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清清溪水木兰陂,
千载流传颂美诗。
公而忘私谁创始?
至今人道是钱妃。
这是1962年秋,郭沫若先生在游览木兰陂后作《咏木兰陂》诗六首其中一首。
2014年9月16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木兰陂水利灌溉工程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莆田木兰陂是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一座集“排、蓄、引、挡、灌”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它为莆田的区域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莆田地处福建中部沿海,是丘陵与海洋的交接地带,素有“负山阻海”之称。唐宋之际,莆田平原开始成型,迄今成为福建四大平原之一。莆田平原的形成与水利工程的兴建密切相关,特别是木兰陂水利工程,直接改善了莆田平原的沼泽地貌。木兰陂水利工程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城郊乡陂头村的木兰溪上。
木兰溪发源于福建德化县戴云山脉,流经永春县、仙游县、莆田县,并与莆田境内的濑溪合流,自西向东横贯莆田中部,流经莆田的木兰溪水流量大,全长105公里,最后注入兴化湾。
据志书记载,木兰陂未筑之前,兴化湾的海潮也时常溯溪而上,与溪水相混,“咸淡不分”。溪水无拦无蓄,遇洪则泛,海潮上涌横流,则遍地皆咸,过去南北洋只生蒲草、不长禾苗,使莆田平原深受其害。
第一次修建: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福州长乐人钱四娘将陂址选在溪道上游将军岩,此处溪道较窄,工程较小,但水势汹涌,虽花费四年时间建成大坝,却由于山洪暴发,工程毁于一旦。虽未成功,但激励了人们治理水患的决心,为木兰陂兴建奠定基础。
第二次修建: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长乐人林丛世听闻同乡钱四娘的英勇事迹,也携家产十万缗来莆田筑陂。林丛世吸取钱四娘失败的教训,顺溪而下,将大坝基址选在水流缓慢的下游温泉口。然而,温泉口处虽溪流缓慢,但靠近兴化湾,海潮汹涌,工程完成不久,又被兴化湾的浪潮所击垮。
第三次修建:是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全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农田水利建设。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应诏来莆田,在僧人冯智日的帮助下,总结前两次修陂失败的原因,他们认为钱陂“与水争势,是以不遂”,林陂“隙扼两岸,怒涛流悍,是以再坏”。亲自勘测地形,把陂址选在木兰山下,两岸夹峙、水流较缓的地方。工程前后历时八年才完成,人们称之为木兰陂。
木兰陂水利工程由枢纽工程、沟渠工程、堤防工程三部分组成,此种设计具有排水、蓄水、引水、挡水、灌溉的综合性功能。整个工程设计精巧,结构复杂,难度巨大,具备相当先进的水利技术水平。陂内的溪水分别经过陂首南北端的“回澜桥闸”和“万金陡门”注入总长约120公里的大小沟渠,灌溉莆田的南、北洋平原,最后由沿线300多处泄涝,陡门和涵洞汇入兴化湾。
陂首枢纽设计上包括拦河坝、冲沙闸、进水闸、导流堤四个部分,这是充分考虑木兰溪水的流量特征,结合拦堵与疏通,以顺应水势,降低水流对工程的冲刷力度。陂首为堰闸式滚水坝,整座均用花岗岩条石分层砌筑。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219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墩29座,旱闭涝启。
渠系工程设计分为南洋渠系和北洋渠系,南洋渠系由南进水闸回澜桥引水而出,分为大沟7条,小沟105条,南干渠长约110公里,灌溉南洋平原。北洋渠系由元代建于木兰溪北岸的北进水闸万金陡门引出,并与延寿溪相通,北干渠长约200公里,灌溉北洋平原。
堤防工程原是唐代起便开始兴建的捍海堤坝,经后人不断翻修,成为木兰陂工程的一部分。木兰陂的整体工程设计,环环相扣,相互补充,是莆田水利史上的创举,取代传统功能较为单一的水塘,使莆田平原的开发速度大大提高。
木兰陂水利风景区核心工程为木兰陂生态修复与南北渠连通工程,其中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南、北渠与木兰溪水系连通南渠、北渠水毁、破损堤防进行重建和修复南渠、北渠启闭房建筑结构外观改造。木兰溪河道安全整治木兰陂下游滩地局部区域进行清淤、疏浚景观环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对木兰陂及周边环境生态环境修复、提升和改造设计,木兰陂水生态治理和湿地改善约280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