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点击底部 “阅读原文” ,到龙门客栈和我们一起聊聊电影
比利.简.金,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网球选手和运动员之一,在其职业生涯中,曾获得12个大满贯单打冠军,16个大满贯女双冠军和十一个大满贯女双冠军。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运动势头日益高涨的时期,金夫人积极参与到其中,她一直坚持并身体力行的呼吁男女同工同酬以及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在那个由男权组成的社会权力体系中,金夫人从没有放弃过对女性权益的争取,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便是1973年她与前温布尔登男子单打冠军鲍比.里格斯进行的一场世纪性别之战。就在众人把这一场比赛看成又一次男性对女性的征服和羞辱时,金夫人用她的实力证明了,女性是应该被尊重的,没有人可以因为性别上的差异去歧视任何一个人。
在凭借《爱乐之城》获得去年奥斯卡最佳女主之后,“石头姐”艾玛.斯通今年凭借《性别之战》再次向小金人进军,她在片中挑战的正是那位著名的网坛女神“金夫人”。虽然石头姐在外形上和金夫人相去甚远,但是通过其精湛的演绎,观众还是能从她身上一窥当年金夫人为争取女性平等权利的风采。
传记电影这两年一直都是奥斯卡上的大热门,光是今年就有包括加里.奥德曼主演的有关丘吉尔的《至暗时刻》、
“小丑女”玛格特.罗比主演的讲述花样滑冰选手南茜.科里根的《我,花样女王》、
以及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这部讲述金夫人和鲍比.里格斯那场著名对决的《性别之战》。
其实传记电影相对来说并不是那么好把握的类型,就拿去年大本的那部《夜色人生》来说,虽然打着向《教父》致敬的旗号,但是过于流水账的故事和扁平的人物都不能让观众被打动。
如何能够在大量的真实事件中精准的选择最能服务于电影想要表达主题的情节,然后将其重新组合成一部电影,这是每一个创作者都应该考虑的,否则结果就是手握着好素材,但就是拍不出好故事。
说回《性别之战》,其实也存在着对于情节和素材选择有不慎的地方。影片的标题虽是“性别之战”,但是真正围绕着金夫人和鲍比对决而展开的情节是到电影开始一个小时才开始的,之前一个小时的片长导演将视角往复与金夫人和鲍比的个人生活之间,观众虽然了解了二人的生存境遇以及面临的抉择,但是却因为情节上不断地跳跃而不会太有代入感。导演对于两个人物的塑造都过于表面而没有深入,这就使得最后的大对决观众也不会有太强的参与感,因为我们感受不到角色那种强烈的渴望。
金夫人的人物一直都在为平权运动做出努力,但是观众却看不到她面临了什么挫折,也感受不到她的挣扎,她似乎一直都是执着而坚强的,唯一被打败的一次还是因为三角恋而带来的内疚。导演一定要选择好能够有效表现人物的情节,并将其放大,这样才能让观众能够认同和代入人物。就拿《至暗时刻》来说,导演对于丘吉尔上台前后的事情都是简要的处理,全片大部分时间观众都在跟着丘吉尔走,因为决议不被通过而苦恼,因为愁于是否向法西斯低头而迷茫,观众能够看到他脆弱的一面,也看得到其强势的一面,这样的角色才是立体而真实的。
相比起来,本片中塑造的金夫人几乎接近于一个符号化的女权提倡者,对于她个人的情感和心理活动观众却鲜有了解,就像她丈夫说的那句“你我都不重要,金一生的至爱只有网球”,如果导演能把这一点拍的更极致,拍出金为了网球事业和女权运动做出的牺牲,也许观众会更为其感动。
对于片中的另一个人物鲍比,存在的问题与金类似,二人几乎在全片前一个小时各占了一半的篇幅。鲍比一上来就是一个赌徒状态,导演似乎压根没想过对其人物的背景进行交代,观众看到的就是一个嗜赌如命的人,他在家里得不到尊重,只能附庸着妻子过活,因为自己的赌瘾他不惜让自己被当成猴耍,这些点其实如果放大了都能成为很好的塑造人物的情节,但是就如上文提到的,二人碎片化的剪辑方式打破了人物的连贯性。
观众可以理解鲍比的选择,也明白他口中所谓的对女性的歧视,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的商业噱头,但是这一切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这就使得人物始终都还是服务于故事的叙事道具,而不是一个鲜活的角色。
在笔者看来,其实导演不如再做一次减法,把镜头就对准金夫人或者鲍勃,前者会成为一个传奇的女权网球选手的励志故事,后者则会成为一个过气名人在浮躁的时代挣扎和渴望重获新生的故事,怎么听起来有点冈萨雷斯《鸟人》的意思。
