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词句网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成语词句网 > 文章阅读 > 南怀瑾先生:大道的“了生死”是怎样的?

南怀瑾先生:大道的“了生死”是怎样的?

作者:成语词句网日期:

返回目录:文章阅读


南怀瑾先生:大道的“了生死”是怎样的?


“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名誉先后,年命多少,非所量也。”

杨朱继续说,“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这是讲中国所谓道,什么叫做道,不是说叫你念个咒子,念一句佛,打坐啦,身上搞气脉,放个光啦,这些都不是道,那都是花样。真正的道,中国文化的大道,也通于禅宗佛家的道。他很明白地讲,我们中华民族上古祖宗的文化,包括人类祖先都有道,什么是道?用不着了生死,“知生之暂来”,活着也没有什么稀奇,生是暂时来,到这个世界上做客,住旅馆,暂时住在这里。这个世界值得我们感谢,总算让我们来观光一番,已经玩了几十年,可以走了。“知死之暂往”,死了来不来?会来的,死是暂时地去而已,所以死没有那么悲哀。生与死都是两头的现象,等于每天早晨跟晚上一样,这自然之道,自性同虚空一样,不因白天夜里有所变动,那个是道,那个是性。至于生死如何真地去“了”,人有把握去死,那是小乘了生死,还不是究竟的,那是工夫做出来的。

大道的了生死是什么?“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这两个“暂”字注意,都是偶然的、暂时的。在佛家呢?对这个暂时形容得很清楚,就叫做因缘生法。在这一点来说,佛学和道家一样,把“暂来”、“暂往”分析清楚,叫做因缘生法,缘生则聚,缘去则空。


所以真正修道的人,“故从心而动”,就是从心所欲,不要解释错了。这句话,哪个人讲得最彻底呢?就是孔子。孔子对于中国文化所谓道下过工夫。孔子晚年的报告,从十五而志于学,到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他加三个字就彻底了。这是孔子走渐修的路线,讲得最清楚了,经过几十年的修持,到了晚年才做到,这个叫做真自由,得道了。所以杨朱讲真正修道同孔子表达的方法两样,但目标是一个,就是“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也就是享受自然,合于自然。什么叫自然呢?是大自然的空灵,这个特别要弄清楚啊!不要认为肚子饿了要吃是自然,这个不是自然,这是人为的法则。

“当身之娱”,为了身体之娱乐跟享受,享受是要享受啊,并不是说叫你那么刻薄自己,“非所去也”,想是应该啊,普通人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不要过分简朴,“故不为名所劝”,这个名就是代表了名法之名,外在的行为,虚名。就说我们穿衣服吧,很多为虚名而穿,今天穿这件衣服好漂亮啊,哪里买的啊?真漂亮!你听了不晓得多高兴!这个就是为名所动。这些是虚名啊,都是假的。“不为名所劝”就是不为外界的环境所影响,要合于大自然的空灵,这是外面外在的行为。内在的修养,提出来“从性而游”,道家提出来明心见性的道理,从人性合于自然的真正的自由,“不逆万物所好”,不违背天地万物的原则,冷了自然要加衣服,热了自然要脱衣服,不违背原则。

所以《易经》里也讲到,得道的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不违反自然。譬如说一个工夫做得好的人,夏天可以穿皮袄,冬天可以开冷气,这是违反自然,不是这样的。“不逆万物所好”,不标新立异,虽然可以做到,但很平凡,因为平常就是道。“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死了以后说万古留名同你有什么相干啊?“故不为刑所及”,这个刑就是刑法,换句话说,死后之名管它干什么!何必活着找罪受呢!一般人活在世界上,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死后之名,那又有什么意思啊!所以要合其自然,这是道家思想,人性、天性始终就是那么自然,个个都有道。人所以忘记了道啊,都是人为的自己加上太多东西了。

——南怀瑾先生《列子臆说》

相关阅读

  • 重阳节的来历与六大传统习俗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重阳节是什么节,重阳节的来历: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
  • 关于重阳节的知识你知道吗?

  • 成语词句网诗词赏析
  • 重阳节,今天是重阳节,“重阳”也叫“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有健康长寿的寓意。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
  • 南怀瑾老师讲道家,老子所说的出入息

  • 成语词句网文章阅读
  • 南怀谨,南怀瑾老师讲老子所说出入息上一讲我们说到南怀瑾老师说佛家讲出入息,其实道家祖师也讲出入息。老子说“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龠(yuè)乎”。“龠”是笛子,里面是空
关键词不能为空

诗词赏析_佳句赏析_文章阅读_美文欣赏_成语词句网