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导读: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与几个好友在密州(今山东诸城)的超然台上饮酒赏月。
这是苏轼担任密州知州的第三年,也是他在这里生活的最后一年。对于即将卸任的苏轼来说,他的心情是矛盾和复杂的。
在宾客们的觥筹交错中,苏轼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在创作这首词时,已届不惑之年,在此之前,他的人生都经历了什么?而这首943年前的旷世佳作,仅仅是为了怀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吗?
一、少年得意、鲜衣怒马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眉山位于长江上游,风景秀丽,人文荟萃,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之地。
“唐宋八大家”中,苏轼、苏辙与父亲苏洵占了仨。而在离眉山不远处,还诞生过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等大家,真可以称作是古代中国最富有文采之地。
《三字经》里有一句话,“二十七,始发奋”,说的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
苏洵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型。他年少时不喜读书,直到妻子怀了苏轼后,才开始发奋学习。
天才就是天赋异禀,苏洵虽然起步较晚,但“加速度”快,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家。在他的悉心培养下,苏轼、苏辙兄弟俩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更“要命”的是,苏轼的母亲程氏也是一位精通儒家经典的文学青年。在她的教导下,聪颖好学的苏轼甚至能背出《汉书》这种大部头,潜移默化之中,忠君爱国等儒家思想就植入到了他的头脑之中。
公元1057年,20岁的苏轼进京赶考,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了另一位北宋大文豪欧阳修近乎“狂热般”的认可,他如是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出一头地也。”(《与梅圣俞书》)
得到文学泰斗的猛夸,苏轼自然很快在京城驰名。在经历了为母守孝三年之后,他终于踏上了自己的仕途。
二、中年惆怅、屡遭排挤
苏轼踏上仕途时,北宋已近晚期,冗官、冗员、冗费问题严重。他为此写了大量文章,针砭时弊,提出自己的建议。
宋神宗即位后,意图大有作为,恢复汉唐旧疆,他任命王安石主持了变法。虽然同样想要解决北宋面临的诸多问题,但苏轼却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同。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因为与变法派不合,苏轼屡遭排挤。于是他上书请求外调。
宋神宗本来想授予他知州一职,但被王安石所阻,二人最终采取折中的办法,让苏轼前往条件比较好的杭州做通判。此时,他34岁。
曾经年少轻狂的苏轼,是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杭州的,而美丽富饶的杭州,显然是个“治愈系”。苏轼在此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等婉约华丽的词句,彰显了自己的一派大好心情。
在结束了三年杭州生活以后,因为弟弟苏辙在济南任职,苏轼又申请到离济南不远的密州工作。
此时已年届四十的苏轼,心情却是郁闷的。他在写给苏辙的《沁园春·孤馆灯青》中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想要把自己平生所学,“卖与帝王家”,何其难也。
而不同于的富庶的杭州,当时的密州还是荒凉偏远之地。而且,当地官吏为了讨好朝廷,甚至故意瞒报了严重的蝗灾,更使密州百姓苦不堪言。
苏轼到任密州知州以后,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减免本地税赋,一方面积极组织赈灾,体恤百姓。两年多下来,他在密州干得有声有色,深得民心。
尽管密州的生活显得如此平淡,但苏轼的雄心壮志不曾消失。
有一天,他外出狩猎,把自己幻想成为一位勇猛无比的战将,于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远离朝廷的苏轼,其实一直在关心国事。当时,西夏数次侵入宋境,而北宋的还击软弱无力,几次丧师辱国、失地赔款。
所以,苏轼虽然远在密州,却幻想着能像80岁始受重用的冯唐一样,再次被朝廷征召,即使是被安排上阵杀敌,也在所不惜。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正月,40岁的苏轼梦到了自己的亡妻王弗。王弗16岁时与19岁的苏轼结婚,11年后,她因病去世。与王弗一起生活的11年,也是苏轼人生中最昂扬向上的一段时光。然而王弗死后,苏轼开始仕途坎坷,人生失意。
因想起亡妻而肝肠寸断的苏轼,在密州的冬天里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从爱情的角度读这首词,就已经让人感到凄凉与沉痛。而如果结合苏轼一生的宦海沉浮,更有种说不出的惆怅。
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雍熙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对酒当歌,喝得酩酊大醉。
在离开杭州以前,苏轼原以为到密州任知州,可以跟在济南的弟弟苏辙更近一点。没想到的是,在密州已近三年的他,仍然没有见到弟弟,他们俩已分别了七年。
于是,面对着中秋节的月亮,苏轼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在解释这首词时,很多人只认为这是他思念弟弟苏辙而作,但从这首词前的小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并非如此:“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辙字子由)。”
一个“兼”字,就表明了怀念弟弟,并非这首词的主旨。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的是中秋赏月,以及他本人的现实感受,而词到了下阕,才真正进入到主题,也就是词人的真实所思所想。
“不应有恨”是词人在自己说服自己,人生哪里都有不如意,天上之月都有阴晴圆缺,更何况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呢?
很显然,这里的“悲欢离合”,就不单单是指他与弟弟之间的分离了,还包括他被迫远离庙堂的无奈,和对朝廷的矛盾心理。
词的最后,苏轼自我安慰说:既然事情已经如此,那就不妨顺其自然,让我们共有的明月,突破一切时空限制,把彼此分离的人,再次联系在一起。
这里“共婵娟”的对象,也不仅仅指与弟弟团聚,还表达了苏轼想再一次立身朝廷,为皇帝效力的心愿。
试想一下,此时的苏轼才刚满40岁,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如日中天的年纪,虽然彼时他被贬谪到了外郡,但他毕竟不是“池中之物”,早晚要重新上天。
而再联合上面《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我们更加可以断定,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苏轼表达的一样是期望尽快回归朝堂、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再反看“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句话,就应该理解其为“不知道现在朝廷里面如何风云变幻”的意思了。
结语:南宋文学家胡仔在他的《苕溪渔饮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千百年来,古人今人关于中秋的诗词,可能不下万首,但惟有苏轼这篇无出其右。
然而,它可能又是被误读最多的一部作品。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不光是在思念弟弟,更是在思念一直让他魂牵梦绕的朝堂。
参考资料:《与梅圣俞书》、《苕溪渔饮丛话》、《苏轼密州词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