类似于这种有体育竞技情节的电影,观众应该都希望能够在片中看到激动人心的比赛瞬间,扣人心弦的局势,博弈身心的较量,想想都叫人兴奋。就拿去年“狼叔”休.杰克曼和“蛋蛋”塔伦.埃格顿主演的《飞鹰艾迪》来说,导演将蛋蛋每一次滑雪的瞬间都拍摄的悬念感十足,随着他每一次飞跃,观众也会为其深吸一口气,虽然结局我们都知道,但是那些紧张刺激的比赛时刻我们还是会为角色捏一般汗。
这种期待对于本片来说其实更大,因为毕竟金夫人和鲍比的对决可以称得上是传奇赛事了,如果导演能够通过更多的视听去表现二人每一次击球的瞬间和伴有强烈呼吸感的现场气氛,应该还是观赏性很高的。但是可惜的是,对于最后的那一场巅峰对决,导演基本都是采用电视台导播镜头去拍摄的。
清一色的大全景即使剪辑的再紧凑,解说再精彩,都难以让观众代入其中,如果看这个还不如看一次李娜的网球比赛转播呢。因为影片不可能拍摄整个比赛的全过程,所以中间几次剪辑几乎就是很人为的用解说和画面告诉观众现在谁占优势,谁处于劣势,这种上帝视点的拍摄方法真的很难让观众对角色有共鸣。
也许导演是想展现这所谓的对决不过是一场铜臭味十足的秀,但是既然在影片开始花那么大篇幅去塑造两个人物,那结尾再这么处理不就是在告诉观众其实金夫人的努力不过还是在男权世界里被玩弄的一盘棋局罢了,这样我觉得对于影片整体的立意只会有破坏,而无升华。
当然,本片也不是完全没有亮点的。在表演上,石头姐很完美的诠释了金夫人的形象,虽然从剧作上这个人物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在有限的范围内,石头姐还是把这个角色尽可能的演活了。金的敏感和自尊自爱,都通过石头姐的神态和动作诠释的十分到位,尤其是当其深陷于丈夫和美女理发师的禁忌三角恋中时,观众能够看到她的纠结和挣扎,那是一种渴望得到但是又因为世俗成见而不能释放真我的复杂情感,那种克己之中又无法抑制的情愫,令人印象深刻。
同样的,饰演鲍比的史蒂夫.卡瑞尔也通过其张扬的表演风格成功的诠释了这个过气的网球选手,对待妻子的内疚和唯唯诺诺,在公众面前的伪装,以及那种愿意用一切去赌的生存状态,都使这个角色被诠释很鲜活,抛开剧本层面,这个角色的每一次出场都能看的出他当时的状态和情绪,这些真的要得益于史蒂夫的出色演绎了。
除了在表演上的出彩,影片在对“镜子”这一物件的意象化使用上也颇下功夫。金与发型师玛丽琳第一次见面便是金在理发时,二人彼此从镜子中打量着对方,这里镜子似乎隐喻着二人都在表面的肉身下隐藏着一个真我,镜子给了二人一个看清自己的机会。她们向对方互表着情愫,即使这是禁忌而不被大众所接受的。
镜子作为展现人物内心真实情感和性格的意向使用,还出现在影片后半部分,当鲍比的妻子对其提出分开时,鲍比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观众从他面前的镜像中看到了一个不那么癫狂的鲍比,他显得很慌张,相信导演这样的处理方法也是意在展现即使是这样一个人,他也有脆弱的瞬间,那些表面的张扬,不过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作为一部传记电影,虽然作品在具体执行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就起想要表达和呈现的主题上来看,影片还是可圈可点的。所谓的女权运动,也许未必是女性要统治男性,而是要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基本的尊重,这无关名利,而是对于基本人权的争取。没有人可以因为种族,宗教,性别等等因素去歧视和抨击他人,世界本就是包容每一个个体的存在的,你可以不理解,不接受,但是请尊重每一个生存和追求个人价值的权利。
我想这是导演想要通过影片传达的核心价值,无论是金与理发师的拉拉关系,还是金的为争取权益而进行的抗争,其实都意在告诉观众,我们应该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奋斗,即使一时不被接受,但只要持之以恒,总会有被理解和接纳的一天,水滴石穿,如果没有积累,更别谈穿石这种奇迹发生。
想和龙叔直接互动,请按住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添加龙斌大话电影官方微信。或手动搜索微信号lbdhdy
想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官方QQ群
想让你的影评&影视相关作品让更多人看到,请将作品+姓名+联系方式(QQ&电话)发送至3095935919@qq.com
点击“阅读原文”,到龙门客栈和我们一起聊聊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