活。而肥西的置县,以及合肥的解放,又是那么的有“地方特色”……只是,此则史料近乎孤证,或许正因为如此,1994年版《肥西县志》里才会语焉不详地一笔带过,写道“1948年底”的吧?
“肥西县”作为一个行政区划名,实首次提出于杨新圩。然而,如果据此就认为“肥西建县于1948年”,似乎又不是严谨而妥帖的。理由如次:
1、至迟1947年,已建立“中共肥西县委”,时为地下党组织。只是这个“肥西县”,尚属于党史范畴。
2、不同于今天,还有揭牌仪式什么的。狂飙突进的发展形势下,往往大行不顾细谨。
可资采信的是,“肥西民主县政府”的印信,正式启用的日期是:1949年1月8日。以此,肥西作为一个县份的诞生,应以此为纪念日,较为合适。
作个通俗的譬喻,这跟老百姓生孩子一样。当孕妇被推进产房的那会儿工夫,无论其家给孩子预拟了什么名字,“狗剩儿”也好,“STEVEN”也罢,总不能说孩子已出生。院方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里,是断不会以进产房的时间为出生时间的。换言之,1948年底,“肥西县”还只是一个“躁动于母腹的婴儿”……实际上,早在1948年5月,中共皖西三分区已委派郭崇毅(民盟盟员)任“肥西南办事处”主任。办事处设在六安县双河镇。此安排,可视为肥西置县的雏形或初稿。
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此肇端。此,或为设立肥西(南)办事处的决策背景。因为至1948年春,天下大势已然泾渭分明。素称“江淮首郡”的合肥县,西倚红色大别山,正静水流深,曙光熹微。虽然,地理上肥西与当时的中央前委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山悬水隔,但就民心所向暨上下同欲而观,是同频共振的。
时代的脉动在肥西,昭然清晰,毫不滞后。
贰 | 县名溯源
一说起肥西,即使从没到过肥西的人,往往都晓得一句俗话:“从肥东到肥西,买了一只老焖(母)鸡,拿到湖(河)里死一死(洗一洗)……”这句俗谚,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况味。本地人常用来自嘲方言之土,一笑之余又觉得有点儿亲切;外地人可得以了解合肥地理,懵懂中似还带点揶揄……不管怎样,这一句渗透力很强的,庶几乎无远弗届。
然而,如果潜心地去读一读史志,你会发现:“肥西”作为一个独立的词汇,已有近150年历史了。追本溯源,原来县名昉自一座书院——肥西书院。
世人那复计西东?风雅从来不附庸!清代嘉庆《合肥县志》里,今属肥西的三河,已经“米廪比栉,商贾至负贩不竭”,相当繁盛。左辅修志的时间是嘉庆七年,即公元1802年。第二年作的序言。可以确定的是,嘉庆时期有南乡、西乡,尚无“肥西”这一称谓。
清同治元年(1862),淮军在安庆成军。由于淮军的主力来自原先合肥西乡、南乡一带的团练乡勇,故而后来的淮军将领多出自合肥西、南乡(也是肥西置县初期的区划范围)。据淮军史料,肥西县目前已知本籍淮军将领参将衔以上人员有81名,其中提督衔以上者有35名。民间也有“九十里十八镇台”之类的说法流传。
镇台,指称的是总兵,其统辖的镇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故有人认为:是职相当于现今的军分区司令员或军长。正是因为有着如此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才使得肥西书院的创办成为一件应运而生的事情。
简略地说,办一间书院的idea(创意),源自刘铭传,并且得到李鸿章、张树声等的支持,以及西乡众将的襄助,于是好事遂成。值得一提的是,李鸿章为这座书院题赠了匾额,左宗棠题赠了书院名和门联,刘铭传也撰长联以志初心。
不知打哪儿起,传闻湘淮不和,也许是有其龃龉时,但至少从肥西书院的创立这件事来看,左与李或刘都不是小儿女情态。李鸿章借欧阳修在颍州的故事,将明伦堂题为“聚星堂”,既寄望士学益茂,又隐喻将星云集,区区仨字,很是蕴藉。巧的是,李后来也获赠谥号“文忠”。左宗棠化用《醉翁亭记》里的句子,题:
林壑西南美,风云天下交。
虽只是一副短联,已可窥见其襟度恢宏和功底深厚,赞美又不溢美,文采斐然!可惜的是,左的墨迹今已不存。
刘铭传属望最为殷切,所题楹联意味深长,颇耐咀嚼。清同治十年(1871),肥西书院肇建于马跑寺旧址。那一年辛未科考,殿试金榜里还有一位张佩伦(延伸阅读:清史揭秘:慈禧太后为何宠爱李鸿章女婿张佩纶?张佩纶又是何人?)……
纵观刘铭传平生,办书院也不止一所,包括抚台期间都有办学活动。幼习干戈的刘,可能深谙“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无论居乡赋闲,还是莅政理事时,都是很重教化的。
办学之初,肥西书院还有可能曾得到全椒薛时雨、和县鲍源深等人的协助,录以待考吧。
这一座书院还有许多待解之谜,比如清末废科举时书院是什么样子的?抗战期间是怎么度过的?解放初期又是如何由私立向公办转换的……且听下回分解!
- 作者:隔水樵夫(「出外龙舒人」创作者群)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