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清代文学家亦是纳兰知己的顾贞观曾感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纳兰容若,一个仅三十一岁便英年早逝的才子,却在这一生中拥有了一个男人应该有,又渴望有的全部,但凡提起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几乎无人不惠妃,为康熙育有两子。
史料上对这位惠妃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但从其约生卒年份可看出,这位惠妃确实与纳兰年龄相仿,相差无几,更有流言说纳兰曾为见其已入宫的表妹,打扮成喇嘛入宫一次,可惜二人终是有缘无分。而“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一词最有可能的也便是写给其表妹,但愿还能如第一次见你一样,两人之心都不曾改变,也就不会有今日的相离与相弃。
妻子八旗子弟奢靡之风便已开启,而纳兰却与之不相投,那时的纳兰更中意于结交一些布衣才子、文人骚客,也因此与顾贞观、朱彝尊等人交情甚好。沈宛便是纳兰容若通过顾贞观结识的,而沈宛在当时也是江南小有名气的才女,著有《选梦词》等,可能因为才气相通,沈宛自然而然成为了纳兰的红颜知己。可惜他是在生命的末端与沈宛结缘,相识一年后,纳兰便去世了。可以说这段感情如果算是爱情,这段爱也是短暂的,所以“初见”大概并不会描述的是沈宛这位红颜。
无论怎样,“人生若只如初见”已经广为流传了,大抵也是为了表达初见与初心,用时也多是感伤与回味,这样能流连于如此多的人心上的词大概也只有这独一份了。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满洲正黄旗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纳兰性德本名成德,后为避太子“保成”名讳,改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今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着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疏影·芭蕉
【原文】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
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
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
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
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
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
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湘帘卷处,甚离披翠影,绕檐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绣床金缕。
芳心一束浑难展,清泪裹、隔年愁聚。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滴,梦回无据。
正是秋来寂寞,偏声声点点,助人难绪。缬被初寒,宿酒全醒,搅碎乱蛩双杵。
西风落尽庭梧叶,还剩得、绿阴如许。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
注释
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长而宽大,花白色,果实类香蕉,但不可食。古人有以其叶题诗者,如唐韦应物《闲居寄诸弟》:“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②湘帘三句:湘帘,用湘妃竹编织的帘子。 离披,摇动、晃动貌。此谓卷起竹帘,看到那摇动的芭蕉,绿影婆娑,遮住了屋檐。
③春慵:以春天的到来而生徽散意绪。
④绣床金缕:绣床,装饰华丽的床。多指女子的睡床。金缕,指金属制成的穗状物,或谓金丝所织之物。此处指绣床上装饰得极其华美。
⑤芳心:花心。亦喻女子之情怀。
⑥空阶:空寂的台阶。
⑦无据:谓无所依凭。宋谢懋《蓦山溪》:“飞云无据,化作冥蒙雨。”
⑧缬被:染有彩色花纹的丝被。
⑨乱蛩双杵:谓杂乱的蟋蟀声和交叠的砧杵声。 蛩,蟋蟀之别称。
⑩玉人:美貌之女子。此为对所爱之人的爱称。
【作品鉴赏】
《疏影·芭蕉》咏的是芭蕉,而寓托的却是怀人之意
此篇咏的是芭蕉,而寓托的却是怀人之意。词之上片侧重写芭蕉的形貌。先描绘帘外摇动的翠影遮檐,又转写其掩映帘内之人和物,而后再写芭蕉之“芳心”裹泪,暗喻人心之愁聚,最后以空阶夜雨,梦回无眠烘衬愁情。下片侧重写怀人之思。过片承上片结处而来,写雨打芭蕉,声声铸怨,接以蚤鸣杆捣之声,更托出离愁别恨,再以梧叶落尽,芭蕉依旧,落到借叶题诗,以寄相思,抒离愁之旨。全篇曲折迭宕,婉约细密。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
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本 名
纳兰性德
别 称
纳兰成德,纳兰容若
字 号
容若
所处时代
清朝
民族族群
满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时间
1655年
去世时间
1685年
主要作品
《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
主要成就
清词三大家之一
父 亲
纳兰明珠
妻
卢氏;官氏
妾
颜氏;沈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