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杜牧的《江南春绝句》有,两句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到四百八十寺,也不是很夸张,或者是这个数字还少了很多。根据史料统计,南北朝时期,全国寺院曾经有三万多座,僧人尼姑至少有三百万人之上,北周皇帝宇文邕灭佛之时,曾经让三百多万僧人还俗,从这我们就能看出当时佛教有多么大的规模。那么,佛教为什么在当时那么盛行呢?
佛教在东汉就传入了中国,开始时并未有多少的影响力,但是它的发展也是很快的,渐渐的开始和道教并驾齐驱。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的第一次激荡、动乱的大时代。胡人的入侵把汉人的国土搞的乱七八糟。汉末开发的“天师道”和印度传入的“佛教”都在这个时期获得了萌芽所需要的养分。尤其是“佛教”。担惊受怕的人民,希望有所寄托。统治者则希望能获得人民的信任,加上佛教的“功德”思想,于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佛教”。
另外,当时的统治者也信奉佛教,所以就开始大力倡导佛教。南朝的梁武帝在位的半个世纪中,大力提倡佛教,寺塔林立,名僧济济。我们经常吟诵的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有许多寺院就是梁武帝主持修建的。据史料统计,南梁时的佛寺达2846座,僧尼有8.27万人。
梁武帝即位第三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亲率道俗两万余人,在都城建康重云殿作《舍道事佛文》,正式宣布了他对佛教的皈依,并发誓“宁在正法之中长沦恶道,不乐依老子教暂得生天”。他要求王公贵族乃至平民百姓也都信仰佛教。公元519年,梁武帝还于无碍殿正式受菩萨戒,所以历史上他有“皇帝菩萨”一称。
佛教思想对梁武帝的影响很大,他把佛教慈悲戒杀理论和儒家“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的仁恕思想结合起来,不仅自己不吃肉,还要求国家祭祀也要戒杀,用蔬菜果品代替原来的猪牛羊等。这种慈悲观不仅是对印度佛教戒律的重大发展,而且也极具浓重的中国特色。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政权更换快速,篡弑频仍,故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加上外族入侵,造成生灵涂炭,人民生活艰苦。普通百姓在现实生活既找不到出路,乃寄心於宗教,寻求心灵的慰藉,於是各种宗教均甚盛行,而佛教也就在这背景下兴起并且发展壮大。
这是最美的佛音。通过它,你能看到佛陀的世界。私信了解更多有声佛经,让你听到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