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邻居曦月家的儿子悦悦今年6岁,有天我和曦月在一起闲聊的时候,曦月告诉我:悦悦的爷爷奶奶从老家带了两只小兔子过来,本来是想着给孙子当"玩伴",可是不到一天时间就发现两只可爱的小兔子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腿也瘸了。
曦月在问过儿子后才知道,原来是悦悦干的,曦月还讲到她家悦悦有候看到池塘跳到路面的青蛙,也会把它踩死。
看了这个事情,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孩子太小不懂事吧",觉得无关紧要,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是孩子在向父母发出的一种"信号"。如果父母不及时了解孩子内心,可能会孩子的成长埋下很大隐患。
那孩子为什么会有虐待动物这种行为呢?
儿童心理学专家认为:儿童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实际是孩子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
一、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
这类孩子的父母通常认为"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所以在生活中对孩子要求过于苛责,娃不能犯一点点错误,否则就会被父母严厉批评甚至动粗。
父母可以打骂孩子,可是孩子敢打骂父母吗?当然不敢!所以就只能去欺负比他更弱小的小动物了。其实这就是孩子内心发出的"求救"信号,心理积压已久的情绪和压抑,通过虐待动物表现出来了。
二 、认为小动物没有生命体
孩子平常玩的最多的就是爸爸妈妈给买的玩具,比如,一个毛绒小玩具,孩子在玩小毛绒玩具的时候,可以随便怎么摆弄,毛绒玩具没有生命体也不会有感知,不会因为被孩子捏的难受而反抗。
可带生命体的小动物就不一样了,它是会动的,如果小朋友弄疼它,它就会反抗或者跑开,孩子就可能会采取"暴力"方式来制服它。
三、 求得父母关注
现在的爸爸妈妈们由于生活压力过大,都忙着工作挣钱,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质的物质生活,平时疏于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护理,让孩子感受不到关爱,所以孩子想通过一些行为引起家长的注意。
那虐待小动物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危害呢?
▼容易被动物所伤
比如猫狗,虽然很多人养,但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尤其是一些比较温顺的小动物,伤人往往更严重。
《急诊科医生》这部剧里就曾有过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小男孩一直持续低烧,他的妈妈带他来看医生,结果医生发现小男孩身上许多抓伤,通过聊天后知道,小男孩经常虐待家里的猫,被猫给抓了一身伤,得了猫抓病,所以一直低烧不退。
▼容易暴力倾向
1999年由Arnold Arluke等四位研究人员做的调查指出,有虐待动物史的人实施暴力犯罪的几率比没有虐待动物史的人要高出5.3倍。
很多人认为孩子虐待动物算不上什么大事,觉得孩子会这么做可能只是因为好奇心,只是孩子觉得"好玩儿",并没有把虐待动物和暴力倾向联想到一起。
当然,并不是说虐待动物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是个有暴力倾向的人,然而,社会与动物论坛报告指出,曾涉及杀害儿童(在美国,通常是杀害同班同学)的人,都曾杀害过动物。
当我们的孩子,出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通。
看了以上这些,你还认为虐待动物是一件小事吗?那么,我们家长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又能做些什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轻松的生活环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当一个孩子出现偏激行为,攻击性行为、暴力行为,首当其冲,那一定是家庭教养出了问题。
孩子心情压抑和家长给他营造的家庭氛围分不开,如果家长总是很严厉,孩子在家里依然要小心翼翼,说话要看人脸色,那么这样的孩子就会导致心情压抑。
所以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和过分苛求,家长要有宽容、赞赏的态度才能解决孩子的压抑心情。平时多跟孩子交流沟通,引导他们有负面情绪正确发泄,不要闷在心里。
★、帮助孩子正确的认识小动物
阿尔考建议:对于具有疟待动物不良习气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父母应通过严加管理或者心理治疗等方式,将其潜在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父母要告诉孩子,小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妈妈可以让孩子参与到照顾小动物中来。
比如,家里有一只小乌龟,让孩子帮忙准备龟饲料,告诉孩子小乌龟饿了,让孩子亲自去喂;在换水时让孩子来把新鲜水倒进乌龟容器里……在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宝宝会慢慢体会到小动物们需要自己的爱护,并在照顾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多给孩子灌输爱心思想,让孩子从小就培养善良有爱的性格。帮助孩子养成爱护小动物的心态,不要将小动物当成玩具来玩弄,要为它的生命负责。
Ps:孩子和小动物玩耍时,要注意分寸,以免被小动物抓伤。
★、给孩子多一点温暖和爱
作为孩子的父母,不要觉得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全部的爱了,不要总拿工作忙为借口。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时间无论长短,你可以陪孩子一起玩个游戏,或者带着孩子出去散散步逛一逛,这些都能让孩子从其不安的情绪中解放出来。
其实,孩子虐待动物并非什么大事,但也绝不是小事。面对孩子对动物的不良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沟通。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孩子,更要在精神上关爱孩子,注意其心理健康,让TA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