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喵可喜欢捉蜻蜓啦~听到这句诗,仿佛嗅到雨后空气的甜香,在寒冷的冬日里带来春天般的慰藉。听说这一次,有一位美女姐姐还用这首诗唱了一首歌呢!点击文章链接查看原文音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1MTA2MjI1Mw==&mid=403399703&idx=1&sn=22001ca632921e8c642dcbfd49417b88&scene=1&srcid=0124gHTefCzKkNuuuS2ZmJiX&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周末读诗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爱的寓言
钱钟书先生对杨万里有一句特别精辟的评价,说他努力和自然界“重新建立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宋诗选注》)。这个评价,用在这首《小池》上最为恰当:小池里的每一个景物,都是彼此关爱疼惜的,就像一个小家庭一样,而作者本人,也深深陶醉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员,用自己的爱心去观察它们。
质朴相守的爱
“泉眼无声惜细流”,这是岩石对泉水的关爱疼惜。“无声”,既是呼应着“细流”,因为泉水很细,声音轻微;同时,“无声”也是爱的表征,喧闹的爱是哗众取宠,无声的爱才是沁入心扉、落在实处。而对于岩石和泉水而言,怎样的爱才是最踏实的呢?那就是岩石只露出小小的一道缝隙,让泉水一点一点地出来,就像一位母亲轻轻地抱着孩子,让他轻轻地呼吸一般。这样,“无声的爱”又归结到“细流”上了。
所以,这第一句的诗眼在“细”字上。杨万里看到了“细”,在“细”上做文章,引申出“无声”,再联想到“惜”,便在无情之物中体会到了有情之思。
同样的道理,“树阴照水爱晴柔”,也是从“柔”字发生联想的。
首先,柔是光线之柔。既然是晴天,应该艳阳高照啊,为什么会有“晴柔”呢?原来,是树阴帮助小池遮挡了阳光,于是光线变柔和了。其次,柔又是情态之柔。从最后一句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初夏。初夏的树阴,没有那么茂盛,初夏的天气,没有那么酷烈,初夏的池水,也没有那么泛滥恣肆,一切都是恰到好处,轻柔温顺的。
再次,柔又是情感之柔。晴天的“晴”字,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谐音双关着情感的“情”字,比如刘禹锡《竹枝词》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以,“晴柔”就是“情柔”,就是柔情,是树阴对池水的温柔照顾。
趣味相投的爱
如果说前两句的关爱之情,是细水长流的质朴相守,那么,最后两句中蜻蜓对小荷的关爱,则是充满机敏和灵气的趣味相投。
初夏的荷叶,颜色很浅,质地特别嫩,嫩得张不开,蜷缩成一个卷儿,正好尖端呈现出翠绿的一个小角儿。等到荷叶再长大点,才会舒展开,成为圆形。而蜻蜓的体态,以及它停落在荷叶尖角上的姿势,犹如悬于虚空,摇摇欲坠,跃跃欲飞,仿佛是蜻蜓点水的定格版。这么幽微的一幕,都被杨万里捕捉到了,可见他观察之细,用心之勤。
而“才露”、“早有”云云,是刻意强调二者相遇时间之短,用以突出二者心有灵犀,仿佛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活”的自然
杨万里类似的小诗还有很多。比如《新柳》:“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池长。”再如《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这里面,水和柳树,芭蕉与窗纱,都一律有了生命,相互之间传递着动作,交流着感情。
杨万里的这种写法,不是简单的拟人手法就能达到的。拟人只是局部的修辞,只是暂时地把事物看做人。而杨万里是在用全部灵魂去体会万物,接近于一种万物有灵的泛灵论境界。在他的诗歌里,“活”是永恒的前提,是物象的基本状态,它们并不是因为像人才具有生命,而是它们自己,它们相互之间关系,原本就和人没有两样。
所以,读杨万里的诗,会觉得他把拟人手法上升到了思想观念的高度,无处不拟人,但又真切自然,无迹可寻。他的诗,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怡情养性。我们可以忘却一切社会活动,忘却一切人格、风格,不需要知识、典故,不需要技法、格律,只跟着他的生花妙笔,去体会自然的每一缕颤动,生活的每一抹惊喜。
“诚斋体”的趣味
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诚斋体”很有趣,源自他对生活中万事万物的亲近,总怀着一种孩子般的好奇与天真。
比如《过宝应县新开湖》:“天上云烟压水来,湖中波浪打云回。中间不是平林树,水色天容拆不开。”
这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如果不是江边有一排绿树,作为参照物,作为地平线,那么我都分不清哪里是江水哪里是天色了!真正的水天一色啊!
再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是每一个在丘陵地带翻山越岭的行人都会有的感受,但是杨万里把它那么活泼、准确地写出来了。
又如《宿灵鹫禅寺》:“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流到溪前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这里面的溪水,像人前羞涩的女子,又像人前不语的懦夫。而作者的寻声之旅,比这最后的结果更让人神往。
最后读一读《舟过谢潭》:“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山里的很多美景,只有在夕阳斜照的时候,才能看见,就像话剧舞台上的灯光师,打出一排斜光,照出一溜胡同深院,照出一派车水马龙。
作者介绍
赏析:谢琰,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吟唱:刘智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合唱团团长,文学院南山诗社副社长。
特别说明 “周末读诗” 栏目,由章黄国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南山诗社联合出品。
特别鸣谢 望洲书院,北京市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